呂洪寶
(吉林工商學院 體育教研部,吉林 長春 130507)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學校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地域、氣候、場館設施等不同情況確定課程內容?!奔质∥挥跂|經(jīng)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屬于嚴寒地區(qū),冬季寒冷且漫長,具備開展冰雪運動的天然條件,也適合承辦各種冰雪運動性質的比賽。本文選取吉林省6所普通高校進行冰雪體育教學的樣態(tài)分析,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對策與建議,為促進高校冰雪體育運動的開展提供一點參考。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中的指導者更是指引者,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完成。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高校體育教育對技能和知識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調查的吉林省6所高校,分別是吉林農業(yè)大學、吉林工商學院、長春光華學院、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吉林化工學院、通化師范學院。共調查了60名冰雪課體育教師,其中女教師10名,占比16.7%;男教師50名,占比83.3%。年齡21 ~30歲12人,占比20%;31 ~40歲24人,占比40%;41 ~50歲14人,占比23.3%;51 ~60歲10人,占比16.7%。本科學歷20人,占比33.3%;研究生學歷40人,占比66.7%。調查結果表明,冰雪體育教學相對辛苦,其教學任務主要由男教師來承擔;4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60%,說明教師年齡結構相對年輕,年輕的教師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和活力,有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和創(chuàng)新;學歷結構方面,任課教師全都畢業(yè)于體育專業(yè)院校,且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運動技能方面,多數(shù)教師具有二級運動員稱號??偟膩碚f被調查的6所高校冰雪課任課教師,隊伍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比較高,男教師占大部分,年齡結構相對年輕,同時還有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能夠保證冰雪體育教學順利進行。
根據(jù)《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三年級以上學生(包括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通過調查顯示,6所高校全部開設了滑冰課,吉林農業(yè)大學、吉林工商學院、長春光華學院3所高校開設了滑雪課,分別占調查高校的100%和50%,沒有學校開設冰球課和花樣滑冰課,說明目前吉林省高校開設的冰雪運動項目還比較單一。
在調查的6 所高校中,吉林農業(yè)大學和吉林工商學院有自澆的滑冰場,其他4 所高校租賃社會的滑冰場。受客觀因素的影響,6所高校都沒有自建的滑雪場,吉林農業(yè)大學、長春光華學院、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和吉林工商學院4所高校租賃長春凈月潭越野滑雪場進行授課。由于冰雪場地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匱乏與師生的需求形成了較大的矛盾,嚴重影響了高校冰雪課的順利進行和體育活動的開展。
冰雪課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有10名教師是依據(jù)教學大綱,嚴格按照要求和標準進行教學,在教學上比較刻板枯燥,不能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教學不夠靈活;有16名教師是依據(jù)教學經(jīng)驗,上課較為靈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但缺乏教學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指導性;有34名教師依據(jù)教學大綱與教學經(jīng)驗相結合,注重教學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能夠結合實際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對教學大綱進行適當?shù)耐晟坪驼{整,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由于冰雪運動受天氣影響的原因以及高校教學計劃的安排,冰雪課只能安排在每年的12月份進行,一般為4個教學周。被調查的學校中吉林農業(yè)大學、長春光華學院、長春大學旅游學院每學年開設16學時,吉林工商學院、吉林化工學院、通化師范學院每學年開設8學時,吉林農業(yè)大學和吉林工商學院每課時為50分鐘,其余學校均為45分鐘。
在被調查的教師中,有6名教師選擇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占比10%;有3名教師選擇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方法,占比13.3%;有42名教師選擇以身體練習為主的方法,占比70%;有4名教師選擇以情景和競賽活動為主的方法,占比6.7%;沒有教師選擇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方法。調查結果說明,冰雪體育教學的方法相對單一,而且創(chuàng)新度不夠,基本集中在身體練習的基礎方法上,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去進行教學,未能充分考慮學生對學習內在動力的需求。
高校體育教學由于實踐性特點,評價方式有技術評定、達標評定、技評與達標相結合,在學生完成出勤的基礎上進行的體育考試,主要檢測學生學習技能的效果。在對60名冰雪體育課任課教師的調查中,在學生完成出勤的情況下有8名教師選擇用技術評定的方式進行考評,占13.3%;有10名教師選擇用測試達標方式進行考核,占16.7%;有42名教師選擇技評與達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占70%。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將技術水平和成績水平放在相同的位置,對于體育考核來說這種評價方式相對合理,而單一的評價技術水平或者達標情況都不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調查的600名學生中,認為冰雪課使我快樂的435人,占72.5%;認為冰雪課使我更加自信的356人,占59.3%;認為冰雪運動對我綜合素質的提升很重要的245人,占40.8%;參加冰雪運動的目的是興趣與學習冰雪技能的233人,占38.8%;很期待冰雪課,希望冬天早點到來的422人,占70.3%。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大學生對冰雪課的興趣度總體水平很高。大學生對冰雪課的感受是積極的,因為冰雪運動給學生帶來了快樂,通過冰雪運動提升了自信心,證明學生對冰雪課的認可度也非常高。同時,冰雪運動娛樂性比較強,給學生的印象就是娛樂大于價值,所以認知度不高。雖然多數(shù)學生對冰雪運動比較喜歡,有一定的興趣,但是有少部分學生是因為學分和體育考試而參加冰雪運動。
在調查的600名學生中,認為冰雪課教學內容豐富方法得當?shù)?36人,占22.7%;認為課上訓練時間充足能滿足訓練的144人,占24%;認為冰雪課開設項目多樣能滿足不同需求的115人,占19.2%;認為評價方法合理能反映自己的訓練水平的105人,占17.5%。說明吉林省大學生對冰雪體育課的滿意度處于一般水平,這與學生對冰雪運動的喜愛完全相反,說明興趣程度與喜愛程度并不能代表對冰雪課的滿意程度,而滿意程度必須是教師的授課、場地器材等綜合因素的體現(xiàn),而興趣是滿意程度的前提條件。調查說明,冰雪課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創(chuàng)新度不夠,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上訓練時間不足,一是教師有意壓縮上課時間,二是上課準備時間過長,三是有限的場地使學生相互搶占訓練時間。開設的冰雪運動項目少,不能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的多樣化需求,大部分學?;局挥兴俣然驮揭盎﹥蓚€項目。評價方法不合理,不能反映學生真實水平。
1.本文所調查的吉林省6所高校均貫徹落實高等學校教學大綱要求,開設了冬季運動課程,教學內容有速度滑冰和越野滑雪。但是吉林省高校冰雪場地與冰雪運動器材嚴重缺乏,且都以租賃場地為主,教學方法以傳授技術動作為目標設定,教學內容也偏重技術,缺乏冰雪運動人文教育。任課教師隊伍結構相對合理,教師業(yè)務素質相對較強,但是專業(yè)技能水平相對差,教師總體數(shù)量少,同時缺乏師資隊伍培訓,現(xiàn)階段只能開設個別的項目[1]。
2.學生認知程度相對較高。體現(xiàn)在大學生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度和積極性,同時學生希望能夠通過學校設置更多的項目進行選擇,希望有更多的冰雪課外活動。
3.教學內容相對單一,教學方法簡單,課下對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提高不夠。學生缺少與教師的溝通,沒有自主練習冰雪運動的意愿,主要因為學生對冰雪課的態(tài)度是娛樂大于學習,教師與學生都有完成教學任務和取得學分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了教與學的效果。
4.學校對冰雪課的支持力度不夠,冰雪課教師沒有業(yè)務培訓,更沒有外出學習提高的機會。教學器械不足,教師沒有教具,影響授課效果,主要原因是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支持不夠。
1.依靠投資、聯(lián)合發(fā)展健全高校體育運動硬件設施短板。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外,還要大力與社會力量合作聯(lián)合發(fā)展,發(fā)揮各自長處互利共贏。如聯(lián)合建設冰雪場地,各出資金,既滿足教學需求又能夠滿足地方發(fā)展需求,還可以借助社會場館在淡季進行教學,既解決學校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又能給公共場館帶來經(jīng)濟效益,避免造成資源浪費[2]。
2.聚焦學生興趣,提高認知與理解。利用學校體育組織、共青團、冰雪運動俱樂部、學生會加大對冰雪運動的宣傳和推廣,激發(fā)學生主動參加冰雪運動主觀意愿,提高學生對冰雪運動的理解和認識。發(fā)揮學生團體主動性,開展冰雪運動相關比賽活動,學生對比賽活動往往比教學訓練更加有動力,打破冬季因為天氣原因活動難開展的限制。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豐富課上教學內容,如理論知識、小競賽、冰雪小游戲等,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方法將學生從娛樂訓練真正轉變?yōu)閷W習訓練。同時選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做到既要考慮評價的客觀性,又要考慮評價對學生的作用。
4.學校加大支持力度,助力冰雪課發(fā)展。加強對高校冰雪課教師的培訓,支持教師進修學習與深造,特別要注重教師的技能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態(tài)度及理念等方面,以利于教師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實現(xiàn)冰雪課的創(chuàng)新。加強對教學項目的保障支持,學校要在場地租用、器材準備等方面給予支持,特別是資金的支持,為冰雪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