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多名學生日前反映,他們“被就業(yè)”了,“干”著腳手架工、電工、塔吊司機等與專業(yè)毫不相干的工種,企業(yè)為他們繳納了職工社保,每月發(fā)放工資——盡管他們從未收到過。學校老師還組織他們集體替考,并以“無證不能畢業(yè)”相威脅。
“被就業(yè)”
第一次聽說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證,張小北心里就產生了疑問。他所在的工商管理學院會計1751班有66名學生。2021年6月,班長馬靜將家在烏魯木齊的40人拉到一個微信群里,通知稱“7月份宋老師安排你們去企業(yè)單位參加考試,考前會發(fā)復習資料,很簡單”。
“宋老師”是班主任宋海冰,考試即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資格考試。
6月29日,宋海冰通知15名學生參加6月30日的考試,另外25名學生參加7月1日的考試。
當一些學生質疑“為什么讓我們會計專業(yè)去考這個‘塔吊證’”時,宋海冰稱,考試是“校企合作”,有企業(yè)出錢讓學生考證,拿證之后給企業(yè)免費“借用”掛靠。一年后還可以把證書掛靠到別的企業(yè)取得收益。他說:“名額有限,讓去考的學生都是經過挑選的。”
在為此建的微信“本市考試群”里,考試前一天,宋海冰向學生交代應對盤查的話術:“有老師詢問,是否通過中介報名?回答沒有;有沒有給你承諾包過?回答沒有;哪個公司的?宇航公司的;公司收了多少錢?沒有收錢,公司讓來考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考試?!?/p>
宋海冰還提醒學生:“把參考答案放在手機里,去了考場直接拿手機搜索答案即可。”
6月30日下午,張小北和其他同學帶著手機進入了考場,“考場里100多個人都在用手機搜題”。7月9日,張小北等學生領到了新疆住建廳“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證”,上面蓋著紅章。
其他25名學生,宋海冰稱“沒安排考試”,未參加7月1日的考試。
從7月中旬開始,張小北感覺馬靜幾乎成了勞務中介。她在班級群里不時要求拿到證的同學在“新疆建設云”小程序上通過人臉識別綁定“聘用”企業(yè)。
張小北記得,班主任和班長讓他們在小程序上收到企業(yè)應聘通知時,點“同意”即可。這些涉世未深的學生并不知道,“同意”的后面藏著一份勞動合同。
直到一名同學發(fā)現(xiàn)無法繳納個人醫(yī)保,查到自己繳納過職工社保,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是就業(yè)人口了。
學生們從“新疆建設云”小程序上找到了電子版勞動合同。這些合同約定了聘用期限、工作崗位和地點,在勞動報酬一項,多數(shù)月工資為5000元。但作為合同中被聘用的乙方,學生們說,從未收到過任何勞動報酬。
班主任組織替考
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資格考試之后,張小北的“奇幻考試之旅”并沒有結束。7月9日,他再次收到另一份考試通知。
他和11名同學被老師安排了另一場考試——國家開放大學的2021年春季期末考試。起初,他們并不知道這是替考,只聽說是“學校安排的考試”。
12個人幾乎都是從參與助學金或獎學金評選的學生里選的。馬靜向全班同學傳達了宋海冰的意思,“開學之后評選先從這12個人里選”。
張小北從來沒經歷過那么混亂的考試??忌M入考場后,不斷被監(jiān)考老師、巡考老師發(fā)現(xiàn)人證不符或考試作弊而被趕出考場,過一會兒再進去——“沒辦法,外面有老師一直在塞條子”。
隨意賣證
2021年4月,宋海冰向班上學生宣稱,“學校規(guī)定工商學院的學生必須要有全國工商聯(lián)的證才能畢業(yè)”,并且因新冠肺炎疫情,不用參加培訓和考試,直接交錢即可領證。
學生們曾向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舉報宋海冰和工商學院向學生賣證一事,校方稱系宋海冰個人所為。
學生們并不認可,因為涉及的學生出自不同班級。
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紀檢監(jiān)察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被舉報后,宋海冰已被解聘,工商學院相關領導也受到了處理,結果已上報自治區(qū)教育廳。學生們擔心的應屆生身份是否受影響以及責任人的其他涉嫌違法違紀問題,需要進一步了解。
舉報的學生們提供了宋海冰在班級群、代考群中的種種聊天記錄。對此,宋海冰表示,他離開學校后退了群,很多事情“記不清楚了”。
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白永亮表示,這對學生肯定會有影響,這個影響并不是學生們擔心的被繳納社保影響應屆畢業(yè)生身份,真正的麻煩在于,這些大學生求職的過程中,會面臨背景調查。“允許別人掛證,但沒提供勞動,這其實是誠信問題。有的單位會因為掛證經歷,在面試環(huán)節(jié)排除應聘人員?!卑子懒琳f。
白永亮說,學生在老師的主導下、在不知情時被掛證,真正存在重大過失的是參與掛證的組織者和機構。降低不良影響的唯一方式是學生們通過訴訟要求相關單位賠償損失、停止使用證書,在將來可能面臨問題時,拿出判決書作為佐證。
(朱權利薦自《大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