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肯尼亞女作家伊馮·阿蒂安波·歐沃爾的長篇小說《蜻蜓海》是英語小說中少有的直接呈現(xiàn)漢字和漢語拼音的文學作品。小說通過漢字和漢語拼音,展現(xiàn)了中非人民對命運的理解、對國家使命的擔當、對自我身份的追尋和思考。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命運”“清瑞/國龍”“你是誰”三組漢字和漢語拼音,具有深厚的哲學意蘊。
關鍵詞:非洲文學 漢字 《蜻蜓?!?/p>
當代肯尼亞女作家伊馮·阿蒂安波·歐沃爾(Yvonne Adhiambo Owuor,1968— )的長篇小說《蜻蜓?!罚═he Dragonfly Sea,2019)以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為源頭,描寫了女主人公艾雅娜(Ayaana)橫跨大西洋(即印度洋)的成長故事和冒險經(jīng)歷。該小說以水為媒介,連接起非洲和亞洲各國文明。該小說的德文翻譯已經(jīng)出版;俄文版即將面世;中文版翻譯已獲得版權,由本文作者導師盧敏教授領銜負責完成,即將出版?!厄唑押!访媸篮蟮亩潭虄扇辏鲊膶W批評界對該小說的關注日益增加,發(fā)表的批評及評論文章也更具深度。但是國際上的文章主要是西方話語,從中國發(fā)出的聲音還很少;評論文章對中國的描寫也有失偏頗,將中國于非洲的在場分析為后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這同鄭和下西洋的精神并不相符。放眼英語小說,直接呈現(xiàn)漢字和漢語拼音創(chuàng)作的作家,除龐德外,余者寥寥。本文將以此為切入點,聚焦小說中出現(xiàn)的中國漢字和漢語拼音,對小說進行深入解讀。
一、Mingyun(命運)
歐沃爾在小說中使用了較多的漢字和漢語拼音,讓中國讀者感到親切而新奇。其中漢字有“清瑞”“國龍”“記憶”“中國”“非洲”“橙色”“蜻蜓”a,等等。漢字之外,更多的是漢語拼音,采用的是中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推動改革的漢語拼音寫法。在中西文明的交流過程中,除人們所熟知的輸出中國絲綢和瓷器的絲綢之路,另有一條人們不大注意的字母之路,即從西向東,把羅馬字母介紹推廣到中國、日本、越南和其他東方國家,改進東方文字的讀寫和注音方式。1553年,葡萄牙人首次來到中國澳門。1583年,耶穌會士利瑪竇也來到中國。利瑪竇和其他耶穌會士是字母之路的早期開辟者。字母之路把字母運輸?shù)綎|方,前后有兩個高潮:第一個高潮發(fā)生在明代后期萬歷年間,這個時候來華的耶穌會士對中國文化十分敬重,他們使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并且編寫漢字注音字母,為的是自己學習漢語;第二個高潮發(fā)生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來華的傳教士向不懂官話、不識文字的貧苦下層群眾傳教。近一百年來,漢語字母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從外國方案到中國方案——威妥瑪士到注音字母;從民族形式到國際形式——注音字母到國語羅馬字;從內(nèi)外不同到內(nèi)外一致——對內(nèi)用注音字母、對外用國語羅馬字,到內(nèi)外同樣用拼音;從國家標準到國際標準——1958年中國公布拼音,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b
小說中的帕泰島(Pate)處于獨特位置,對東西方文明兼收并蓄,世界各地文明都在這座島上留下了痕跡。帕泰島自然風光旖旎,古書中帕泰鎮(zhèn)曾是繁華的商旅勝地,很多國際商船途經(jīng)或停歇在它的海岸。但肯尼亞獨立之后,它卻日漸衰退,變成不被外人所知的窮鄉(xiāng)僻壤。一位來自中國的老年游客到帕泰島后流連忘返,融入當?shù)厣?,被島民稱為“姆則·基拓那·基皮非特”(Mzee Kitwana Kipifit)。他是作品中的智者形象,在艾雅娜命運的分岔路口上第一次朝艾雅娜說出了“Mingyun”這個詞。
“命運”這個極富魅力的字眼,古往今來,吸引了東西方人的遐想、思索和不懈的探求。在天人關系方面,從東方到西方,展現(xiàn)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天人觀。在歐沃爾的小說中,女主人公在自然——海洋中探求人和自然的關系,這同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天人關系相呼應。而在西方文明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分裂的。這種認識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妒ソ?jīng)》中暗含著這樣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之外的,有統(tǒng)治自然界的權力;人與自然界是敵對的;人只有在征服自然的艱苦斗爭中,求得自己的生存。這種觀念反映了西方文化中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態(tài)度。c
代表所謂先進文明的美國人來到帕泰島后,做了打井和建廁所兩件讓島民笑話的蠢事。這些美國大兵被當?shù)厝朔Q為“靴子”,他們?nèi)蔽溲b到帕泰島是來抓恐怖分子的,島民根本不歡迎他們的到來。為了表達親民的姿態(tài),“靴子們”不對島上的地形、自然狀況進行仔細勘測和考察,也未同島上居民進行溝通,自作主張用現(xiàn)代化機器給帕泰島居民挖了幾口井,但打出來的水又咸又苦,根本無法飲用。近三百年來,帕泰島的地下水是糟糕的濃鹽水,而這是帕泰島民幾個世紀以來早就知道的事實。挖井失敗后,這些“靴子們”又想在這個地區(qū)建立坑式廁所,而帕泰島的周圍本來就是一片有著七百年歷史的污水渠和污水坑,代表強資本主義的美國建立坑式廁所完全是多此一舉。歐沃爾在《蜻蜓?!分薪璋拍戎?,批評了西方殖民者野蠻粗暴地入侵帕泰島的方式:艾雅娜告訴賴金,那個廁所已經(jīng)變成了山羊收容所,打的井也根本無法使用。
與西方的主客二分、天人對立相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緊緊地滲透于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文學和藝術等方面,在此基礎上為中國人對命運的理性探索提供了理論基石和認識手段。中國人對命運的理解,從傳統(tǒng)命理學角度來看,是人與天地相應,人的“命”就是人出生時的時間、地點、氣候等;人的“運”是“命”的外部環(huán)境,即不斷流變的宇宙狀態(tài)。究其根本,人的“命運”就是一個固結了的特定宇宙狀態(tài),在不斷變化的宇宙中的遭遇。d
基皮非特長者來到帕泰島是為考查鄭和下西洋的遺跡,他觀察島上留下的先人墓碑,并注意到了眼睛細長俊俏的艾雅娜有明顯的中國人特征??疾煲欢螘r間后,他抓住時機,向中國高層寫信,建議借助鄭和下西洋這段歷史推動中肯合作。另一邊,艾雅娜的生活在悄然改變,她選擇的父親穆希丁(Muhidin)離開帕泰島,尋找自己失蹤的兒子齊利亞布(Ziriyab);母親穆尼拉(Munira)告訴她家里沒有多余的錢繼續(xù)供她上學,懂事的艾雅娜選擇輟學在母親的家庭美容院幫忙。此時,她們生活困頓,還背負著齊利亞布留下的巨額債務。面對來自美國高級人口販子的重金誘惑,穆尼拉選擇出賣自己女兒的身體。
這是一部關于命運書寫的小說。小說的女主人公艾雅娜的母親穆尼拉原本是帕泰島上名門望族的女兒,漂亮而驕傲,眉目細長俊俏,不同凡俗。她在蒙巴薩讀大學時,錯付真情,和一個風流倜儻的男人同居。男人承諾以后會和她定居到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卻在知道穆尼拉懷孕后消失。艾雅娜從小便沒有了父親,同母親相依為命,受家族嫌棄,帕泰島民也對她“敬而遠之”。遭人嫌棄的她,從小就獨來獨往,習慣在紅樹林旁玩耍,看著碼頭人來人往,暗自等待一個父親的出現(xiàn)。這是生活一開始給艾雅娜寫下的童年命運。艾雅娜長大后,外部的“運”和她相遇。
鄭和下西洋六百年之后,她被選為非洲的中國“后裔”前往中國,續(xù)寫中非友誼新篇章。國外發(fā)表的論文中,有不少認為艾雅娜前往中國并非自愿e,小說中描寫的這次交往揭示了中非交流間不對等的較量f。但通過對小說進行文本細讀,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盡管過程曲折,有些地方還不盡如人意,但是艾雅娜前往中國引起了帕泰島民的關心、羨慕,甚至嫉妒。出于嫉妒,蘇萊曼媽媽(Mama Suleiman)故意將中國描繪成一片吃塑料食物的蠻荒之地,以此發(fā)泄內(nèi)心的不甘。她認為自己的兒子蘇萊曼更優(yōu)秀,更有中國血統(tǒng),應該選他去中國留學。艾雅娜的媽媽穆尼拉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最終支持女兒離開帕泰,前往中國留學,去一個廣闊的世界,因為在那里可能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追溯歷史,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在傳統(tǒng)中國對外交往理念中,明成祖和明宣宗恪守“祗順天道”與“敬順天道”,努力與海外諸國構建一種天道與人事合一的華夷秩序。在當今世界局勢發(fā)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這種交往理念仍具有獨特意義。g艾雅娜離開帕泰島,在同更大世界的碰撞中,遇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賴金,對自我和這個世界有了更深的體悟。
二、Qingrui/Guolong(清瑞/國龍)
這是一部個人命運同國家命運交織的作品?!扒迦?國龍?zhí)枴贝瑒t連接起相隔印度洋的兩個文明,它將艾雅娜送往中國,也借此講述了另一個人物——中國人賴金(Lai Jin)的故事?!扒迦稹笔琴嚱鹨婚_始用的船名,主要用它來運送貨物,并不運送人?!扒迦稹边@個名字主要象征文人的清高雅正,而“國龍”則代表“民族之龍”。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是神圣力量的象征,騰云駕霧,呼風喚雨。船名的改變代表著個人和國家命運的碰撞?;仡欃嚱鸬那鞍肷?,可以看到他坎坷起伏的人生軌跡。
賴金出生于天津的一個名門望族,他的母親是維吾爾族和日本混血,帶著獨特的藝術家氣質(zhì),在那個時代難免格格不入。賴金的母親在他年幼時便早早離開人世,因此他從小就缺乏母愛。又因為他是獨子,他的父親便給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機會,先將他送往香港學習,又將他送往加拿大學習。賴金在蒙特利爾生活了四個月后,思鄉(xiāng)心切,又乘飛機回國,在飛機上遇到了自己的摯愛梅杏。在歐沃爾的敘述中,梅杏擅長人情往來,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熟知如何處理中國的人際關系。她和賴金彼此配合,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名利雙收。1995年新年伊始,他們在北京一家高級餐館參加慶祝會時,餐館發(fā)生火災,梅杏被大火燒死,她和賴金未出生的孩子也被大火帶走。“這場大火既摧毀了賴金對新時代提供的盛宴的胃口,也摧毀了他作為中國新貴一員的使命感?!敝囟葻齻馁嚱鹛稍卺t(yī)院里,過去的朋友沒有一個來看望他。這一切讓賴金看穿人世,并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賴金的前半生是中國人積極入世的寫照,這種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可以在中國古代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身上找到參照。在《論衡》中,王充并不諱言自己對世俗富貴壽考的向往,和對貧賤夭病的厭棄。h他直面現(xiàn)實人生,反復探討個人的命運。這種世俗化的價值取向充分顯示了古代中國人普遍入世的態(tài)度,而這種入世態(tài)度也生生不息地影響著幾個世紀后的現(xiàn)代中國人?!厄唑押!分?,遭受人生變故的賴金變賣了自己擁有的一切財產(chǎn),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生意,進入遁世狀態(tài)。茫茫大海成了他的遁世之地,他通過在上海海事大學學習、在新加坡工作的經(jīng)歷,晉升為貨輪船長。賴金前半生的經(jīng)歷讓他決定,自己后半生要在老子、莊子般的出世道家哲學中度過,在貨輪上工作,遠離人類社會,寄情于大海。莊子有云:“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眎在莊子看來,安于現(xiàn)實遭遇,保全個體的自然本性,人才能擺脫萬物形體的羈絆,實現(xiàn)心靈的超越,由此達到他所歡唱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人生境界。
不過,上級的命令讓處于“出世”狀態(tài)的賴金又重新同國家命運相連。在《論衡》中,王充認為,人有“貴賤禍福之命”,國家也有“盛衰治亂之命”。他給予的次序是“國命勝人命”j。這就是說,個人的命運受到國家命運(國命)的影響。賴金的船從“清瑞”變成“國龍”號,他的人生軌跡也在這場往返非洲的路途中再次發(fā)生巨變。
三、Ni Shi Shei(你是誰)
《蜻蜓?!肥且徊筷P于身份探尋的小說?!癗i Shi Shei”(你是誰)這個問題是自然界(大海)對艾雅娜,也是對賴金提出的問題。在《蜻蜓?!返南嚓P采訪中,主持人問道:“為什么艾雅娜和賴金能夠走到一起?”歐沃爾回答:“這兩個人是互為鏡子的關系?!眐艾雅娜和賴金在命運的起伏中兜兜轉轉,尋找自我的身份,而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把他們帶到了一起。
“你是誰”這個關于身份問題的追問一開始出現(xiàn)在艾雅娜前往中國的貨輪上,她和賴金站在一起,面向大海:
他和她一起看著大海。他們的相似之處:假裝有選擇、虛幻的慶祝、人類意志對抗命運的力量,以及角色扮演。她是一個由命運指派的女大使,讓她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是強征航次的船長。Ni?Shi?Shei?大海問道。
“你是誰”這個問題在小說中出現(xiàn)了十幾次,均沒有使用英文加以解釋,其含義要讀者自己去領會。巴里巴爾曾指出,人都想有一個過去,以此獲得身份感。有了過去,人們就能在當下效仿過去的模式。過去在個體的社會化過程、維持團體團結和建立或挑戰(zhàn)社會合法化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l童年時,艾雅娜問母親自己的父親是誰,自己家族的姓是什么。面對這些難以啟齒的過去,母親穆尼拉只是回答她:“月亮?!蹦赣H告訴艾雅娜以月亮為名,生于自然,屬于自然。成年后,在中國生活了一段時間,艾雅娜還是深受身份問題的困惑,她在電話里繼續(xù)追問母親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也只是得到無言的回答。穆希丁的離去讓她最終決定離開中國,回到帕泰島,繼續(xù)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在另一片廣袤土地上成長的賴金則有著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他從小便缺少母親的關愛,混血的身份也讓他的繼母有了歧視他的理由,這讓他無法融入自己的家庭;他有作為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和清高孤傲,加之前半生獨特的人生遭遇,讓他最終在社會上格格不入。賴金來到帕泰島后,跟隨朱瑪(Juma)老師學習這座島嶼——它的生活、它的意義和它的影子。賴金在這座島上尋找生活的意義,探尋它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世界。他看著島上留下的先人墳墓,意識到早在唐朝,就有中國人來到這里,留下足跡。
艾雅娜和賴金對自我身份的追尋展現(xiàn)出不同人物以知識和人格對抗權力與實利的取向,這種理想主義的立場把理想人格與道德精神的追尋從國家內(nèi)轉向國家外,由群體的現(xiàn)世楷模轉向了個體的超越精神。艾雅娜回到帕泰島之后成為一名女海員,但她的母親對她從中國留學回來后繼續(xù)留在帕泰島很不滿,要求女兒最起碼也要去內(nèi)羅畢,不要留在帕泰。此時,艾雅娜只想在帕泰島上尋找自我的意義,而不僅僅是普遍意義上的成功道路。帕泰島上的節(jié)奏讓賴金也獲得了一個新的名字——賈馬爾船長(Nahodha Jamal),這是他獲得當?shù)厝苏J可和接納的象征,賴金也入鄉(xiāng)隨俗,融入當?shù)厣?。小說中,“你是誰”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正面回答。盡管還有很多疑問沒有得到解決,但是在蘇萊曼媽媽的推動下,艾雅娜和賴金最終喜結連理——就和六百年多年前一樣,鄭和船隊上幸存下來的船員和當?shù)貚u民成婚,兩個不同的種族和睦相處,繁衍生息。
四、結語
《蜻蜓?!芬浴懊\”這個宏大的哲學概念,在六百多年后的21世紀,通過“清瑞/國龍”號船,將兩個不同民族的命運串聯(lián)在一起。艾雅娜和賴金對自我身份的探索追尋,也是在這個時代里中國和非洲當下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男女主人公歷盡千帆,最終在帕泰島上修成正果,也表達了作者對中非和睦交往的愿景。帕泰島一向?qū)碜允澜绺鞯氐膬?yōu)秀文化兼收并蓄,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以史為鑒,中國定將與非洲互聯(lián)互通,努力創(chuàng)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a Yvonne Adhiambo Owuor.The Dragonfly Sea [M]. New York:Alfred A. Knooph,2019:185-240.(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b 周有光:《從世界看中國:周有光百歲文萃(上、下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版,第587—590頁。
cd 陸致極:《命運的求索:中國命理學簡史及推演方法》,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頁,第14頁。
e Yuan,Mingqing. The Myth of Zheng He:Kenya-China Encounters in Yvonne Owuors The Dragonfly Sea [J]. Afrika Focus,2020(2):18.
f Wang,Siwei. Post-Imperial Waters: Oceanic Form and Politics in 21st-Century Global South Novels [M]. Doctoral dissertation,Georgetown University,2021:67.
g 李新烽、鄭一鈞:《鄭和下西洋三戰(zhàn)的性質(zhì)是自衛(wèi)》,《歷史評論》2021年第2期,第36—39頁。
hj 王充、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5—61,第24—30頁。
i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145頁。
k Maimouna Jallow.Talks to Yvonne Owuor about Fate,Mortality and Love [EB/OL].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Q1Oq_G-UACw.
l Balibar,Etienne. & Immanuel Wallerstein. Race,Nation,Class: Ambiguous Identities [M]. London:Verso,1991:78.
基金項目: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非洲英語文史”(19ZDA296),及2021年上海師范大學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一流研究生教育項目“非洲文學中的漢字——《蜻蜓?!贰保虾煼洞髮W科研項目“蘇丹與肯尼亞英語文學史資料整理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 者: 杜冰蕾,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文學。
編 輯:趙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