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先,一到過年,村里的老先生就忙開了。即使不認識字的老農(nóng),也要請先生寫上一副寓意好的門對,除夕這天,用面粉調(diào)成糨糊,將春聯(lián)鄭重其事地貼在大門上。這家寫著“三陽開泰,五谷豐登”,那家寫著“忠厚傳家久,耕讀繼世長”。一個村子里的春聯(lián)大多出自老先生的手筆。老先生叫丁敖齊,家在周鐵車罟巷村,民國時當過車罟巷國民學校校長,后來在周鐵小學當老師,寫一手好字,以魏碑體見長。后來老先生過世了,村民就到街市上買現(xiàn)成的對聯(lián)來貼。這樣的老先生其實各地都有,一般的先生寫春聯(lián)按常規(guī)寫些吉祥詞,而高明的先生寫出你心中所愿,有點題的意思。墨色新鮮的對聯(lián)往斑駁的柴門上一貼,亮亮堂堂,種田人這一年也有了奔頭。
門對一左一右,像一個人的眼睛,傳遞出多種信息。你看一戶人家門上的對聯(lián),可看出這戶人家是書香門第、農(nóng)耕之家或經(jīng)商之家,看出他們心里期盼啥,甚至可看出家運年景如何。相傳,清代鄭板橋在郊外上看到有戶人家門上貼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著“二三四五”,下聯(lián)寫著“六七八九”。鄭板橋看后馬上差人送衣食。他怎么知道主人缺衣少食呢?門對透露了信息,缺“一”少“十”。
我曾經(jīng)留意過鄉(xiāng)村一些自撰的門對,如“丹桂有根生福地,黃金無種出勤家”“日出修篁綠,秋來滿山紅”,對仗工整,看出農(nóng)家富有詩情的一面。這種自撰的門對比街市上買的印刷通用體要有特點。意思寫得好的人家,門聯(lián)貼出來常常會吸引路人駐足品味。
太湖邊雙橋村有個農(nóng)民,早前靠幫人家打水井賺錢,之后跑供銷辦廠,有過幾年紅火的日子,但好景不長。有一年春節(jié)他自寫了一副門對,“落湯的蛤蟆著紅袍,出水的青蛙穿綠襖”。橫批是“重新開始”。不景氣中,他需要這樣一副對聯(lián),讓渙散的精神有所搭乘。
第二年春節(jié)時,我見他門上自寫的對聯(lián)是“清風滿地難容我,明月何時再照人”。原來他老婆跟村上的小伙子跑了。幾多凄涼幾多不甘。
好的門對充滿意趣,我在丁蜀鎮(zhèn)張澤老街上見到一副門對,上聯(lián)“癸戴草頭朝赤日”,下聯(lián)“酉添春水上朱顏”。這是個拆字聯(lián):癸戴草頭,葵也,朝赤日,葵花向日呀。上聯(lián)向日葵,表示日子紅火。下聯(lián),酉添春水,酒字也;上朱顏,酒醉臉紅了。上下聯(lián)的意思是日子紅火,小酒喝喝天天醉。想必主人是個生動的人,不知這副有個性的門對是他自己原創(chuàng)的還是借用來的。我見大門掛鎖,家里沒人,如果主人在,我想見見他。我經(jīng)常逛鄉(xiāng)間,看門聯(lián)也是觀風景。家家戶戶門上貼對聯(lián),走過路過,不一定見著主人面,但是看對聯(lián),大致可看出人的性情。
2
我老家地方上的姓氏聯(lián)也頗有特色,有近三百個姓氏,大姓氏二十多個。過去,人口有一千人以上就算大姓氏了。大姓氏建有祠堂,祠堂里貼對子。有的人家過年時,家門上貼春聯(lián),也會貼上有特色的姓氏聯(lián)。如果看到誰家的對聯(lián)跟你家一樣,那是碰到同姓人了,同一個老祖宗。
比如張氏宗祠對聯(lián)“弓力千鈞東風勁,長空萬里北斗明”。上下聯(lián)句首嵌入弓、長,弓、長為張,巧妙地將姓氏起源蘊含其中。張姓的祖先是黃帝之孫輝,他發(fā)明了弓箭。遠古時代,弓箭發(fā)明的意義不亞于當今的導彈,因此黃帝賜輝張姓。
比如李氏宗祠對聯(lián)“木榮共綻展春色,子孝孫賢傳嘉風”。寓意李姓子孫像繁茂的樹一樣,孝順賢能,上下聯(lián)首字木、子為李。
比如胡姓宗祠對聯(lián)“古色新春畫別致 ,月光清氣春宜人”。上下聯(lián)首字古、月為胡。
比如閔氏宗祠對聯(lián)“東來五代家,南渡三遷第”。上聯(lián)指閔姓來自山東至南渡落戶有五代人,下聯(lián)指自南渡經(jīng)三度遷徙定居宜興。
比如馮氏宗祠對聯(lián)“大樹家聲遠,甘棠世澤長”。此對為東漢大樹將軍馮異的后裔所用。而常州橫林余巷馮氏用的對聯(lián)是“一絕驚秋鶴,三言載夢龍”。上聯(lián)嵌入清代畫家馮秋鶴之名,下聯(lián)嵌入明代文學家馮夢龍“三言”之作。
姓氏專用聯(lián),通常道出本姓氏起源,或者點出歷史上重要的人物,這種對聯(lián)同一姓氏都可用??纯催@些各有千秋的門聯(lián),想想老祖宗們真是有文化。
3
門對中大有學問,我母親教育我們好好讀書,不然吃了虧都不知道,她拿江南地區(qū)的民間傳說“祝枝山寫對”來打比方。明朝才子祝枝山為一個行事刻薄的富戶人家寫對,揮筆寫了上聯(lián)“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下聯(lián)“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孫”。那家主人出來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孫?!弊x完臉色瞬間鐵青,這不是觸霉頭嗎?祝枝山卻不慌不忙地說:“我明明寫的是好話,你自己看不懂嘛!”說完,他就用筆點了幾下,便成為:“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孫?!?/p>
過去尋常人家的父母念書不多,所講的道理不是看書得來,而是從戲文中、故事中來,這樣的道理通俗易懂,總讓人難忘。
我們鎮(zhèn)上有三個名叫和尚的人,修傘的朱和尚,修鍋的徐和尚,廚師秦和尚。三個人都結婚成家,怎么都叫和尚?我到現(xiàn)在都想不明白。有種說法是,農(nóng)歷二月十八馬和尚過江這天出生的人,起名叫和尚。不知這三個名叫和尚的人是不是這樣的。我幼時常跟母親去朱和尚家,晴天時,他家門口一片撐開的傘,很好看。雨天時,街坊們聚到他家講古經(jīng),通常講的是窮秀才與富人對對子的故事。講癡女婿到丈母娘家,如何超常發(fā)揮,眾人聽了目瞪口呆的笑話。這些對子我記不清了,只記得一個。
說有一年春節(jié),財主家里張燈結彩,準備歡度除夕。而窮秀才家卻顯冷清,家里雖窮,也得寫副春聯(lián)。他放眼門外,財主家的竹園里綠竹春松,蒼翠欲滴,便靈機一動,揮筆寫道“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
財主見了這副對聯(lián),心想:“看我家植竹千根,炫耀自家藏書萬卷,這不是嘲笑我不識詩書嗎?我把竹子都砍了,看你怎么門對千根竹?”于是,一怒之下叫人將滿園翠竹砍了半截。窮秀才不禁暗自好笑,隨即取來筆墨,在春聯(lián)的末尾又各添了一個字,變成“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第二天,財主出門一看,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索性叫人把竹林連根帶泥統(tǒng)統(tǒng)刨掉。哪知道聰明的窮秀才提筆蘸墨,再在那春聯(lián)的下面各加上一個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這個對子,我后來才曉得出處,這是明代解縉年少時寫的對子,給人改編成窮秀才和財主之間斗智的故事了。
坐朱和尚家講古經(jīng)的人繪聲繪色,街坊們書念得少,對一個人學問高不高,他們通常以會做對來評判。因為過去考一個人有沒有才學,腦子機靈否,最直接的辦法是出個對,我出上聯(lián),你對下聯(lián)。當場考驗,看你對得出否,對得妙否,有無新意。要是你愣住了,那證明你肚里沒墨水。一對就探出深淺,絕妙的對子讓人拍手叫好。我想,這也許是我幼時語文的啟蒙。
對聯(lián)字少,極精簡,加一個字,減一個字,意思全不同。漢字的豐富,妙用,音律美,令人對文字產(chǎn)生興趣。
4
現(xiàn)今生活中很少有人出對子,除了楹聯(lián)愛好者多有研究。人們只有在春節(jié)時會留心關注對聯(lián),寫副對聯(lián)過春節(jié),這是永遠的時尚。
陽羨老農(nóng)每到春節(jié)特別忙碌,他每年要跑多個場子寫春聯(lián),也總是從他開始寫春聯(lián),我恍然,又一個新年來到了。這個時候的書法家無比親民,鋪紙揮毫寫下新春祝福、新年愿景,有一年,他寫了二三十副對聯(lián),贈送給兩個村的貧困戶。小年輕們很眼熱,要得到書法家的墨寶,得做幾個勢頭,才好意思開口要。如此好的書法,貼在農(nóng)家柴門上,有點浪費。這是小年輕的私心想法,陽羨老農(nóng)可不是這樣想的。貧困的人,更需要精神的激勵。送一副春聯(lián)等于人間送小溫暖。
不管是雅人還是俗人,不管貧窮還是富裕,心中有憧憬,新春都不會落下貼春聯(lián)。因了這滿眼紅,家家戶戶不同的春聯(lián),這正月,才有了榮光,才有了精氣神。
樂心:本名馮樂心,資深媒體人,著有長篇小說、散文集多部。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