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穎 廖方舟
吳孟超,一把手術(shù)刀,游刃“肝膽”間;一顆赤誠心,光耀天地間。他是充滿仁心的高超醫(yī)者,他高在敢接別人不敢接的病人,開別人不敢開的刀;他仁在既為病人省下一切不必要的錢,又傾盡每一分鐘耐心問診。他是尊師重道的學生,師從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謹記“要把病人背過河”的師訓;又薪火相傳,以春風化雨之姿,培桃育李,終成一代宗師。他是一個生命的斗士,與醫(yī)學難題斗爭,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個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參與并見證著中國肝膽外科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卓絕探索;他與自己斗爭,90多歲仍站在手術(shù)臺上主刀,保持著每周門診、每年一百余臺手術(shù)的驚人工作量。他這一輩子站得長,站得正,站得穩(wěn)。
1.仁心仁術(shù),德才兼?zhèn)?,方成大家?/p>
肝膽手術(shù)很考驗外科大夫手上的功夫,吳孟超的手就像長了眼睛一樣,能在腹腔里精準找到關(guān)鍵之處,從容地將腫瘤切除出來。
才已近仙,心又近佛。吳孟超之所以能不知疲倦地站在手術(shù)臺上,以絕高之齡主刀,是因為“這個病人才20歲,大學才開始”“這個病人從農(nóng)村來,不容易”“這個病人還有希望”……他說,一個好醫(yī)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裝的是人。
2.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從醫(yī)70余年,吳孟超創(chuàng)造了中國醫(yī)學界乃至世界醫(yī)學肝膽外科領(lǐng)域的無數(shù)個第一。這些第一里,既有開拓創(chuàng)新,走別人未走過的路;又有攻堅克難,走別人未走通的路。
吳孟超提出的“五葉四段”肝臟解剖學理論,為肝臟手術(shù)提供了關(guān)鍵性的解剖標識,成為探索肝臟手術(shù)的理論依據(jù)。他發(fā)明的“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極大提高了手術(shù)成功率,至今仍被學界認為是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方法。他的生命里有無數(shù)個第一,有無數(shù)次奮斗,卻從沒有停止和休息。
3.薪火相傳——尊師重道,培桃育李。
裘法祖,中國外科學之父;吳孟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一場師生緣分,成就了醫(yī)學界兩位領(lǐng)軍人物。當21歲的吳孟超見識了“裘氏刀法”后,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作為老師的裘法祖為學生指明了肝膽外科這一發(fā)展道路,作為學生的吳孟超則把老師“要把病人背過河”的叮囑記了一輩子,以畢生之力渡萬千人過河。
現(xiàn)在,我國肝膽外科80%的中堅力量,都是吳孟超的學生,或者是他學生的學生。這些學生里,很多人已經(jīng)退休了,但仍沒有停止工作,他們說:“吳老師還沒退,我們哪敢退?”這正是培桃育李鑄就精誠醫(yī)者,春風化雨施澤蕓蕓眾生。
佳作范本
迎星前行,遠赴蒼穹
文/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劉紅嬌
當提到偶像時,我們在談論什么?顏值?能力?……我認為,偶像,即是以他人為偶,塑己之像。
正如李白之于杜甫,莫扎特之于貝多芬,柏拉圖之于蘇格拉底……他們無一不在追逐偶像的道路上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可是在當下,“偶像”一詞被泛化,在時代喧囂的轟鳴聲中摻雜進些許黯淡的色彩。我們悲戚地看到,眾多所謂的偶像中,不乏被包裝得光鮮亮麗的流量明星,僅靠著顏值便成為狂熱粉絲眾星捧月的對象,讓人咂舌。當善良與真誠的品格缺失,貪婪與浮躁便會甚囂塵上。這般囿于名利場中的戚戚小人,又如何擔得起偶像這個稱謂?現(xiàn)在,這個無比沉重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當代社會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時代偶像?
穿越虛妄的迷霧,我找到了答案:在這里,在大漠孤煙的深處,在“我心歸處是敦煌”的樊錦詩清瘦卻堅毅的臉龐里;在這里,在耄耋之年仍致力于講學,窮盡畢生心血,只為傳承中華詩詞文化的葉嘉瑩的慷慨激昂里;在這里,在充滿仁心,攻堅克難的“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70年如一日的終日乾乾里。
偶像并非職業(yè),而是一種信仰。偶像是時代的擎光者,是能在歷史中留下彪炳千古的偉績或是給予我們莫大前進動力的人。他們正如穹頂?shù)男枪猓词瓜喔羧f里,也能讓我們不至于昂著頭,與黑暗相對無言;也不至于沉淪,隱于黑夜中。我們會奮起,遠赴星辰大海。
抬頭仰望星空吧,他們依然閃耀。我們不妨借著偶像的光芒,照亮人生路,在路上奮勇前行并成長,最終成就最好的自己。
/點評/
文章以“偶像即是以他人為偶,塑己之像”為寫作中心,既批判了當下盲目追星的現(xiàn)象,又能撥開迷霧,給出答案:“偶像并非職業(yè),而是一種信仰”,并用排比的形式,以樊錦詩、葉嘉瑩、吳孟超為實例,詳細說明。文章邏輯清晰,很有感染力。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初中版202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