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培,郭春蓮,高丹鳳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婦產(chǎn)科,上海 200050
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由于位置較深,沒有特異性的檢測手段,確診時70%以上的患者已經(jīng)發(fā)展為晚期,其5年生存率為30%~40%,因此要改善患者的預后,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和早治療顯得尤其重要[1-2]。微小RNA(miRNA)是一種轉錄后的調控因子,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均有很重要功能,現(xiàn)有研究證實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miRNA的失衡具有重要聯(lián)系[3-4]。現(xiàn)有研究證實,miR-221-3p參與了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在卵巢癌患者的血清中出現(xiàn)異常增高[5],而在腫瘤的臨床病理和預后方面的研究甚少。miR-451a在多種腫瘤中出現(xiàn)異常表達,對腫瘤細胞增殖、凋亡和遷移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樣發(fā)現(xiàn)在卵巢中出現(xiàn)低表達[5],與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是否具有內在聯(lián)系仍不清楚。本研究通過檢測卵巢癌患者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觀察其在卵巢癌預后中的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診且病理診斷為卵巢癌的患者110例(卵巢癌組)作為研究對象。卵巢癌患者年齡為45~79歲,平均(61.54±8.65)歲;按照病理類型分為漿液性腺癌57例,非漿液性腺癌53例;按照分化程度分為低分化18例、中分化68例和高分化24例;按照國際婦產(chǎn)科協(xié)會(FIGO)分期分為Ⅰ期13例、Ⅱ期35例、Ⅲ期45例和Ⅳ期17例。選取同期在本院經(jīng)病理證實的良性卵巢腫瘤患者75例作為卵巢良性組,年齡為45~79歲,平均(61.38±6.75)歲。選取同期在本院行體檢的女性健康者45例作為健康對照組,年齡為45~79歲,平均(60.96±5.81)歲。納入標準:(1)卵巢癌組和卵巢良性組均經(jīng)病理證實;(2)均為初次就診;(3)所有的患者均未接受放化療;(4)均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5)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排除標準:(1)患其他惡性腫瘤;(2)患血液性和免疫性疾?。?3)患肝炎、結核和急慢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4)患嚴重的內科疾病。各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隨訪 所有卵巢癌患者均接受隨訪3年,根據(jù)患者是否死亡分為生存組(79例)和死亡組(31例)。
1.2.2血液標本保存和檢測 卵巢癌組入院后和手術后1周抽取肘靜脈血2 mL。采用離心機將血液離心,離心半徑15 cm,離心速度3 000 r/min,離心15 min,抽取上清液放置在除酶管內,放置在-70 ℃冰箱中保存。
1.2.3實時熒光定量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qRT-PCR) (1)總RNA抽?。翰杉茉囌哐?00 μL,采用TaqMan miRNA試劑盒提取血清總RNA,反轉錄引物由上?;邢薰竞铣伞iR-221-3p上游引物序列為5′-CCT GAG ATG CAG GGT CCG AGG TAG GTC TA-3′,下游引物序列為5′-TTG CGG ACA TTG CTT GCT A-3′。miR-451a上游引物序列為5′-ATT GCT TGT CTC GGT CTG-3′,下游引物序列為5′-CTC AAC TGG TGT CGT GGA GTC GGC AAT TCA GTT GAG CTT ACA G-3′。U6的上游引物為5′-CTC GCT TCG GCA GCA CA-3′,下游引物為5′-AAC GCT TCA CGA ATT TGC GT-3′。(2)miRNA檢測:選擇反轉錄酶1 μL,RNA5 μL和3 μL引物,在15 μL的反應體系中,采用美國ABI TaqMan PreAmp Master Mix進行擴增,擴增條件:16 ℃30 min,42 ℃反應30 min和85 ℃反應5 min。取反轉錄配制20 μL反應體系,放置在熒光定量儀中進行反應,反應條件為95 ℃預變性15 min,94 ℃變性15 s,55 ℃退火30 s,70 ℃延伸30 s,連續(xù)40個循環(huán)。每個樣品檢測3次,以2-ΔΔCt表示。
1.3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的變化,卵巢癌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在術前和術后的變化,以及其與臨床指標[年齡、腫瘤最大徑、組織分型、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糖類抗原125(CA125)]和預后的關系。
2.1各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比較 卵巢癌組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卵巢良性組和健康對照組,而卵巢良性組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卵巢癌組術后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較術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785,P<0.05)。卵巢癌組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較卵巢良性組和健康對照組明顯降低,而卵巢良性組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卵巢癌組術后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833,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比較
2.2卵巢癌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與臨床指標的關系 卵巢癌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在不同腫瘤最大徑、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和CA125水平患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在不同年齡和組織分型患者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卵巢癌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與臨床指標的關系
2.3卵巢癌患者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卵巢癌患者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與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呈負相關(r=-0.648,P<0.01)。
2.4卵巢癌患者隨訪3年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與預后的關系 卵巢癌組術后隨訪3年,生存組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明顯低于死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生存組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死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生存組和死亡組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比較
2.5聯(lián)合檢測在預測患者3年內出現(xiàn)死亡的效能分析 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在預測卵巢癌患者3年內出現(xiàn)死亡具有較高的效能,根據(jù)患者3年內是否出現(xiàn)死亡進行Logistics回歸得方程Y=2.46×XmiR-221-3p-2×XmiR-451a-4.49得聯(lián)合檢測指標,聯(lián)合檢測其靈敏度為87.1%,特異度為91.1%,兩者聯(lián)合檢測的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929,明顯高于miR-221-3p(Z=2.016,P<0.05)和miR-451a(Z=2.543,P<0.05)單項檢測的AUC,而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的AU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表4。
圖1 聯(lián)合檢測在預測卵巢癌患者3年內出現(xiàn)死亡的AUC比較
表4 聯(lián)合檢測在預測患者3年內出現(xiàn)死亡的效能分析
卵巢癌由于位置在盆腔的深部,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多數(shù)患者在確診時已經(jīng)是晚期,5年存活率較低。卵巢癌患者預后差的重要因素是早期診斷較為困難,并且化療容易耐藥和容易出現(xiàn)復發(fā)。目前診斷卵巢癌的常規(guī)方法主要有經(jīng)陰道超聲、盆腔CT和CA125,但由于這些檢查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較低,對于早期發(fā)現(xiàn)卵巢癌的臨床價值受限[6]。現(xiàn)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循環(huán)中的miRNA在臨床多種腫瘤的診斷和預后判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移同樣具有密切相關性,在卵巢癌診斷和預后判斷方面同樣具有極高的臨床價值。
miR-221-3p是一個重要的促癌基因,在多種腫瘤如宮頸癌、前列腺癌、胃癌和胰腺癌等呈高表達,且其相對表達水平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呈正相關。miR-221-3p通過靶向THBS2的表達,促進宮頸鱗狀細胞癌的血管生成,促進宮頸癌的遷移和浸潤[7];在前列腺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miR-221-3p促進SOX4的表達,促進腫瘤的增殖和轉移[8]。在胃癌中的研究中表明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與腫瘤分期和淋巴轉移密切相關,在胃癌的預后預測中具有重要臨床價值[9];在胰腺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明顯升高,是胰腺癌潛在的生物學指標[9]。本研究發(fā)現(xiàn)卵巢癌組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卵巢良性腫瘤組和健康對照組,卵巢癌組術后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較術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血清miR-221-3p來自腫瘤部位,與腫瘤具有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miR-221-3p能夠通過調節(jié)ARF4靶基因的表達,從而促進內皮卵巢癌的增殖和遷移[10]。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在不同腫瘤最大徑、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和CA125水平卵巢癌患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反映卵巢癌的惡性程度和腫瘤的分期,與文獻[11]報道結果類似。本研究顯示,當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2.73時,其預測3年內發(fā)生死亡的靈敏度為77.4%,特異度為84.8%,而AUC為0.859,說明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在預測卵巢癌預后具有較高的價值。
miR-451a近年來研究較多的miRNA之一,與多種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具有密切關系。在肝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miR-451a能夠通過干擾YWHAZ基因的表達,對FOX03蛋白細胞核內的聚集進行調節(jié),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12];在胰腺癌的研究發(fā)現(xiàn)miR-451a能夠作用于CDKN2D和MAP3K1靶基因,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13];miR-451a可以通過干擾CCND2基因的表達,抑制細胞增殖和遷移,促進乳腺癌的細胞凋亡,改善對腫瘤細胞的耐藥性,并發(fā)現(xiàn)miR-451a可以作為乳腺癌預后的預測因子,對乳腺癌的預后具有預測作用[14];在另一項研究證實轉染miR-451a后,對胃癌和結直腸癌細胞株的增殖、分化和轉移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細胞凋亡具有促進作用,從而抑制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15-16]。本研究表明卵巢癌患者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卵巢良性組和健康對照組,卵巢癌組術后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miR-451a對卵巢癌具有保護作用,是一種抑制基因,與文獻[17]報道結果類似。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在不同腫瘤最大徑、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和CA125水平卵巢癌患者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是卵巢癌的預后指標。隨訪3年發(fā)現(xiàn),卵巢癌生存組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死亡組,說明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與預后明顯相關,當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1.43時,其預測3年內發(fā)生死亡的靈敏度為96.8%,特異度為73.4%,AUC為0.820,說明血清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在預測卵巢癌患者3年內發(fā)生死亡具有較高的效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卵巢癌患者血清miR-221-3p相對表達水平與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呈負相關,兩者存在某種內在聯(lián)系,miR-221-3p作為癌基因對癌細胞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而miR-451a基因作為一種抑癌基因抑制腫瘤的生長,其具體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本研究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檢測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能夠提高對卵巢癌患者3年內出現(xiàn)死亡的預測效能,其靈敏度高達87.1%,特異度為91.1%,其AUC明顯高于miR-221-3p和miR-451a單項檢測,說明兩個指標之間存在某種互補性,能夠提高預測卵巢癌患者3年內發(fā)生死亡的效能,為卵巢癌患者是否采取進一步干預措施提供理論依據(jù),對卵巢癌患者術后適度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總之,血清miR-221-3p和miR-451a相對表達水平在預測卵巢癌患者預后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聯(lián)合檢測能夠明顯提高預測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