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乃德 馮春霜
寒潮讓溫度迅速下降,這讓鄒平市的一幫年輕人有點兒著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肺病的高發(fā)期,在山區(qū),氣溫更低,老寒腿、哮喘等更易發(fā)作。于是,他們便和村里聯(lián)系,組織上回村老人輪流到醫(yī)院進行免費健康體檢。
這群年輕人,便是鄒平市人民醫(yī)院“志愿制高點”項目的大愛志愿者們。他們從日常的工作中擠出時間,早晨6點多就到崗給村里的老人們做檢查,等體檢結束后,再組織他們集體乘車回到村里。等體檢結果出來后,各科室的志愿者們用輪休時間驅車到村里,給老人們一一反饋體檢結果。他們每周組織2批老人體檢,隔周去村里反饋,前后接近2個月的時間,給全村的老人們進行了體檢,并為檢查出問題的村民制定治療方案,幫助他們進行后續(xù)治療。
上回村是鄒平市海拔最高的山村,地處偏僻,道路崎嶇狹窄,交通落后,村民外出看病極不方便。很多村民特別是老人即使生了重病,也硬撐著不去就醫(yī),實在挺不住,才勉強買點兒藥吃。因為路途遙遠,費用又高,他們折騰不起,怕花錢。而村里的醫(yī)療條件又有限,只有一位年事已高的老村醫(yī)一直堅持為村民看病,長期以來,村民們身體健康得不到保障。
從2008年6月開始,鄒平市人民醫(yī)院成立志愿服務隊,定期組織醫(yī)護人員到當地的山村進行巡回義診,送醫(yī)到家門。到了2014年12月,他們命名了自己的隊伍組織為“大愛志愿者”,鄒平志愿云系統(tǒng)注冊志愿者達540余人。也是在同一時期,他們了解到上回村村醫(yī)由舜華已70多歲后,便第一時間與村衛(wèi)生室進行了結對,決定每月一次到村里為村民義診,為全村500多名村民的健康保駕護航,并制定為一項長期的“志愿制高點”大愛服務上回村項目。
該項目從2014年12月開展以來,風雨無阻,從無間斷。從城里到上回村的崎嶇山路上,常??吹侥且荒r艷的大愛志愿紅。三伏天,他們冒著酷暑帶著三伏貼到村里給村民貼敷;秋末冬初,他們會到村里給村民艾灸;老人節(jié),他們會到村里慰問老人;春節(jié),他們會到村里和老人一起包水餃。在村中泥濘的小路上,志愿者攙扶著病人回家;在積雪覆蓋的田間地頭,志愿者手拉手艱難行走;在村里的橋頭上,志愿者為村民隨時隨地測量血壓;在臥床老人的床邊,志愿者專注為老人聽診檢查……志愿者們用一顆顆躍動的心,傳遞著對村民的大愛。
2015年6月的一個晚上,志愿者們來到上回村為村民放映一場健康科普電影,在流動的光影里,人人都沉浸在影片中。6月的天說變就變,突然狂風大作,驟雨來襲。志愿者們急忙收拾好設備,并把行走不便的老人安全送回家里,等到大家渾身濕透開車往回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山路全被雨水淹沒,大家小心翼翼,憑借幾年來走這條山路的記憶,避開一邊的山溝和路面的坑坑洼洼,有驚無險地安全返回。作為組織者和領車駕駛員的徐同輝,緊張的汗水與雨水交匯,這也許是他人生中最艱難、最危險的一段路程,但他說無畏向前、無怨無悔。
2016年1月9日,一場大雪過后,天氣異常寒冷,志愿者們在徐同輝的帶領下,到村里去巡診住在山坡上的幾戶村民,特別是有一名叫趙守后的老人。前期來村里檢查時,志愿者們發(fā)現(xiàn)老人腿上的脂肪瘤,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老人的行走,而家人都忙于打工,不在身邊。他們到了村里后,在村醫(yī)的帶領下,最終說服老人到醫(yī)院進行治療。經過協(xié)調和安排,老人在志愿者的照顧下做了手術。到了10月份,當志愿者到老人家里再次回訪的時候,老人早已可以出門在村里到處走了。
心內科黨員志愿者王冰作為“大愛志愿者”熱心參與者,在多次的巡診中,發(fā)現(xiàn)了十多例患有心血管病的老人。也正是得益于王冰的愛心與細心,上回村近年的心腦血管發(fā)病率大大降低。村民們都說,他們就是老百姓健康的守護神。
暑來寒往,白駒過隙,志愿服務活動已經持續(xù)十多年了,上回村的項目也已堅持7年有余,截至目前,志愿者堅持到村里義診接近百余次,參與人數近1000人次,從常規(guī)篩查到四季保健,從頭疼感冒常見病到老年人慢性病,都逐一進行診治,并逐步建立起“村內面診-醫(yī)院治療-定期回訪”的固定流程。十多年的時間,一項公益活動能持之以恒不間斷地做下去,靠的是醫(yī)務志愿者們一顆救死扶傷的仁愛之心、一顆為群眾服務保持本色的初心,大愛志愿服務已逐漸成長為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扎根在了山村貧瘠的土壤里,溫暖了村民的心,更點靚了志愿服務的中國紅,成為了當地志愿服務的一面旗幟,增添了鄒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不可或缺的力量。
(編輯/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