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傳隆
(廣東省韓江流域管理局,廣東 汕頭 515041)
韓江發(fā)源于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 在梅州市大埔縣匯合發(fā)源于福建省的汀江,在潮州市分西溪、東溪、北溪流入韓江三角洲地區(qū),在汕頭市分五條河道流入南海,干流全長470km。韓江流域位于粵東、閩西南及贛南,流域面積3.01萬km2,其中,廣東省1.79萬km2,福建省1.21萬km2,江西省146km2。韓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620mm,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73億m3。隨著韓江流域及流域外周邊地區(qū)對韓江水資源需求量增加,韓江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率30.4%,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 韓江流域福建省棉花灘水庫,廣東省長潭、合水、益塘水庫,高陂水利樞紐[2]等4宗大型水庫總調節(jié)庫容(14.19億m3)僅占韓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的5.2%, 流域主要水庫調蓄能力很差。 因此,實施韓江流域水資源統(tǒng)一分配調度,對確保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 促進流域內(nèi)外經(jīng)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重要。
根據(jù)水利部《韓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分配韓江流域水資源47.95億m3,其中,廣東省33.84億m3,福建省14.01億m3,江西省0.1億m3。 流域主要斷面最小生態(tài)下泄流量控制指標如表1。
表1 韓江流域主要斷面最小生態(tài)下泄流量控制指標
根據(jù)《廣東省韓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4],分配廣東省韓江流域水資源41.04億m3,其中,河源市2.40億m3,梅州市20.19億m3,潮州市6.48億m3,汕頭市7.88億m3,揭陽市4.09億m3。 流域重要控制斷面最小控制流量如表2。
表2 廣東省韓江流域重要控制斷面最小控制流量
韓江流域棉花灘水庫、長潭水庫、合水水庫、益塘水庫、高陂水利樞紐、青溪水庫、雙溪水庫等7個水庫,蓬辣灘水電站、東山水利樞紐、潮州供水樞紐等3個樞紐(電站),以及北溪、梅溪、下埔、外砂、蓮陽、東里橋閘等6個水閘,組成“7個水庫+3個樞紐(電站)+6個水閘”骨干水量調度工程體系(如圖1),并實施聯(lián)合調度。
圖1 韓江流域水量調度概化圖
3.2.1 制定實施枯水期水量調度計劃
堅持“開源節(jié)流、細水長流”調度原則,每年制定實施韓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計劃, 確定主要控制斷面流量保障目標,骨干水量調度工程水位、流量控制要求,以及各地市取用水總量控制要求[5]。
3.2.2 滾動預報來水,動態(tài)調整調度
針對枯水期水量預見期不長、 預報精度較低問題,對韓江流域降雨量、來水量進行滾動預測預報,逐旬、月對骨干水量調度工程水位、流量控制要求進行動態(tài)調整, 提高水量預測預報、 協(xié)調調度的精細化、精準度。
3.2.3 蓄豐補枯,汛期蓄水保水
汛期在確保防洪度汛安全的前提下, 對流域主要調度水庫提出蓄水保水工作要求, 控制蓄水位在汛限水位附近。 后汛期對主要調度水庫汛限水位進行動態(tài)調整提高,有效增加水庫蓄水量。
3.2.4 增加河道內(nèi)蓄水,控制河道外取水
提高流域主要梯級樞紐、電站、水閘運行水位,增加河槽蓄水量。對流域各地市取用水總量、主要河道外取水工程取水強度提出控制要求, 有效監(jiān)控河道外取水情況。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枯水期,韓江流域降雨量137mm,較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近7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韓江潮安控制斷面實測平均流量203m3/s(如表3),來水頻率98%,較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64%,為1956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韓江流域抗旱保供水形勢非常嚴峻。
表3 2020年冬至2021年春枯水期韓江主要控制斷面實測流量單位:m3/s
4.2.1 主要水庫蓄泄調度
根據(jù)流域滾動來水預測預報結果, 以及主要調度水庫的蓄水和供水需求情況, 對主要調度水庫蓄泄調度進行動態(tài)調整,并實施水庫群聯(lián)合調度。棉花灘水庫累計下泄水量12.8億m3, 其中向下游補水量5.3億m3;長潭、合水、益塘水庫累計下泄水量2.8億m3,其中向下游補水量0.56億m3。
4.2.2 主要樞紐(電站)、水閘精準控制
對蓬辣灘水電站、東山水利樞紐、潮州供水樞紐等主要梯級樞紐(電站)下泄流量進行精細化控制,對出??谒l運行水位提出嚴格控制要求。 督促流域各地市加強河道外取用水管控, 強化節(jié)約用水。
4.2.3 每日一會商、每周一檢查、每月一總結
根據(jù)流域降雨量、來水量,主要控制斷面流量,骨干水量調度工程蓄水位、可調水量、下泄流量,以及主要河道外取水工程取水量等調度信息, 每日一會商分析、每周一監(jiān)督檢查、每月一總結通報,并發(fā)揮流域水資源管理聯(lián)席會議、 水量調度聯(lián)席會議作用[6],及時協(xié)調解決調度問題,嚴格落實調度計劃、調度指令要求。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枯水期,通過調度骨干工程、應用調度經(jīng)驗、落實調度措施,實施流域水量統(tǒng)一、科學、精準調度,韓江流域生活、工業(yè)用水保證率100%,潮安斷面最小生態(tài)下泄流量128m3/s達標率98%,有效應對了60年來流域最嚴重的旱情,確保了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
面對韓江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主要水庫調蓄能力差,以及遭遇歷史罕見旱情等嚴峻挑戰(zhàn),通過科學分配流域水資源, 制定實施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計劃,滾動預報、動態(tài)調整,對流域“7+3+6”骨干水量調度工程體系實施統(tǒng)一、精細化調度,并加強水量調度監(jiān)督協(xié)調,有效應對了流域嚴重旱情,確保了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 韓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實踐分析總結, 將進一步保障韓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工作取得實效, 也將為其他河湖水量調度工作提供經(jīng)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