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蘊語·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雙語初中初一(1)班
月亮升起,我在樹下……
又是一年中秋夜,絢麗閃爍的霓虹燈亮起,高樓大廈看上去五光十色。東來西去的出租車、巴士,來來回回,一刻都不停歇地在城市里穿梭。橙紅閃爍的車燈,人流車流擁擠的晚高峰,尖銳的喇叭聲中,還伴著些人們的笑鬧聲。一切都交織在一塊。
大街上,馬路旁,都無一例外,穿梭著忙碌的人群,沒有一絲安寧。城市的燈光與喧鬧,仿佛妄想淹沒這夜、月與寥寥無幾的星辰。雖是中秋的夜,明月高懸,正散發(fā)著皎潔的光芒,可似乎沒人注意到,也沒有人想抬頭為今夜的月色駐足。
只有我,站在這繁華的都市內(nèi),一棵枝干粗壯的樹下,安安靜靜地,欣賞著這中秋的月色。
是今夜的月色還不夠令人為之動容、贊嘆嗎?還是人們實在太忙,連抬頭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呢?我在樹下,望著那輪月亮,暗暗沉思。
我記得,鄉(xiāng)下的中秋是與這里不大相同的,雖然這全世界,看的都是這一輪月。沉思著,沉思著,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小語兒,快過來!月亮出來啦,坐到外婆這兒來?!?/p>
“來啦,外婆!”
只見一個扎著兩根細細的小辮子的五六歲小女孩,手里小心翼翼地捧著個小木凳,蹦蹦跳跳地朝屋外院子里正坐著的老人跑去。中秋節(jié),剛吃過晚飯,月亮已經(jīng)顯露出來了,星星也一顆顆探出了腦袋。雖然才在屋內(nèi)吃飽飯,但外婆手里的炒花生和五仁大厚皮月餅,對小女孩來說依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正是中秋的夜晚,小女孩和外婆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緊緊地靠在一起,一起仰著頭,看著天空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那月亮的潔白月光,灑落在院子中,仿佛給院子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星星好像也抖了抖身子,把渾身的晶瑩都抖落到了人間。星星在天上“一閃一閃”的,而地上也是“亮晶晶”。
“小語兒,你可知道嫦娥和月亮的故事啊?”
“知道的,老師跟我們講過!”
“那小語兒講給外婆聽?!?/p>
“嗯,是這樣的,外婆你要仔細聽。從前……”
夜,漸漸深了,一老一少,背影一大一小,隱隱約約能聽到小女孩講故事的聲音,但聲音愈來愈小,小女孩講著講著,困了,倒在外婆身上,睡著了……
就在這時,樹下的我,恍惚間回了神兒,眼前還是那片繁華的景象,我,孤零零呆立在樹下。
沒錯,那個故事里自己把自己講睡著的小女孩就是小時候的我。那一年,我還小,在上幼兒園,常常和爸爸媽媽去鄉(xiāng)下看望我的外婆,那一次,正是中秋佳節(jié),我與外婆在院子中賞月,留下了這段美好的回憶。至于后來我是怎么知道我把自己講睡著的,是長大后外婆跟我講的。
不過也只是回憶了。
突然,悵然若失。
外婆還健在,不過,我已長大了,學業(yè)繁重了,根本沒有時間常常去找外婆,外婆也不愿到城里來。是,城里不但沒有安靜,也沒有中秋“那一輪月”,更沒有那兩個人的美好。城里的中秋是喧鬧的,早已失去了古人的雅致。是被人所遺忘的,沒有人愿意抬頭欣賞片刻。是形式化的,人們只不過是吃盒月餅而已。
“月亮升起,我在樹下?!敝星铮淘谖矣洃浿械拿篮?,賞月,古人遺留下的傳統(tǒng)。即使再忙,也請在中秋時抬起頭,仰望那一輪秋月,將城市的燈火與嘈雜拋之腦后。記住,那一刻,要仔細瞧,月亮在對我們微笑。
燈火與月光,交融在一起,眼前城市的中秋,與回憶中鄉(xiāng)村的中秋,似乎在我的面前,重疊在了一起……
理一理中秋過節(jié)的好心情
漸漸長大,便會一點點了解中國的節(jié)氣和節(jié)日蘊含了多么美好的期許和智慧。中秋人團圓,中秋節(jié)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贊嘆過她。賞月寄相思,我們把對自然的領(lǐng)悟和人文的情思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這是一種靈動的智慧。
中秋佳節(jié),收拾收拾心情,好好過節(jié),賞月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