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芳
從常州姑娘變成地地道道的溧陽人;從知青黨員成長為老年大學的優(yōu)秀班長。一路走來,于蘭英的人生平凡中透露著不平凡。特別是退休后,她在溧陽市老年大學牢記初心使命,熱心服務學員,以當好班長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精彩人生。
1969年1月,初中畢業(yè)年僅17歲的常州姑娘于蘭英來到溧陽某生產隊插隊落戶,以“知青”的身份開始了新的人生。從此,她在溧陽農村的土地上留下了奮斗的汗水和青春。在生產隊的知青屋里,她哭過、笑過、激情過、沮喪過;在生產隊的集體勞動中,她插秧、拉草、罱河泥,運肥、割稻、修水利,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艱苦的農村生活、繁重的體力勞動、紅色的鄉(xiāng)村文化活動磨煉了她的意志,增強了她的能力,也提升了她的品格。在大隊黨支部的親切關懷下,在老黨員的教育帶領下,于蘭英和村民們一道躬耕壟畝,修渠治水,戰(zhàn)天斗地,改造山河。數(shù)載付艱辛,磨礪鍛煉人。1973年,于蘭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被評為“江蘇省優(yōu)秀知青”。
1978年,知青大返城,于蘭英把溧陽當成自己的家,把他鄉(xiāng)當故鄉(xiāng),選擇留了下來。入黨以后,無論是在基層務農,還是擔任了領導職務,她都牢記共產黨員的職責,勤勤懇懇為黨工作,扎扎實實為民服務,時時處處發(fā)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002年,于蘭英離開了奉獻了大半生的工作崗位。退休以后怎么辦,于蘭英有自己的考慮,她報名進了溧陽市老年大學。因為擔任過領導職務,有一定的管理經(jīng)驗和組織能力,被學校聘任為所在班級的班長。誰知班長這副擔子,她一挑便是18年,而且還有了大批粉絲?,F(xiàn)在的旅游文化班是個有著106人的大班,其中很多學員都是于班長的粉絲。從電腦、老年保健、心理健康、旅游地理到旅游文化班,于蘭英到哪個班當班長,粉絲們就跟著她報哪個班。這其中不乏于蘭英的人格魅力,更因為從她身上,學員們感受到一名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情懷,感受到她對學校、對學員濃濃的愛。
十多年來,于蘭英把“無為”管理理念引入日常管理當中,讓學員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培養(yǎng)學員的主人翁意識,從而促進其自身素質的提高。“無為”治班,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在整個班級管理中,班長盡量減少對學員不必要的干預,遵循學員個人的學習規(guī)律,把該“為”的事情做好,不做無意義的事,從而真正把“無為”和“有為”完美結合起來。該班學員中有黨員31人,這些黨員學員經(jīng)過幾十年黨的教育和原單位的組織管理,自主管理能力強,習慣于統(tǒng)一號令、統(tǒng)一行動,他們具有關心集體、樂于奉獻、維持秩序、崇尚文明的熱情;他們能認真貫徹學校的辦學宗旨和各項規(guī)定,推動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建設。為此,于蘭英經(jīng)常和這些老黨員交流、溝通,不管誰遇到困難煩惱,她總是熱情伸出援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認真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及時向學校反映他們的建議。老黨員心情好了,積極性就高了,他們帶了頭,學員緊跟上,在大家的努力下,班級工作井井有條,充滿生機和活力。
于蘭英說,我班上的一屆屆學員從素不相識到成為同窗,再到好姐妹、好兄弟,這和我們積極開展班級集體活動,提升班級凝聚力密不可分。她所在的旅游文化班,不光是在黑板上講旅游、說文化,還開辟第二、三課堂,豐富學員知識。該班每學期都會組織一兩次外出旅游采風活動,讓學員在風景名勝區(qū)實地感受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近年來,該班著重在溧陽的美麗鄉(xiāng)村進行參觀旅游。南山竹海、七彩曹山、馬墊禮詩圩、北山神女湖等地,都留下了旅游文化班學員的足跡。除了配合教學、外出采風,該班的班會活動緊貼時政、豐富多彩,在全校也是首屈一指、領跑在前。如,2018年,組織召開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2019年4月,開展了書海揚帆讀書交流會;2019年9月,開展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詩歌朗誦會;2020年10月,舉行了向抗美援朝老兵楊士林致敬活動;2021年4月,又舉行了“回眸百年,向史而新”學黨史專題宣講報告會、慶祝建黨百年華誕詩歌朗誦會,等等。一系列弘揚正能量的班級集體活動凝聚了人心,鼓舞了信心,令學員們在老年大學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