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川,劉揚,徐會文,青軍
((1.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四川 成都 611731;2.際華3536 實業(yè)有限公司,四川 綿陽 621000)
服裝工藝模板是指在有機膠板上利用自動化切割設備按照需要的尺寸開槽,然后按照縫制流程和工藝將對應的部件進行組合而成的工藝模具。服裝模板技術融合了服裝版型工程、服裝加工工藝、數字CAD、數控切割等技術,可以用于縫制、熨燙、定位等部分工序中,在一些職業(yè)裝生產中甚至可以在大部分工序使用,可以降低員工的制作難度,在不依賴技術熟練程度的基礎上達到標準化的要求,從而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服裝模板按照服裝縫合的形式,可以分為部件模板與組合類模板,按照模板的工作屬性,可以分為縫制模板、定位模板與熨燙模板。
傳統(tǒng)服裝生產中一些較難和一些不穩(wěn)定的工序,常常依賴熟練工人的經驗和手動操作來對縫制的線跡、裁片定位和工藝的把握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保證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服裝工藝模板是通過機械原理來對服裝縫制工藝中線跡、定位和部分工藝的控制,從而代替需要人工長期進行練習才能熟悉的工藝技術,達到穩(wěn)定提高生產效率和制作質量。
1.1.1 服裝縫制的線跡控制
服裝模板主要通過模板的開槽來控制縫制線跡,開槽在裁片需要縫合線位置上,模板專用縫紉機的針板處有一個圓柱型的凸起,能夠控制機針在事先開好槽的軌跡上運行,從而提高縫紉的準確性。
1.1.2 服裝縫制的裁片定位
服裝縫制過程中,主要通過模板上貼粗糙的砂紙來夾持裁片,實現對裁片的固定避免縫合中的移動。通過在模板間增加海綿片來實現上下層間的松緊,同時在模板上畫出和裁片一樣的定位線,添加大頭針和擋板膠可省去裁片位置定位的工序節(jié)約工時。
1.1.3 服裝縫制的工藝控制
部分工藝,比如襯衣衣領的里外容,可以通過模板中間的泡沫片來有效控制。還有一些通過模板部件的配合可以實現工序的免燙(如開袋工藝)。
1.1.4 自動縫制
一些不斷重復的縫制步驟,可以通過把固定的程序指令載入模板專用全自動的縫紉機進行縫制。
模板設計制作流程為:模板設計—模板切割—模板組裝—模板試縫—模板改進優(yōu)化。
1.2.1 模板設計
使用服裝CAD 系統(tǒng)及工藝模板設計系統(tǒng),注意工序優(yōu)化以及模板細節(jié)、流暢度和精度的設計。
1.2.2 模板切割
保證切割精度與痕跡流暢。
1.2.3 模板組裝
根據工藝順序進行模板的合理粘合,保證粘合精度、簡化操作步驟。模板根據工藝要求加設墊層、防滑條、定位針、掛線板等輔助部件。
1.2.4 模板試縫
完成組裝后進行直接作業(yè),完成服裝模板的檢驗。
1.2.5 模板改進優(yōu)化
結合企業(yè)的具體縫制設備,改進和優(yōu)化模板,保證其精度以及方便性、實用性和高效性。
襯衣是服裝制服中重要的品類,其中翻領的襯衣制作中重要的工序,同時依賴熟練工人來穩(wěn)定質量。因此本實驗選取該工序進行實驗,目的是進行工序改善前后的效果分析。
2.1.1 制作材料
服裝工藝模板生產中常用的材料主要有亞克力板、PVC 板、布基膠帶和膠板,輔料有雙面膠、粗糙的砂紙、防滑條、大頭針和擋板膠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會有更多的新型材料運用到服裝工藝模板的制造中來。本次采用牛皮卡紙材料作為模擬實驗材料。
2.1.2 專業(yè)設備
(1)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本實驗采用布易計算機輔助版型設計系統(tǒng)(CAD)。
(2)模板切割設備:切割設備分為平板切割機和激光切割機,兩種設備的功能一致。激光切割機的切割速度和精度比平板切割機性能更好,但平板切割機不會產生激光開槽的氣味,而且成本相對較低。本次實驗使用富怡激光切割機。
(3)縫制設備:基于服裝工藝模板縫制設備通過改裝針板的普通縫紉機、半自動模板縫紉機、全自動模板縫紉機等,其中全自動模板縫紉機是全自動化作業(y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專業(yè)技能,可以有效解決人力問題,將是今后服裝生產的主流設備。本次實驗使用改裝針板的普通縫紉機,成本低,可在中小企業(yè)推廣。
2.2.1 模板的構件組成
按照用途和功能,服裝工藝模板構件可分為必須的基礎構件和起輔助作用的其他構件。
2.2.2 車縫工藝技術分析
(1)衣領款式圖
圖1 衣領款式圖
(2)工序操作方法
緝合翻領的程序是:首先將粘好襯的面層翻領和底層翻領正面相對,沿領凈樣線緝合,縫合時必須將底層領拉緊,面層略松,時其產生里外容,領角部位有里外容窩勢。同時按凈樣緝合,領轉角保持緝線清晰。操作示意圖見圖2。
圖2 操作示圖
(3)難點分析
在傳統(tǒng)縫制翻領的工藝中衣領的里外容是一個比較難操作的工藝,吃勢控制不好可能導致沒有里外容。衣領兩邊的吃勢量很難做到一樣,導致衣領不對稱,由于操作難度大用的工時也相對較長。
2.2.3 模板設計及制作
(1)襯衣翻領模板設計
如圖3 所示:
圖3 翻領模板設計
①A1 為下層模板,上面有開在凈樣線上的軌道槽寬度為0.3 cm,并設置有裁片定位線。
②A2 為中間一層模板,上面部分按照A1 軌道槽內邊緣切割,下邊部分流出1.5~2 cm,增加模板粘貼時的牢固度,a1位置的三角形用于粘貼泡沫片,控制翻領的里外容。
③A3 為上層模板,是在A1 的基礎上增加了a2 位置的三角形切割,大小和a1 一樣,為了保證模板的平服。
④A1、A3 上中央有相同地模板定位孔,防止模板在縫制過程中移動,還有如圖四個相同黑點,表示裁片定位孔。圖3 為結構圖。
(2)襯衣翻領模板構件組裝
襯衣翻領的構件有主夾件、槽件、連接件、定位件、防滑件、里外勻件、中間夾件。由表1 可知需要的材料有亞克力板、專用布基膠帶、雙面膠、大頭針、粗糙砂紙、泡沫片、較薄的亞克力板。
表1 服裝模板的構件組成
在開好槽(寬度0.3 cm)和定位孔的主夾件上(亞克力板),如上圖,在軌道槽兩邊和裁片中間位置粘上粗糙砂紙(圖中灰色部分)。在A2 的黑色三角部位粘上一定厚度的泡沫片,厚度可根據領面實際的吃勢而定。在A1 的背面白色小孔粘上模板定位扣。在A1 的背面黑色小點位置粘上裁片定位針(大頭針),高度不超過模板的總厚度,但能夠很好的定位裁片,在A3 之間為宜。最后用專用布基膠帶將三塊主夾件連接在一起(圖5,淺灰色部位為布基膠帶)。
圖4 襯衣翻領模板構件
圖5 模板結構圖
2.2.4 模板的使用
使用上述模板進行襯衣翻領的制作,方法如下:
(1)將領面粘襯;
(2)開模板上層和中間層,將領底正面朝上放入并使其與基準線對齊且定位針插如領底的對應位置;
(3)蓋上模板中間層,正面朝下放入已粘襯的領面,使其與基準線對齊且定位針插入領面的對應位置;
(4)蓋上模板上層,沿頂層開槽軌跡車縫翻領領面和領底;
(5)在領尖處打剪口,翻轉熨燙,保證領底不反吐。
分別用傳統(tǒng)工藝(A 組)和模板工藝(B 組)制作三組對照實驗比較所用工時和質量。質量比較的主要內容有線跡的對比、翻領的吃勢對稱度和整組的質量穩(wěn)定。
(1)實驗材料及工具:純棉的白坯布(摩擦力較大)、粘合襯、計時器、平縫機和縫紉相關材料和工具。
(2)實驗準備:準備6 個襯衣翻領裁片,分別標上A1、A2、A3、B1、B2、B3,并在領面里粘上襯,如圖6.
圖6 裁片準備
3.2.1 實驗方法
(1)分別將A 組和B 組進行縫制,在縫制過程中記錄縫制所用的時間。
(2)在領尖處打剪口,翻轉熨燙,保證領底不反吐。
(3)做整體質量對比和對稱性比較并做數據收集并分析
3.2.2 實驗數據及分析
(1)縫制工時比較
表2 工時比較
分析:
從表中明顯可以得出運用模板工時可以大幅度減少,如果采用專用模板縫紉機工時還將減少。
(2)制作質量對比
表3 制作質量
表3 制作質量
分析:
模板縫制組的整體質量更穩(wěn)定,控制效果好。
(4)對稱性比較
表4 對稱性比較
分析:
從表中可以得出模板組的里外容及對稱性好,相對更美觀,質量更優(yōu)異。
本論文分別從服裝工藝模板的定義、原理、作用、設計流程以及應用進行分析,并以襯衣翻領縫制工藝模板設計為例,制作模板并設計實驗,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在襯衣翻領縫制工藝中運用服裝模板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操作難度,對服裝質量的提升與生產效率提高有顯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