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榮,馬國華,于珊珊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遼寧沈陽 110032)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過量的脂肪攝入會導致機體增加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糖尿病的風險,嚴重威脅了公眾健康[1-2]。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由脂質代謝異常和脂肪過度堆積而引起的肝臟代謝紊亂性綜合征[3-4],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5],并且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威脅人民健康的最常見的三大肝病之一[6-7]。目前,NAFLD的發(fā)病機制并不是完全清楚,有學者提出的“二次打擊”學說已經得到普遍認同[8],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會引起肝部脂肪積聚,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及細胞持續(xù)損傷(一次打擊),進而誘發(fā)炎性細胞因子、線粒體功能障礙和氧化應激的相互作用,最終導致肝細胞損傷和脂肪性肝炎(二次打擊),并且已經證明了氧化應激、脂質在肝部過度貯積及炎癥反應等方面與NAFLD的發(fā)病密切相關[9-10]。研究表明,NAFLD若不及時干預,嚴重時會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然而目前尚缺乏明確的藥物治療手段。因此,尋找高效治療NAFLD病癥的藥物是全人類健康事業(yè)的共同挑戰(zhàn)。
天麻(Gastrodia elataBlume)又名赤箭、獨搖芝、離母等[11],為蘭科(Orchiidaceae)植物天麻的干燥塊莖,被《神農本草經》列于上品,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主要分布于四川、陜西、河南等地。我國傳統中醫(yī)認為天麻具有平肝熄風、鎮(zhèn)靜安眠的功效[12],并且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天麻具有強效的鎮(zhèn)靜、抗驚厥、改善血管微循環(huán)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13-17],因而天麻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此外,天麻還是重要的藥食兩用資源,已被我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CFDA)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名錄[18]。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有食用天麻的習慣,傳統食用方式主要是作為煲湯或蒸煮直接食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天麻為主要原料的高檔補益和保健產品已被廣泛研究和開發(fā)。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天麻保健品多種多樣,被CFDA批準的保健食品達30余個品種,主要有復方的保健品和營養(yǎng)液,其他劑型主要有膠囊劑、顆粒劑、片劑和散劑等[19]。此外,天麻加工食品主要有蜜餞片、咀嚼片和天麻果脯等,許多已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素、酚類、有機酸類、多糖類及甾體類等[20],但目前大多數對天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麻素及其苷類和酚類成分[21],對天麻多糖及其組分研究報道甚少。天麻中多糖含量豐富,占天麻中總成分的25%[22]。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天麻多糖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衰老、調節(jié)免疫功能、保肝及降血脂等重要的藥理作用[23-27]。然而,到目前為止并未見天麻多糖對高脂飲食誘導的NAFLD的改善研究。同時,由于NAFLD發(fā)病常會伴隨機體炎癥反應、氧化應激損傷和細胞凋亡加劇[28],因此本項研究建立在天麻多糖多種藥理作用的基礎上,以高脂飲食誘導的NAFLD模型為研究對象,研究天麻多糖對NAFLD小鼠炎癥反應、氧化應激損傷及細胞凋亡的調節(jié)作用,探索天麻多糖改善NAFLD癥狀的可能機制,同時評價天麻多糖的保肝效果,以期為開發(fā)治療NAFLD的新藥和保健產品提供理論依據。
SpectraMax M2型酶標儀 美國Molecular Devices;Mx3000P型 熒 光 定 量PCR儀 美 國Aligent公司;Fresco 21型微量離心機、NanoDrop 2000型核酸/蛋白定量儀 美國Thermo公司;BUCHI R300型旋轉蒸發(fā)儀、AOD-756PC型紫外分析儀、B-585型真空冷凍干燥機 瑞士步琪(Buchi)有限公司;Olympus BX-60型光學顯微鏡 日本Tokyo公司。
1.2.1 供試藥液的制備 稱取天麻樣品粉末藥材100.10 g,加入5倍體積的70%乙醇溶液,常溫條件下攪拌提取3 h,8000 r/min離心15 min。去除上清液,取沉淀,加入8倍體積的水,90 ℃水浴2 h,間歇攪拌,待冷卻后,于8000 r/min離心45 min。取上清液進行濃縮,濃縮液加入3倍體積的無水乙醇進行醇沉,靜置過夜,8000 r/min離心30 min,取沉淀并凍干,得到天麻多糖樣品,備用。采用劉濤等[29]方法,以葡萄糖為標準品通過苯酚-濃硫酸法于490 nm處測定吸光度值建立多糖標準曲線,利用回歸方程y=0.0037x+0.0471 (R2=0.9954)計算得天麻多糖的含量為86.4%。
1.2.2 分組及處理 所有實驗程序經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執(zhí)行。所有動物飼養(yǎng)在具備動物飼養(yǎng)標準許可的專業(yè)動物房內,在特定的無病原體條件下(控制溫度18~28 ℃,濕度30%~80%),每籠飼養(yǎng)4~5只,并飼喂標準實驗室食品且保證自由飲水喂食。
所有實驗小鼠適應性飼養(yǎng)7 d,隨機分為正常組(Normal)、脂肪肝模型組(Model)、天麻多糖低劑量組(50 mg/kg,GBP-L)、天麻多糖中劑量組(100 mg/kg,GBP-M)、天麻多糖高劑量組(200 mg/kg,GBP-H),每組12只[30-31]。除正常組小鼠給予標準飼料(玉米粉27%、麩皮19%、大米16%、豆餅16%、魚粉13%、鈣粉3%、骨粉3%、酵母粉2.3%、食鹽0.5%、復合維生素0.1%、微量元素0.1%)外,其余各組小鼠給予高脂飼料(10.0%豬油、20.0%蔗糖、10.0%蛋黃粉、0.5%膽酸鈉和59.5%常規(guī)飼料)飼養(yǎng)。同時,各給藥組小鼠以灌胃給藥的方式給予相應劑量的藥物(灌胃體積為0.1 mL/10 g),正常組及模型組小鼠均以相同的給藥方式給予0.9%生理鹽水,每 d給藥1次,連續(xù)10周。
末次給藥30 min后,稱取小鼠體質量,之后將所有小鼠脫頸椎處死,收集血液,4 ℃、4000 r/min離心10 min,分取血清,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方法測定生化指標。同時,迅速將收集的肝臟,脾臟及腎臟用生理鹽水沖洗,濾紙吸干,稱重,用于計算各臟器指數。并從每只小鼠肝左葉的相同部分切除一小塊肝組織,然后固定于1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用于病理學染色分析。剩下的肝臟樣本徹底洗凈后保存于-80 ℃,用于勻漿制備和蛋白質印跡分析[32]。
1.2.3 組織病理學檢查 將肝臟樣品用10%甲醛緩沖液固定24 h以上。用石蠟包埋后切片成5 μm厚的切片,常規(guī)H&E染料對肝組織進行染色并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通過Ridit分析法來分析肝細胞壞死程度[33]。
1.2.4 生化指標的檢測 依據生化試劑盒說明書測定血清中兩個重要的肝功能指標:ALT和AST;同時測定血清中脂質代謝水平,包括TC、TG、HDLC和LDL-C 四個生物活性指標。
使用商業(yè)試劑盒測定肝組織中氧化應激指標SOD、CAT和GSH,從-80 ℃取出肝臟樣本,并用冰冷的0.1 mol/L磷酸鹽緩沖液(pH7.4)進行勻漿,然后在4 ℃下離心10 min,利用上清測定SOD、CAT和GSH水平[34]。此外,勻漿液用于測定MDA含量。
微表處作為一種常見的養(yǎng)護維修技術,具備經濟、快速的優(yōu)點,一般用來修復裂縫與車轍等病害[1]。本文首先介紹纖維微表處中纖維的作用機理,對纖維微表處提出施工建議,并基于某高速實際路面養(yǎng)護維修技術進行應用研究,提高養(yǎng)護維修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增加路面的使用壽命。
1.2.5 實時熒光定量PCR測定肝臟中NF-κB, TNFα和IL-1β稱取小鼠肝組織50 mg,置于經過高壓滅菌的研缽中,加入液氮進行充分研磨;將研磨好的粉末分取放入1.5 mL離心管中,靜置5 min,加入1 mL的裂解液裂解1 min,再按照提取總RNA試劑盒提取組織中RNA;分取1 μL總RNA加入逆轉錄反應體系,合成cDNA模版,并以此為模版利用SYBR?Premix Ex Taq TM II試劑盒進行擴增。RT-PCR反應所使用的引物序列如表1,反應條件在95 ℃預變性30 s,95 ℃變性5 s,退火溫度為55 ℃、30 s,并進行40個循環(huán)。相對mRNA表達=2-△△Ct。
表1 引物序列Table 1 Sequence of the primes for RT-PCR amplification
1.2.6 免疫印跡分析 稱取部分肝組織,加入RIPA裂解液(1:10,m/v)對肝組織進行勻漿,離心,提取總蛋白。再利用BCA蛋白質測定試劑盒測量蛋白質濃度并統一至5 mg/mL。上樣量為20 μL,轉膜后用含有5%的脫脂奶粉封閉至少1 h。將膜于4 ℃下用一抗iNOS(1:3000),COX-2(1:2000),Bax(1:2000),Bcl-2(1:2000)和β-action(1:2000)孵育過夜[32]。然后,于二抗中在室溫下孵育1 h。使用ECL發(fā)光液檢測信號,條帶的強度通過光密度進行分析。
使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計,采用t檢驗對各組數據的差異性進行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所得數據以平均值±標準誤(Mean±SEM)表示。結果數據圖表用(GraphPad Prism 6.0(ISI?, USAISI?,USA)制作。
如表2所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小鼠體重顯著升高(P<0.01)。但是,經天麻多糖(GBP)治療后,各給藥組小鼠體重明顯減輕并趨于正常組,其中GBP-高劑量組極顯著(P<0.01)。同時,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小鼠的肝臟和脾臟指數均顯著升高(P<0.05)。然而,在經三個給藥治療組(50、100和200 mg/kg)改善治療后,雖然小鼠的肝臟和脾臟指數與模型組相比有一定程度地降低,但結果并不顯著。這些結果表明,天麻多糖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肝臟和脾臟具有保護作用。
表2 天麻多糖對小鼠體重及臟器指數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GBP on body weights and organ indices in mice
通過H&E染色對NAFLD模型肝臟組織切片進行分析檢查。如圖1和表3所示,正常組小鼠肝臟組織結構清晰、完整。肝細胞規(guī)則排列,細胞核形態(tài)無異常且位于細胞中央,胞漿完整均勻。然而模型組小鼠肝細胞有輕度水腫,輕度脂肪變性和少量炎性浸潤,細胞質內有大量的脂滴空泡現象,還有少數的細胞核消失,這些典型的病理特征證實了長期高脂誘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成功建立。經天麻多糖高、中、低三個劑量組治療的肝臟結構清晰,排列較為整齊,水腫和脂滴空泡現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時,結合表3的組織損傷等級評分和Ridit分析,結果均表明天麻多糖治療后顯著改善了肝臟病理學損傷,進一步證實了天麻多糖對NAFLD模型肝臟損傷的改善作用。
圖1 各組肝組織蘇木精-伊紅染色(H&E)切片Fig.1 Liver sections of each group after hematoxylin-eosin(H&E)staining
表3 肝臟的病理學改變及Ridit分析Table 3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 Ridit analysis
為評估天麻多糖(GBP)對NAFLD小鼠肝功能的影響,本研究檢測了血清中兩種重要肝損傷標志物酶(ALT和AST)的水平。如圖2A和B所示,與正常組相比,持續(xù)高脂飼料誘導后ALT和AST活力極顯著上升(P<0.01),這說明NAFLD模型小鼠肝部受損嚴重;與脂肪肝模型組相比,用天麻多糖(GBP)處理能顯著緩解這兩個指標的增加(P<0.05、P<0.01),表明天麻多糖(GBP)能有效改善高脂誘導的NAFLD模型肝功能損傷。同時,為考察NAFLD模型小鼠脂質代謝水平,本研究還測定了TG、TC、HDL-C和LDL-C的含量。由圖2C~F可知,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血清中TG、TC和LDL-C的含量均極顯著升高(P<0.01),而HDL-C含量則極顯著降低(P<0.01)。然而,與脂肪肝模型組相比,天麻多糖各劑量組(50、100和200 mg/kg)可顯著降低TG、TC和LDL-C的含量(P<0.05),同時顯著升高HDLC含量(P<0.05),并且天麻多糖高劑量組(200 mg/kg)具有更好的效果。
圖2 天麻多糖對小鼠血清中ALT、AST(A、B)和脂代謝指標TC、TG、HDL-C和LDL-C(C、D、E和F)的影響Fig.2 Effect of GBP on ALT, AST (A, B) and lipid metabolism indicators TC, TG, HDL-C and LDL-C (C, D, E and F) in serum
NAFLD模型肝組織中會發(fā)生氧化應激損傷,如圖3 A~D研究結果表明,高脂誘導的NAFLD模型會導致小鼠肝臟組織中GSH的消耗,降低SOD和CAT活性,并使MDA水平極顯著升高(P<0.01),而用天麻多糖(GBP)處理后,肝臟中SOD、CAT活性和GSH含量顯著升高(P<0.05),MDA水平則顯著降低(P<0.05)。
圖3 天麻多糖對小鼠肝臟中MDA水平和SOD、GSH、CAT活性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GBP on level of MDA and the activities of SOD, GSH, CAT in liver tissues of mice
另外,已經證明持續(xù)性高脂飲食誘導的NAFLD模型引發(fā)的肝毒性疾病中,線粒體功能和過氧化物酶體氧化不飽和脂肪過程中會引起活性氧(ROS)的過度激活,同時還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并與氧化磷酸化特定位點結合,加劇肝細胞中氧化應激損傷[9]。因此,本研究評估了天麻多糖(GBP)對幾種氧化應激和線粒體功能障礙標志物mRNA表達的影響,如圖4 A~D所示,與模型組相比,天麻多糖(GBP)預處理會顯著增加Nrf2、GPx1、GPx2和GRmRNA表達量(P<0.05)。這些數據表明,天麻多糖具有明顯的抗氧化應激損傷的作用。
圖4 天麻多糖對小鼠肝臟中Nrf2、GPx1、GPx2、GR mRNA表達量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GBP o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Nrf2, GPx1,GPx2 and GR in liver tissues of mice
為進一步證明天麻多糖(GBP)對脂肪沉積清除和改善能力的分子機制,對NAFLD模型小鼠脂肪肝相關信號分子的mRNA表達進行檢測。如圖5 A~E所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中PPARγ、SREBP1c、FAS、HMGCRmRNA表達水平極顯著升高(P<0.01),AMPKα2則極顯著降低(P<0.01)。相比之下,經天麻多糖(GBP)灌胃后,PPARγ、SREBP1c、FAS、HMGCRmRNA表達量則極顯著下調(P<0.01),并且AMPKα2基因表達顯著上調(P<0.05)。這表明,天麻多糖(GBP)通過調節(jié)多種與脂質積累相關的基因表達水平改善了脂質代謝水平,從而緩解了脂肪肝疾病。
圖5 天麻多糖對小鼠肝臟中AMPKα2、PPARγ、FAS、SREBP 1c和HMGCR mRNA表達量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GBP o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AMPKα2, PPARγ, FAS, SREBP 1c and HMGCR in liver tissues of mice
研究表明,NAFLD模型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及損傷,進而誘發(fā)炎癥因子表達。在目前的研究中,通過RT-PCR分析肝組織中促炎因子NF-κB、TNF-α和IL-1βmRNA的表達,結果發(fā)現高脂誘導的NAFLD模型會導致NF-κB、TNF-α和IL-1βmRNA表達極顯著升高(P<0.01),而通過GBP灌胃后則顯著(P<0.05)抑制NF-κB、TNF-α和IL-1β的過渡表達(圖6A、B和C)。重要的是,為進一步檢測天麻多糖對NAFLD模型的抗炎作用,本實驗采用Western-blotting來檢測肝組織中促炎因子iNOS和COX-2蛋白表達水平。如圖6 D~F所示,脂肪肝模型組小鼠肝臟中iNOS和COX-2蛋白表達極顯著升高(P<0.01)。然而,給予50 、 100和200 mg/kg劑量的天麻多糖可使肝組織中iNOS和COX-2的表達顯著降低(P<0.05)。這些研究結果說明,天麻多糖(GBP)的保肝作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與其抗炎作用有關。
圖6 天麻多糖對小鼠肝臟中NF-κB、TNF-α、IL-1β(A、B和C)mRNA表達和iNOS、COX-2(D、E和F)蛋白表達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GBP on NF-κB, TNF-α, IL-1β(A, B and C)mRNA expressions and iNOS, COX-2(D, E and F )protein expressions in liver
為進一步分析脂肪肝細胞變性和凋亡程度的影響,采用Western-blotting分析方法測定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表達。如圖7A~C所示,脂肪肝模型組肝臟中的Bax蛋白表達極顯著升高(P<0.01),天麻多糖給藥組中的Bax表達則顯著低于模型組(P<0.05),而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達則與Bax相反。這些數據表明,天麻多糖對NAFLD模型引起肝細胞凋亡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圖7 天麻多糖對Bax和Bcl-2蛋白表達的影響Fig.7 Effects of GBP 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Bax and Bcl-2
非酒精性脂肪肝?。∟AFLD)是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但又因其發(fā)病機制較復雜且尚未完全闡明,目前尚缺乏明確的藥物治療策略[35]。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者通過高脂飲食誘導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動物模型,具有成模率高、穩(wěn)定性好和死亡率低等優(yōu)點[36-36]。在本研究中,長期飼喂高脂飼料導致小鼠肥胖,肝脂肪變性和脂代謝異常,氧化應激損傷和線粒體功能障礙,并伴隨著炎癥因子分泌增加,炎癥因子通過刺激肝臟發(fā)生炎癥,引起肝細胞壞死和凋亡,在NAFLD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37-38],這些組織病理學特征類似于NAFLD患者的臨床表現。而天麻多糖作為天麻中重要的活性成分,藥理學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及保肝作用,但相關機制尚未闡明,因此,本文評估了天麻多糖對高脂誘導的NAFLD小鼠的保肝作用及其機制。在研究中,高脂飲食持續(xù)造模10周,結果表明高劑量天麻多糖能極顯著降低NAFLD小鼠的體重(P<0.01)。組織病理學顯示模型組小鼠肝細胞明顯變性和炎癥細胞明顯增多;肝小葉邊界不清楚,肝索結構紊亂,肝組織呈彌漫性并空泡和氣球狀,肝組織損傷明顯和肝細胞的凋亡數量加劇。經天麻多糖治療后能夠顯著降低凋亡細胞的數量和炎癥水平(P<0.05)。
NAFLD是一種與血脂異常密切相關的代謝紊亂性肝損傷病,而高脂血癥是脂肪肝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90%左右的高脂血癥患者患有脂肪肝[39]。因此血清TG、TC、HDL-C、LDL-C水平與脂肪肝密切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模型組小鼠的血清中AST、ALT活性及LDL-C、TG、TC含量與正常組相比極顯著增加(P<0.01),HDL-C含量極顯著降低(P<0.01),而天麻多糖則顯著改善了這種改變,表明天麻多糖對脂肪肝損傷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并有積極的降血脂作用,改善脂質代謝,保護肝細胞質膜。
此外,NAFLD的嚴重程度和氧化應激相關標志物在肝臟中的異常表達密切相關[40],這也是NAFLD的發(fā)病機制之一[41]。GPx是抗氧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肝組織中的活性最高,可以清除ROS和防止氧化應激性肝損傷。Nrf2可調節(jié)SOD、CAT、GPX、GR等多種抗氧化酶的表達,CAT、GPx與SOD是機體內重要的細胞保護酶,在細胞內協調工作,共同構建了細胞抗氧化防御系統,可防止細胞內活性氧升高。本文的結果顯示,天麻多糖預處理可有效地減緩肝組織中SOD、GSH和CAT活性的降低,并降低MDA的含量,同時調節(jié)Nrf2及其下游靶基因GPx、GRmRNA的表達,表明天麻多糖可能是通過上調Nrf2/GPx信號途徑改善氧化應激損傷、提高機體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氧化應激損傷對NAFLD的發(fā)生形成保護作用。
在以往的研究中發(fā)現,參與脂肪肝形成的大多數基因與PPAR信號通路相關,并參與到脂肪細胞分化[42]。脂聯素已被證明激活了幾乎所有主要類型的靶組織,包括骨骼肌、肝臟、和大腦中的AMPK基因家族等[43]。有研究表明,AMPKα2活化直接磷酸化SREBP-1c,從而抑制SREBP-1c前體的裂解和核移位,進而抑制SREBP-1c介導的脂肪生成[44-45]。SREBP-1c主要參與脂肪酸代謝和葡萄糖代謝。葡萄糖經糖酵解轉化為乙酰輔酶a,再轉化為丙二酰輔酶a。最后,在FAS的作用下,乙酰輔酶a和丙二酰輔酶a催化生成脂肪酸,脂肪酸經酯化合成甘油三酯,進而加速脂肪生成。膽固醇主要是由一系列以乙酰輔酶a為底物的酶反應在肝臟中合成的。HMGCR是合成反應中的限速酶[46]。本研究結果顯示,天麻多糖下調SREBP-1c,以及其下游靶基因FAS和HMGCR的RNA表達,通過抑制HMGCR達到降膽固醇的作用,表明天麻多糖可通過調節(jié)脂代謝水平改善NAFLD。
炎癥反應在NAFLD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核轉錄因子-κB(NF-κB)作為一種廣泛存在于機體各種細胞的誘導性核轉錄因子,當受到外界刺激時可被激活,進入細胞核參與炎性反應[47]。當NF-κB被激活后,可加強TNF-α和IL-1β等基因轉錄,致使其產生、釋放增加,最終使炎癥反應加劇[48]。目前,NFκB被認為是應激反應尤其是炎癥過程中關鍵性調控因子[49]。研究發(fā)現,作為重要的前炎癥基因的轉錄調控因子NF-κB,氧化應激、炎性反應、細胞凋亡與再生在肝組織中起著重要作用[50]。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發(fā)現,抑制NF-κB信號通路以改善肝細胞脂肪性炎性可能。反之,活化NF-κB亦可進一步加重脂肪性肝炎的形成。而TNF-α、IL-1β作為重要的促炎因子,在加劇慢性炎癥惡性循環(huán)的同時,對維持和延續(xù)炎癥反應起到重要作用[51-53]。在本研究中,通過RTPCR分析顯示,天麻多糖能顯著抑制NAFLD引起的炎癥細胞因子NF-κB、TNF-α和IL-1β的過度表達,這表明天麻多糖在高脂飲食誘導的脂肪肝毒性中具有潛在的抗炎作用。此外,免疫印跡(Westernblotting)分析結果還表明,天麻多糖預處理可有效抑制iNOS和COX-2的過度表達,這與上述研究結論相一致。
通常,細胞凋亡是平衡人體生理功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54-55]。因此,Western-blotting分析用于證實天麻多糖的抗凋亡作用。結果顯示,天麻多糖治療后脂肪肝組織中Bax蛋白水平明顯下降,而Bcl-2蛋白表達相對升高,以上數據表明,天麻多糖能明顯抑制高脂飲食引起NAFLD肝細胞凋亡。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清晰地表明,天麻多糖通過調節(jié)NF-κB介導的炎癥小體通路及降低TNFα和IL-1β促炎因子的表達水平來減輕炎癥損傷,并通過上調抗凋亡因子Bcl-2及抑制Bax蛋白表達水平來抑制肝細胞凋亡,同時上調Nrf2/GPx信號途徑緩解氧化應激損傷來保護和延緩高脂飲食引起的NAFLD癥狀,具有明顯的肝臟保護作用。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也為天麻多糖用于臨床上脂肪肝疾病的治療以及開發(fā)護肝保健藥物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