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艷紅
(大連市金州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1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擴張性減弱,血流量減少。當心臟負荷增加,從而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絞痛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常見的胸痛癥候群。該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發(fā)病快,反復發(fā)作的特點。病程中會出現短暫的胸痛、悶脹及上肢疼痛,嚴重時往往會導致患者立即停止活動并出汗,患者經常伴隨恐懼心理,反向加重了心絞痛的癥狀。心絞痛病因尚不明確,誘因主要為體力勞動、常年疲勞、情緒激動不適、飽餐腹脹、心動過速、吸煙、天氣影響等[1]。疼痛產生的原因是心肌內積累一定量的代謝產物,(類似激肽的多肽類物質和各種酸性物質),使心臟受到刺激,沿自主神經傳入纖維末梢,經1~5胸交感神經和相應的脊髓節(jié)段,傳至大腦皮質,產生疼痛的感覺。發(fā)病以中老年人為主,且以男性居多。目前臨床上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包括西醫(yī)治療和中醫(yī)治療兩種。大量的臨床經驗表明,在治療過程中采用護理干預能有效地提高療效。如患者心理狀況不佳,情緒紊亂或興奮可導致病情惡化,進而引起心絞痛。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采取綜合護理措施尤為重要[2-3]。本研究將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40例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數字表隨機法分二組。常規(guī)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實施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滿意度,探析了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40例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例數20例。其中試驗組年齡34~83歲,平均年齡(58.33±3.41)歲,男12例,女8例。常規(guī)組年齡34~80歲,平均年齡(58.12±3.21)歲,男13例,女7例。兩組一般資料統(tǒng)計(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實施綜合護理。①心理疏導:住院患者住院后,護士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醫(yī)院的治療環(huán)境,減輕或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告知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重要意義,并向患者介紹先進的疾病治療技術,了解現行治療策略。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密切觀察,發(fā)現患者有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時,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在此過程中,護士應不斷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和安慰患者,加強與患者的交流,進一步了解患者心聲,及時掌握患者實際需要,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依從性。幫助患者調整心態(tài),減輕精神心理壓力,逐漸改變其急躁易怒、爭強好勝的性格,保持心理平衡。②加強健康教育:在護理過程中,醫(yī)務人員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急性心絞痛的發(fā)病機制、護理要點、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等。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可通過播放錄像、發(fā)放健康手冊等方式,充實患者知識,引起患者注意,教患者如何自己觀察病情,指導家屬發(fā)現患者的異?;虿贿m,告訴患者有不適時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根據醫(yī)囑及時告知患者服藥作用和不良反應。關心患者生活生理,盡量解決住院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使患者有安全感,從而更加信任醫(yī)務人員。③加強病情監(jiān)測:護士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活指標的變化,定期做好檢查,正確引導患者進行有效的肌肉放松訓練,避免患者出現功能減退。迅速發(fā)現異常并及時通知醫(yī)師,協(xié)助醫(yī)師進行后續(xù)對癥治療。在此期間,如發(fā)生心絞痛應立即停止活動,就地休息,患者應盡量平躺或靜坐,這樣有利于身體恢復。避免參加競賽活動和屏氣用力運動,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的工作和長時間工作。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脈搏增快等發(fā)病前驅癥狀,應立即停止活動,報告醫(yī)務人員。及時測量血壓、心率,做心電圖,為判斷病情提供依據。患者應總結出針對自己的發(fā)病原因,從而控制好疾病誘因,可極大程度的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提高舒適感受,患者終身受益,也減少了醫(yī)療資源的壓力。④飲食指導:護士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告知患者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低熱量飲食,以免加重心臟負擔,有利于減少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縮短發(fā)作時間,對改善患者的病情有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也要告訴患者不要進食涼、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纖維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應該少食多餐。進食高纖維、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能夠保持大便通暢,排便過程中避免用力,減少心血管事件。確保飲食均衡,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有效防止便秘的出現。改變家中做飯的烹調方式,少油少鹽,少做勤做。如果患者平時飲食口味較重,可逐步減少辣椒、鹽、油、糖的攝入量,短時間內逐步適應。減少外食次數,控制速食,零食盡量避免。⑤運動干預:保證患者的作息規(guī)律,按時休息,因為良好的睡眠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體力疲勞,有助于維持血壓穩(wěn)定,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年齡,合理引導患者按自己的興趣進行床邊活動,如走路、打太極拳等,如果患者不適需要及時停止,必要時在監(jiān)測下進行運動耐量的探索,6 min步行試驗是運動科學有效的檢測方式。根據心絞痛嚴重程度分級,制訂合理的運動計劃,逐步提高患者運動耐量,減輕癥狀。建議進行有氧運動,運動時間將逐漸增加,形成規(guī)律,最大運動量以不引起心絞痛為宜。適當運動有利于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⑥戒煙限酒:吸煙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被動吸煙也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所以要戒煙,并避免接觸二手煙、三手煙。根據患者吸煙年限及數量,指導患者戒煙,也可在戒煙門診的幫助下逐步戒煙,必要時給予藥物干預。堅定患者的戒煙信念,深情講述吸煙的危害,幫助患者意志堅定的徹底戒煙,可以用身邊的例子打動患者,不要等到心肌梗死發(fā)生再戒煙。同時應指導飲酒患者限酒,如必須飲酒,則應該嚴格控制酒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與啤酒的量分別少于50 mL、100 mL、300 mL。在戒酒過程中,少外出參加聚會,減少應酬,規(guī)律飲食、生活是戒酒良方。⑦用藥指導:患者應遵醫(yī)囑服藥,不能擅自增減藥量,學會自我監(jiān)測藥物不良反應,并按醫(yī)師要求定時進行化驗檢測,保證用藥安全,保證各個重要臟器功能。硝酸酯類藥物在使用后可能出現面部潮紅、頭脹、頭痛、頭暈、心跳加速、心慌等不適,癥狀可隨藥物代謝而逐漸減輕直至緩解,向患者做好解釋,以消除患者顧慮。硝酸甘油應隨身攜帶,心絞痛發(fā)作時舌下含服(注意應輕輕嚼碎后舌下含服效果更好),可連服三片(每片5 min)。如果服用硝酸甘油后疼痛癥狀不緩解,或心絞痛發(fā)作比以往頻繁、程度加重、疼痛時間延長,應及時報告醫(yī)務人員,警惕心肌梗死發(fā)生。硝酸甘油存放于棕色瓶內并放于干燥易取處,以免潮解無效。開瓶后每6個月更換1次,以確保療效。⑧制度管理:為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改善治療質量,不斷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治療信心,護士自我提升與自我管理是重要的干預基礎。在工作中著重注意以下幾點:待人和善,愿意親近患者,主動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取得患者信任,從而促進依從性的進一步提高。了解患者的癖好及禁忌,掌握患者性格特點,愛好、專長,家庭情況及工作場所、關系。特別是家庭、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對解決心理問題特別有效。分析患者的思想顧慮、心理狀況等,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前瞻性的做好心理準備,防范不良事件。解釋工作要到位,講解問題或知識要有耐心,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盡早發(fā)現問題,解決不良事件,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狀態(tài),平靜的接受診治。語言行為要有藝術,講究方式,考慮方法,對患者尊重有理,經常性的關心安慰、體貼周到,鼓勵贊揚,對細微進步毫不吝嗇的表揚,使患者對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充滿信心。擅長處理應急事件,當患者遇到激動、生氣等意外時,要有策略的進行制止或疏導,做好必要的處置及診療,盡快平息不良事件。對病房進行有序管理,限制探視人員數量及探視時間。來往人員不要過多,時間不要過長,談論的事件盡量不要困擾到患者。保持病房安靜整潔,讓患者有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并方便患者休息。清潔人員工作時間段要固定,打掃過程快捷,減少噪聲及污染,盡量不叨擾患者。濕式清掃和無塵打掃作為推薦。打掃后開窗通風20 min,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建議醫(yī)務人員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對解決患者心理問題,及時監(jiān)測患者情緒變化極有好處。⑨科室建立微信公眾號,患者或家屬掃碼進群,可以及時發(fā)現異常,解決患者有關疾病方面的問題,使患者更有安全感。在群內及時發(fā)布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3.0軟件中,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分別以()、(n,%)進行描述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1 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 護理前兩組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比較,P>0.05;護理后兩組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均顯著升高,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試驗組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和表2。
表1 護理前后兩組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1 護理前后兩組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2 護理前后兩組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比較()
表2 護理前后兩組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比較()
2.2 滿意度 試驗組的滿意度比常規(guī)組高(P<0.05)。試驗組的滿意度是100.00%,而常規(guī)組的滿意度是70.00%。
在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是最常見的疾病,癥狀較輕的患者采取相關藥物可控制病情,癥狀重者甚至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診斷、早治療是治療的關鍵[4-5]。在心血管內科,心絞痛患者大多由于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情緒所致,心理及日常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研究表明[6-9],負性情緒如激動、恐懼、憤怒、緊張等,或機體在勞累不適(如劇烈體力活動)、過飽、氣候變化或寒冷等會誘發(fā)并加重心絞痛發(fā)作。由于血管擴張功能減弱,相應減少冠狀動脈供血,還可能導致患者死亡。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療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的依從性往往較差,對療效的提高不利,良好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0-12]。
綜合性護理干預是一種系統(tǒng)科學的護理模式,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要求醫(y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出適宜的護理方案。在動態(tài)把握病情的前提下,采取心理疏導、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等一系列干預措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13-17]。通過心理、生活、教育、藥物等護理干預,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臟腑、血管功能,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提高患者生存質量[6-7]。護士在工作中也要不斷提升自己,既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護士在觀察患者病情過程中有重要意義,是診療工作的哨兵,對危險預警要充滿熱情,積極開展工作,在崗位上盡職盡責,與患者亦師亦友,做好觀察、照護、精準實施治療的本職工作[18]。急性心絞痛的病因很多,根據臨床資料顯示[8],大多數與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況及心理狀態(tài)有關,因此,目前對急性心絞痛的治療應特別重視心理護理干預。精神上的焦慮不安和緊張會導致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此時患者體內的幾種茶酚胺會升高,導致患者心跳加速,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和心絞痛癥狀。幫助患者了解心絞痛的病因病理,從患者主觀能動性入手,提升治療感受,延緩疾病向加重方面發(fā)展,體現了醫(yī)療的整體性。以人為本的診療是治病的基本,患者終身受益。心理護理、環(huán)境保護、疾病觀察及健康教育等措施可緩解患者心理,調節(jié)身體內環(huán)境,可加快患者恢復的速度[19-20]。
本研究顯示,護理后兩組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均顯著降低,而其中試驗組心臟疾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心絞痛視覺模擬評分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試驗組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P<0.05。
綜上所述,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效果確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緩解心絞痛,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