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劇
(大連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大連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31)
臨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F(xiàn)階段眾多學者指出,機體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不會對肝臟造成直接損傷,而是與B型流感嗜血桿菌介導的免疫損傷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免疫反應在消除乙型肝炎病毒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以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細胞毒T細胞內(nèi)穿孔素、干擾素(IFN-γ)及白細胞介素10(IL-10)表達與病毒消除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為目的,對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展開了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我院收治的獲得臨床確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6例作為研究對象,定義為觀察組,包括男32例,女24例,年齡19~54歲,平均(29.8±9.2)歲,HBeAg陽性者29例,HBeAg陰性者27例。取同期健康體檢者56名作為研究對象,包括男29例,女27例,年齡18~56歲,平均(28.7±11.3)歲。兩組上述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病情符合診斷標準[2],且自愿參與研究,簽同意書。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要求。
1.2 方法 檢測所需儀器為我院現(xiàn)有的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BD Cytofix/Cytoperm試劑盒、Perfofin FITC(異硫氰酸)、CD8-藻紅蛋白(PE)、IFN-γ-FITC、IL-10-FITC及作同型對照的鼠抗人IgGγ1γ2-FITC/PE單克隆抗體,購自美國BD公司;Lightcycler熒光定量PCR分析儀,購自Roche公司,HBV-DNA核酸擴增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購自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結果在500拷貝/mL以下,可認為陰性[3]。采集受試者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液,選用一次性真空管收集,一份經(jīng)肝素抗凝,以淋巴細胞表面標記檢測,另外一管分離血清,展開HBV-DNA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受試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采用熒光定量PCR法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載量進行檢測,對病毒載量與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的關系進行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并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并實施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較對照組發(fā)生顯著降低(P<0.05);HBeAg陽性患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較HBeAg陰性患者發(fā)生顯著降低(P<0.05);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的表達水平與HBV DNA載量呈負相關(P<0.05)。見表1~表3。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受試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比較(%,)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受試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比較(%,)
表2 觀察組HBeAg陽性與陰性患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較(%,)
表2 觀察組HBeAg陽性與陰性患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較(%,)
表3 觀察組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與HBV DNA載量的關系()
表3 觀察組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與HBV DNA載量的關系()
注:a與DNA陰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與低拷貝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BV屬于非細胞毒性病毒的一種,感染該類病毒,雖然不會使肝細胞受到直接的損傷,但所發(fā)生的炎性反應,是由免疫介導誘發(fā)[4]。既往相關領域的研究顯示,在HBV感染發(fā)生的初期階段,多克隆、特異性細胞毒T淋巴細胞(CTL)反應也會隨之產(chǎn)生,在感染病變發(fā)生的慢性期階段,CTL反應程度相對低下,甚至完全沒有發(fā)生反應[5]。CTL發(fā)揮免疫效應的途徑相對較多,通過Fas/FasL介導的肝細胞凋亡進行誘導,或利用分泌IFN-γ、TNF的非細胞裂解途徑等[6]。不充分的CTL反應不但會使HBV的慢性期長時間存在,同時還可以促使非特異性T細胞對肝細胞所造成的損害。Perforin被稱為成孔蛋白、細胞溶素、C9相關蛋白,主要通過激活特異性細胞毒T淋巴細胞、成熟NK細胞進行表達,在吞噬細胞、星形細胞、骨髓前體細胞等細胞中也可出現(xiàn),具有膜穿孔能力,并可以形成巨大穿膜通道,因此獲得成孔蛋白[7]。
病毒在對人體造成感染后,機體內(nèi)肝臟消除病毒的途徑較多,主要是非溶細胞性、溶細胞性2種,多以非溶細胞性為主,通過各種細胞因子的作用[8]。不同臨床類型的乙型肝炎患者,其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有研究證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特異性CTL存在明顯的功能缺陷,產(chǎn)生Perforin、顆粒酶、IFN-γ能力降低,嚴重時會缺失,在重癥乙型肝炎患者體內(nèi),Perforin、顆粒酶的表達水平會發(fā)生顯著增高,與乙型肝炎病毒載量呈現(xiàn)明顯負相關[9-10]。乙型肝炎誘發(fā)的免疫反應多經(jīng)T細胞介導,輔助性T淋巴細胞分為Th1、Th2 2種主要亞群,其中Th1細胞分泌干擾素γ、白細胞介素2等細胞因子,對細胞免疫產(chǎn)生介導,Th2細胞主要分泌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10等細胞因子,會對B細胞增生產(chǎn)生刺激,介導體液免疫[11-12]。在HBV感染后,免疫機制包括天然免疫、適應性免疫,其中適應性免疫在慢性乙型感染患者中具有主導作用,特異性CD8+T淋巴細胞功能、狀態(tài)對慢性乙型肝炎的發(fā)展、轉(zhuǎn)歸等可產(chǎn)生顯著作用[13-14]。
HBeAg屬于一種免疫耐受因子,可促使Th2樣細胞因子分泌,使機體對HBeAg的免疫攻擊反應下調(diào),產(chǎn)生對HBV感染的免疫耐受性,無法消除病毒,從而導致HBV感染發(fā)生慢性化[15-17]。HBeAg陰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與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在分子病原學、發(fā)病機制、流行病學以及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HBeAg陰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水平與CD8+T細胞活性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18-20]。
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較對照組發(fā)生顯著降低;HBeAg陽性患者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較HBeAg陰性患者發(fā)生顯著降低;CD8+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的表達水平與HIV DNA載量呈負相關。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相似[21]。由此證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細胞毒T細胞內(nèi)Perforin、IFN-γ、IL-10表達水平會發(fā)生顯著減少,并且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長期存在有關,與病程遷延不愈存在密切聯(lián)系,在今后的臨床診斷和治療中,應給予足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