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山
2021年11月28日,童趣研究院成立了分級閱讀研究中心,致力于兒童分級閱讀領域的相關工作,這是兒童閱讀研究的新力量。分級閱讀是研究兒童閱讀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筆者對此談幾點想法。
我國分級閱讀的理論研究遠遠落后于分級出版的實踐。分級閱讀,也稱為階梯閱讀,是經(jīng)過漫長的閱讀實踐而逐漸形成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分級閱讀的出現(xiàn),是閱讀普及化、分眾化、精細化的必然要求,就像奶粉等食品,面向不同年齡、甚至不同地區(qū)的兒童進行細分,出版物也有細分的要求。我國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大量蒙童讀物,如《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現(xiàn)在有近30家兒童出版社,都是分級閱讀的產(chǎn)物?,F(xiàn)代以來,分級閱讀的理念更是深入教育研究工作者、出版研究工作者、出版人、兒童家長、相關管理工作者的心中。雖然分級閱讀理念早已形成,分級出版的實踐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是分級閱讀的理論體系在國外形成至今不過百年,我國至今仍沒有成熟的分級閱讀理論,理論研究滯后于出版的實踐。
我國分級閱讀研究落后于發(fā)達國家。中國是出版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也是關注分級閱讀最早的國家之一,比如朱熹讀書法說,小孩子先讀《童須知序》再讀《文學章句序》,成年人讀書也有階梯,“凡讀書,先讀《語》《孟》,然后觀史,則如明鑒在此,而妍丑不可逃”。中國是出版大國,也是閱讀大國,無論是從閱讀人口的數(shù)量,還是從出版物的數(shù)量,特別是黨和政府對閱讀的重視程度,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在分級閱讀實踐方面也有許多創(chuàng)新,理應在分級閱讀的研究領域取得與閱讀實踐相匹配的成果,可惜的是我們在理論研究方面還落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在分級閱讀研究中,國外的分級標準、分級方法,如“牛津樹”“藍思分類法”“A—Z分類法”等廣為閱讀研究人熟知與推崇。我們在分級閱讀領域雖然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尚沒有形成比較系統(tǒng)且得到國內外公認的方法與理論。因此,出版研究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分級閱讀研究的學者們責任重大,結合中國分級閱讀的實踐,總結出符合中國閱讀發(fā)展規(guī)律且有具有普遍意義的分級閱讀理論,是我們共同的努力方向。
凝聚各方力量集智攻關。鑒于分級閱讀研究落后于實踐、落后于國外的局面,有必要動員各方面研究力量,明確主要研究方向和重點任務,進行集中攻關。通過中國知網(wǎng)檢索發(fā)現(xiàn),2017年以來,關于分級閱讀的論文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研究的重點方向:一是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分級問題,二是兒童閱讀分級問題,此外還有漢語分級閱讀、網(wǎng)絡文學分級閱讀等。國外雖然有成年人分級閱讀的標準,比如澳大利亞把圖書分為不限制傳播、限制類別一、限制類別二和禁止傳播這四個類別,但總體看也是以指導兒童閱讀為主。有鑒于此,筆者認為,分級閱讀研究的重點方向應是兒童閱讀,兒童閱讀研究的重點是兒童一般圖書閱讀,或者說是課外書的閱讀。
要把制定一套分級閱讀的行業(yè)標準作為首要的目標。最近十多年來,我國兒童分級閱讀標準工作已經(jīng)有一定的積累,形成了包括企業(yè)標準、學術標準在內的幾套分級閱讀標準,首個面向特定年齡階段的行業(yè)標準也已經(jīng)編制完成,并送審,但是離形成比較完備的分級閱讀標準體系還有較大的差距。
應當加強閱讀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與分級閱讀相關的理論研究。要形成比較完備、得到廣泛認可的分級閱讀標準體系,其基礎是兒童閱讀的理論研究。閱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腦科學、認知學、神經(jīng)語言學等多學科,這需要從兒童生理、心智發(fā)育、兒童教育、中文學習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沒有深入的、全面的研究為支撐,分級閱讀標準的制定則缺少科學性。
必須堅持研究的公益性、專業(yè)性、科學性。分級閱讀研究的目的是指導兒童及家長的閱讀行為,培養(yǎng)兒童閱讀興趣,提高兒童閱讀能力,進而提升兒童的自我學習能力,為培養(yǎng)時代新人貢獻閱讀的力量,因此必須堅持研究的公益性、專業(yè)性、科學性,無論是企業(yè)智庫,還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其研究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都應當是服務兒童閱讀這個目標。
作者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