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妤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對低年級小學生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家長和教師必須加強溝通和交流。但現(xiàn)有的方式方法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改進溝通策略,使家校溝通及時有效。
一、小學低年級家校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一)家校溝通行為滯后
現(xiàn)如今,在家校溝通中存在溝通行為滯后的現(xiàn)象。雖然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認為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必須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小學生家長也認為多和教師溝通并參與到對學生的教育中才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然而,大部分學生家長只有學生成績下降或者教育方面出現(xiàn)問題時才會找教師溝通交流。在生活中,部分家長認為日常陪伴就是有效溝通,但是陪伴并不等同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家長也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沒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狀態(tài),最終使得家校溝通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無法及時糾正學生學習以及成長方面的問題。
(二)電子溝通方式容易導致誤會
目前,家校溝通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家訪,打電話以及微信的形式。這些溝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溝通效果較差的問題。平時學生家長以及班主任的工作都比較忙,拿不出太多時間進行溝通交流,班主任的家訪頻率也不可太過頻繁。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存在的問題,很多情況下都無法三言兩語可以溝通清楚的,電話溝通也受到時間以及地點的限制。更主要的是,這種溝通方式,雙方看不清對方的表情,也不知道說話的語氣,很容易產(chǎn)生誤會。這就導致溝通產(chǎn)生誤會,導致隔閡,日久后甚至產(chǎn)生對抗。
(三)電子溝通不能了解環(huán)境
學生在學校學習中,有不如意的地方。多數(shù)老師與家長溝通,談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改正的辦法。但很少身臨其境地到學生家里去了解情況。有的是家庭環(huán)境出現(xiàn)問題;有的是家里老人溺愛后輩;有的是父母經(jīng)常參與“搬磚”等活動;有的父母雙方對待孩子的方式對立;等等。這些可能是導致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直接原因。如果不親自到家中溝通,很難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電子溝通雖然方便,但是也有溝通死角。
二、小學低年級家校溝通策略改進
傳統(tǒng)的家校溝通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的潮流,現(xiàn)在的電子溝通也存在著缺陷。因此,教師要對家校溝通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改進和創(chuàng)新,從以往單一的成績溝通延伸到小學生的生活以及心理狀態(tài)方面。
(一)構(gòu)建線上咨詢室
小學低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升上來,往往會存在與小學生活不適應的習慣。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微信群的作用,在群里通知班級信息,對學生的進步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fā)學生成就感。對于學生的問題,班主任除了對家長私發(fā)信息告知以外,還可以在微信群的基礎上,構(gòu)建線上咨詢辦公室。為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創(chuàng)建一個平臺。家長可以在線上咨詢辦公室就小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各科學習成績,與學科教師共同探討教育的方式方法,制定解決策略。
(二)舉辦小型家長會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家長會是家校溝通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但是小型家長會許多老師很少舉行。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辦小型家長會,和家長溝通,交流教育方法。比如,寫字潦草的學生,單獨召集在一起,開家長會,一起研討提高孩子寫字能力,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等對策。再比如,開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家長會。為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制定發(fā)展計劃,并定期舉行匯報交流等。這樣的家長會,針對性強,效率高,效果好。
(三)舉辦家長開放日
在小學低年級家校溝通中,學校可以設置家長開放日,建立溝通交流平臺,為家長提供相關(guān)建議的良好環(huán)境。在開放日,促進教師和學生以及家長近距離溝通和交流,以此幫助學生,家長,教師之間的深入了解,拉近距離。在此基礎上,家長能夠?qū)W生在學校的生活有所了解,同時也能了解班級中具體的科目安排,從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遇到問題能夠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和交流,促進家校溝通。
例如:在進行德育教育時,班主任可以讓家長進入課堂,家長親身感受學生所學的內(nèi)容以及教師教學的過程。在這種方式下,家長會對新課標有深刻的認識,熟悉學生所學內(nèi)容,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并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學生做榜樣。久而久之,學校和家庭都能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共同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通過家長開放日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校和家長緊跟時代步伐,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和班主任及時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家校溝通。
(四)設計家校聯(lián)系冊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特別希望能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表揚,于是積極表現(xiàn)自己。事實上,小學生是希望教師能把自己的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告知同學和家長,從而獲得榮譽感。正因如此,班主任就可以在平時多和家長溝通交流,設計家校聯(lián)系冊,將學生在學校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上面,并在聯(lián)系冊上加上教師的贊美和鼓勵,讓家長看到學生的成長。同時班主任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等生活照片,一對一發(fā)給學生家長。通過練習冊和學生照片,家長不僅對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有所了解,而且因為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成長感到欣慰和喜悅,學生的照片也給學生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班主任和學生以及家長拉近關(guān)系。同時,小學低年級學生家長也隨時在聯(lián)系冊留言,向班主任反饋學生在家時的學習以及生活狀態(tài),通過聯(lián)系冊加強和班主任的溝通。家長能隨時了解教師布置的作業(yè),班主任能隨時了解學生學習和心理狀態(tài),共同幫助低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家校溝通作為小學低年級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在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成長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低年級教師要在平時利用咨詢辦公室、家長會、聯(lián)系冊以及家長開放日等多種途徑,促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guān)系,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高風學,郭媛媛.心理溝通對話賦能——教師心理調(diào)適及家校溝通[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2):99.
[2]李奇梅.同心同德,架建家校溝通的橋梁——淺議家校溝通的策略及技巧[J].讀寫算,2020(21):112-113.
[3]王莉莉.小學低年級家校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家長,2019(23):70-72.
[4]王繼平.淺談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7(14):227-228.
(作者單位: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光后中心小學,廣東 ? 中山 ? 52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