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要:小學屬于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自制力較差,且較為活潑,導致語文課堂常出現說話、嬉鬧等現象。這也是學生的天性,但是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會影響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從而降低學習的效率。因為學生一般都會注意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改變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學習;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關注點都在如何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從而將知識模板化進行教學,卻不能在教學的同時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開始更深一步學習語文,在“看圖寫話”、“閱讀”等方面的學習還處于認識階段。如果教師以學生學會教材有關知識點、提高語文成績?yōu)槟康?,而忽視學生對寫作、閱讀等方面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這是不被現階段教學所提倡的,而且不利于學生今后語文學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本文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進行淺談。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
(一)、課堂教學設置合理教學情景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需要將死板的教材知識靈活地展現在學生腦海中,因此,教師合理設置教學情景,能夠讓學生在腦海中構成一定的畫面,從而便于對有關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學生感到學習是一個輕松愉悅的過程,也就能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比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時,這樣設置教學情景:“哎呀,一到秋天,不僅紅色的楓葉,滿地落葉的美麗秋景,還有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那么,在生活中,大家能說說都有哪些景色代表著秋天已經向我們走來?”讓三四個學生發(fā)言,然后讓其他學生想象同學所描述的畫面。隨后老師對學生說:“有這樣一位畫家,在他的畫筆下有一幅美麗的圖畫,這就是《秋天的圖畫》,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畫家筆中秋天的景色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情景導入,可以讓學生在進行教學學習之前,就能在腦海中產生秋天的畫面感,也就容易進行課文內容的學習,從而喜歡語文課堂。
(二)、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
對于小學生而言,課堂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效果,而且影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態(tài)度。因為小學對語文的知識儲備并不多,如果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安排得跨度較大,沒有銜接,這會使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上課得節(jié)奏,也就容易使學生感到語文學習困難,逐漸討厭語文課堂。所以,語文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在新的教學內容展開講解之前,都帶領學生復習一下之前學過的內容,然后再引出新課里面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之后,再進行重點、難點的教學,如此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至關重要。這里仍然以《秋天的圖畫》為例,教師在第一節(jié)課中,要帶領學生預習這篇課文,并找出描寫秋天景色的詞語,然后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生字、詞語。那么,在第二節(jié)課的時候,語文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內容中多加一個“復習導入”的環(huán)節(jié):“在前面的一節(jié)課中,我?guī)ьI大家學習了與秋天景色有關的詞語,那么現在進行‘你比我猜’的游戲,看大家是否還記得住上節(jié)課所教詞語(老師在講臺用動作對詞語進行比劃,讓學生猜)”在教師的復習導入之后,再進行本節(jié)課文內容的詳細講解,避免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壓力,這是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的關鍵。
(三)、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
由于小學生思想活躍,總是喜歡新鮮事物,所以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來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式,在課堂中,要根據所教內容設置課堂教學形式,讓形式多樣化,如此,學生才不會感覺到語文教師授課方式枯燥乏味,并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課文之前,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宇航員在太空生活與在地球上生活的不同,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有關宇航員在太空生活的新聞報道,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所在。當然,除了上課期間,教師借用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音樂來活躍課堂氣氛之外,還可以根據有關教材內容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表演小話劇,或者設置必要的課堂游戲等。這種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既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也可以使小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的目的。
總結:小學是孩子學習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不僅需要讓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還需要讓小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避免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極為關鍵的。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在學生一開始接觸看圖寫話、閱讀等內容上做好興趣培養(yǎng)的工作,讓學生從心理上畏懼寫作和閱讀等方面的語文學習,教師要通過自己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小學生,從而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語文課堂,才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星.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文學教育(上).2021(03).
[2]賴李真.指向語文要素的小學語文“自然化”教學構建[J].語文建設.2020(14).
[3]許春霞.部編本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5).
[4]汪靜東.聚焦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小古文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21(11).
[5]張忠文.探究語言藝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漢字文化.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