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學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繼學診所,山西 運城 044000)
胃潰瘍發(fā)病人群廣泛,無特定的患病人群,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并且發(fā)病較為突然,會帶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不利的影響。胃潰瘍患病所涉及的因素較多,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幽門螺桿菌。并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變化,因為食物所導致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如果不及時加以治療,那么將會加重病情,患者一定機率會出現(xiàn)胃部穿孔、大出血、梗阻等危險情況[1],嚴重時甚至會出現(xiàn)癌變,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能夠及時治療患者的不良癥狀,緩解患者的痛苦,需要針對性地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幫助患者快速康復。過往的研究表明[2],胃潰瘍的臨床治療中常采用奧美拉唑、莫西沙星聯(lián)合治療的方式,雖然能夠緩解患者的病情,但是無法起到對于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作用,在使用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本研究選取2020 年1月至2021 年6 月在我所收治的100 例胃潰瘍患者,旨在對比分析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用于臨床分組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我所收治的100 例胃潰瘍患者,隨機數(shù)字法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 例。對照組中,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齡22-57 歲,平均(39.24±3.69)歲;觀察組中,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年齡25-63 歲,平均(41.65±3.10)歲。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18 歲<年齡<70 歲;②癥狀表現(xiàn)為腹部疼痛、腹脹等胃腸道不適,在我們當?shù)厝揍t(yī)院進行相關檢查,符合診斷標準被確診為胃潰瘍;③潰瘍直徑需要 6~20 mm 之間,潰瘍數(shù)目≤2 個;④進行治療前3 個月內(nèi),未服用過影響檢查和治療的藥物,如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等;以及對所用藥物過敏者或過敏體質者;⑤無精神類疾?。虎逕o其他嚴重慢性疾病、腫瘤等。
在患者接受治療后,要及時向患者科普胃潰瘍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方式等,并詢問患者日常的飲食習慣,叮囑患者治療前、治療后、恢復期均需要嚴格戒煙戒酒,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介紹術后復發(fā)的危險。
在治療前2 周,先讓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膠囊早晚各一次,每次4 粒;口服克拉霉素膠囊早晚各一次,每次1 粒;口服枸櫞酸鉍鉀片早晚各一次,每次2 片;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早晚各一次,每次1 粒。
對照組采取奧美拉唑治療。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讓患者每日早晚加服奧美拉唑腸溶片,每次1 粒;口服鋁碳酸鎂片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 片。治療8 周,共2 個療程。
觀察組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療。區(qū)別于對照組,改為口服埃索美拉唑腸溶片早晚各一次,每次2 片;口服鋁碳酸鎂片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 片。治療8 周,共2 個療程。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視覺模擬評分、胃腸道癥狀改善,以及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將本組數(shù)據(jù)代入SPSS 21.0 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對比(n,%)
與實施前相比,兩組的視覺模擬評分得到改善,并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更明顯,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視覺模擬評分對比(±s)分
表2 視覺模擬評分對比(±s)分
組別 視覺模擬評分 t P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20±0.85 1.21±0.63 26.667 <0.05對照組 5.41±0.78 2.97±0.42 23.521 <0.05 t 1.287 16.436 - -P>0.05 <0.05 - -
與實施前相比,兩組的胃腸道癥狀均得到改善,并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更明顯,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明顯(P<0.05)。具體見表3。
表3 胃腸道癥狀改善情況對比(n,%)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4。
表4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4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 50 86.32±2.85對照組 50 72.09±2.43 t-38.214 P-<0.05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5。
表5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胃潰瘍是一種疼痛感較為強烈,需要及時規(guī)范治療防止病情惡化的疾病。近年來,由于人們的飲食習慣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因此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胃潰瘍這類容易由食物引發(fā)的疾病,帶給人們正常生活巨大的影響。胃潰瘍的特征在于疼痛感強、復發(fā)率高、治愈難度大,若治療不及時,那么患者容易發(fā)生胃部穿孔、胃部出血的疾病,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從胃潰瘍的發(fā)病原因來看,多是由于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同時也與胃酸過高、胃黏膜保護作用降低有關。其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胃潰瘍常以藥物治療為主[3],即使用抑酸劑聯(lián)合抗菌藥物的形式,緩解患者的病情,并對潰瘍的惡化起到抑制作用,減少潰瘍的復發(fā)率,有利于患者盡快康復。當下最常使用的藥物療法為三聯(lián)療法[4],所使用的藥物多為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其中,奧美拉唑能夠有效抑制患者的胃酸過高情況,藥物作用時間長,但是服藥后起效較慢。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也是一種弱堿性藥物,能夠作用于患者的胃壁細胞,從而起到抑制胃壁細胞泌酸的作用,減少患者的胃酸分泌,從而緩解胃潰瘍的癥狀,促進潰瘍愈合。但是,奧美拉唑的肝臟首過效應較大,因此單獨服用容易引發(fā)并發(fā)癥,存在用藥局限性。不過,奧美拉唑與其他藥物的沖突較小,可以通過藥物聯(lián)合使用的方式進行用藥。
有研究指出[5],區(qū)別于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對于胃酸分泌的抑制效果更好,能夠有效抑制夜間酸效應,緩解胃酸過高的癥狀,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減少患者思想壓力與費用。過往的研究也顯示[6-7],埃索美拉唑能夠增加潰瘍的完全愈合率,減少潰瘍面積,縮短治療周期。同時,從埃索美拉唑鎂的使用效果來看,其藥物經(jīng)濟性更高[8]。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并且視覺模擬評分、胃腸道癥狀等得到更明顯的改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由此可見,相比于使用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埃索美拉唑能夠更好、更明顯地提高胃潰瘍患者的治療效果,幫助緩解患者的疼痛情況,減少胃酸分泌,抑制病情的惡化。同時,也能有效減少失眠、嘔吐、夜間酸突破等不良情況發(fā)生率,并且藥物的安全性也更高,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