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鳳,陳偉偉,王小靜,馬娟文
(蘭州市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宮頸癌是一種起源于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在全世界女性惡性腫瘤中占據第3 位[1-2]。研究發(fā)現[3-4],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續(xù)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誘因。本研究通過對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148 例宮頸癌患者進行 HPV 檢測,探討HPV 持續(xù)感染的危險因素,為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提供科學依據。
選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宮頸癌患者148 例。納入標準:①年齡27~71 歲;②均行宮頸活檢采集組織標本,且經病理學檢查和宮頸TCT 檢查診斷為宮頸癌患者;③均進行HPV 基因型篩查;④簽訂知情同意書者。其中,將HPV 基因型檢測陽性者作為研究組,HPV 基因型檢測陰性者作為對照組。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②生殖系統先天性缺陷、畸形或有全子宮切除手術史;③合并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系統疾病者或精神疾病者;④臨床資料不全者。
1.2.1 宮頸細胞取樣
將患者的宮頸分泌黏液拭去后采用細胞采集刷于宮頸口1.0~1.5cm 移行帶區(qū)順時針旋轉3~5 圈,將采集的細胞放入裝有固定液的保存管中,密封后送檢。
1.2.2 宮頸脫落細胞HPV -DNA 分型檢測
吸取經過充分震蕩搖勻的1mL 樣本,12000 rpm/min,離心10min。棄去上清后加1 mL 0.9%的生理鹽水混勻,12000 rpm/min,離心10min,棄上清。沉淀中核酸提取液100 μL 充分混勻,100℃水浴10 min,12000 rpm/min,離心10min,取上清 4 μL 進行PCR 反應。PCR 反應條件如下:預變性(94℃,2 min),變性 (94℃,2 min),退火(93℃,10 s),延伸 (62℃,31 s),共40 個循環(huán)。結果判定按照高危型 HPV 核酸分型測定試劑盒(熒光 PCR 法)說明書嚴格執(zhí)行。
1.2.3 填寫調查問卷表
對來我院經過病理學檢查和宮頸TCT 檢查確診為宮頸癌的148 例患者,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完成《宮頸癌相關危險因素調查表》的填寫,本研究采用調查者與宮頸癌患者一對一、面對面訪談式的問卷調查法以保證患者的個人隱私及問卷結果的真實性?!秾m頸癌相關危險因素調查表》的基本內容如下:(1) 患者的婚姻狀況 (①未婚,②初婚,③再婚,④離異,⑤喪偶);(2) 患者的職業(yè)(①待業(yè)/退休,②家務勞動,③農民,④工人,⑤商業(yè)服務人員,⑥公司職員,⑦公務員/ 干部,⑧教師/科教人員,⑨家政服務,⑩個體經營/私營);(3)患者的文化程度( ①文盲/ 半文盲,②小學,③初中,④高中/中專/職高,⑤大專,⑥本科,⑦碩士及以上);(4) 患者的家庭收入(①<1 萬元/年,②1~5 萬元/年,③5~10 萬元/年,④>10 萬元/年);(5) 患者的吸煙史(①不,從不吸煙,②是,僅以前吸煙,③是,目前吸煙);(6) 患者是否有被動吸煙史(①有,②無);(7) 飲酒史( ①不,從不飲酒,②是,偶爾飲酒,③是,經常飲酒);(8) 患者的初潮年齡( ①11~14 歲,②15~19歲,③≥20 歲);(9) 患者的初次性生活年齡( ①15~19 歲,②20~24 歲,③≥25 歲);(10) 患者的性伴侶數( ①1 人,②≥2 人);(11) 配偶是否與其他女性有過性關系(①是,②否);(12) 患者的性生活習慣(①雙方性生活之前均清洗,②不規(guī)則清洗,③雙方性生活之前均無清洗);(13) 患者目前的避孕方式( ①未避孕,②安全期,③體外排精,④避孕藥,⑤避孕套,⑥宮內節(jié)育環(huán),⑦其他);(14) 患者使用避孕套的時間 ( ①<1 年,②1~5 年,③6~9 年,④≥10 年);(15) 患 者使用避孕藥的時間( ①<1 年,②1~5 年,③6~9 年,④≥10年);(16) 患者受孕史(①是,②否);(17) 患者的第一次分娩年齡(①17~24 歲,②≥25 年);(18) 患者目前的懷孕情況(①孕1,②≥孕2);(19) 患者是否絕經( ①是,②否);(20) 患者的婦科癥狀表現(①外陰瘙癢,②白帶異常,③白帶異味,④其他);(21) 患者是否有宮頸癌家族史(①有,②無);(22) 配偶的疾病史(①前列腺疾患,②鼻咽癌,③不清楚);(23) 患者的婦科疾病史(①子宮肌瘤,②卵巢囊腫,③卵巢癌,④產褥感染,⑤手術宮頸損傷);(24) 子宮是否做過治療(①否,②電灼,③激光,④冷凍,⑤Leep 刀電凝)。
采用 SPSS 21.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采用 χ2檢驗和Logistics 回歸模型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OR>1 為危險因素,OR<1 為保護因素。
HPV 基因型檢測結果顯示: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148 例宮頸癌患者中,HPV 檢測結果陽性的病例為74 例,出現 的 基 因 型 分 別 為68 型、66 型、61 型、59 型、58 型、55 型、53 型、52 型、45 型、40 型、33 型、31 型、18 型 和16 型。單 一感染HPV 62 例 (83.8%),依次為16 型33 例(44.6%),58 型9例(12.2%),18 型7 例(9.5%),52 型和31 型各4 例(各5.4%),55 型和33 型各2 例(各2.7%),66 型 1 例(1.4%);混合感染12 例(16.2%),其中高危型多重感染4 例 (33.3%),高危型和低危型混合感染8 例(66.7%)。
通過對《宮頸癌相關危險因素調查表》中設計的24 個調查因素進行χ2檢驗分析,結果發(fā)現,與患者的職業(yè)、文化程度、收入、被動吸煙、性伴侶數、性生活習慣、避孕方式、目前的懷孕情況和婦科疾病是HPV 檢測陽性的宮頸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宮頸癌HPV 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n/%)
將上述χ2檢驗檢測所得的P<0.05 的指標:患者的職業(yè)、患者的文化程度、患者的收入、患者的被動吸煙史、患者的性伴侶數、患者的性生活習慣、患者的避孕方式、患者目前的懷孕情況和患者的婦科疾病史等9 個危險因素作為自變量,HPV 感染作為因變量進行二分類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患者的伴伴侶數、性生活習慣、避孕方式和婦科疾病這 4個因素是 HPV 檢測陽性宮頸癌患者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宮頸癌HPV 感染的相關因素的 Logistic 回歸分析
續(xù)表1
宮頸癌是由于癌基因被激活、病變自低度向高度進展而最終惡化形成的一類鱗狀上皮內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惡性腫瘤[5]。有研究發(fā)現[6],持續(xù)的HPV 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病的主要誘因,并已經證實HPV 感染率與病變程度呈正相關性。HPV 是一種具有種屬特異性為的雙鏈閉環(huán)球形DNA 病毒,目前在120 種被確認HPV 的基因型中,與生殖道感染、內皮病變密切相關的HPV 基因型達到30 多種,并將這30 多種HPV 基因型根據與疾病的關系又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國際癌癥組織研究證明[7],中國宮頸癌患者以HPV16、18、31、52、58 基因型最為常見。我國相關研究發(fā)現,與宮頸癌密切相關的HPV 基因型HPV16、18、58、31、45 等[8-9],并且其宮頸癌HPV 的感染性存在明顯的地區(qū)差異性[10]。本研究對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148 例宮頸癌患者進行了HPV 篩查,其檢測結果陽性的病例為74 例,出現的HPV 基因型分別為HPV68、66、61、59、58、55、53、52、45、40、33、31、18 和16,其中以HPV16、58、18、52 和31 為主,本研究結果與國際癌癥組織研究的文獻報道是一致的,與有些文獻研究存在一定的差異,再次說明宮頸癌HPV 的感染性存在區(qū)域差異。
雖然已經明確HPV 感染與宮頸癌的發(fā)生是密切相關的。但是,在HPV 引發(fā)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需要許多其他因素協同[11-12]。有研究報道,HPV 感染率與首次性生活年齡小、多個性伴侶、人工流產及孕次等有相關性,并證實這些危險因素也存在地區(qū)差異。本研究宮頸癌HPV 感染相關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發(fā)現,患者的職業(yè)、文化程度、收入、被動吸煙、性伴侶數、性生活習慣、避孕方式、目前的懷孕情況和婦科疾病是HPV 檢測陽性的宮頸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宮頸癌HPV感染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進一步發(fā)現,患者的性伴侶數、性生活習慣、避孕方式和婦科疾病這 4 個因素是HPV 檢測陽性宮頸癌患者的危險因素,與有些文獻研究報道略有差異。
綜上所述,性伴侶數、性生活習慣、避孕方式和婦科疾病有可能是HPV 感染發(fā)生并持續(xù)存在的關鍵危險因素,也有可能是造成宮頸癌患者生殖器局部免疫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宮頸癌患者生殖器局部免疫力低下又進一步極大地減弱了機體對HPV 病毒感染的抗感染能力,使HPV 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因此,倡導健康的性生活方式,減少性伴侶數,盡量避免或遠離HPV 感染相關危險因素是減少宮頸癌發(fā)生的關鍵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