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221116) 劉娜娜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實驗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觀察物理實驗,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喜歡物理,熱愛科學。學生在課堂上汲取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再通過自己動手實驗,能夠加深印象,對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有個充分的理解,在實驗中,發(fā)現問題,鍛煉自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小孔成像的實驗,知道小孔成像與小孔形狀無關。知道像的清晰度、明亮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知道像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物理現象的觀察和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探究能力。
蘇科版物理教材上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實驗中,實驗用品是1根蠟燭和2塊紙板。在每塊紙板上畫出2條對角線,在對角線的交點處用針戳出1個小孔,然后將2塊紙板上的2個小孔置于一條直線上,通過蠟燭發(fā)出的光上下或左右移動發(fā)光物體,觀察成像情況。但是在學生觀察小孔成像的實驗中,實驗現象不明顯。通過師生討論,得知原因是由于小孔的孔徑太小。本身蠟燭的光源又非常微弱,通過小孔的光線很少,又是白天做實驗,實驗效果不明顯。
在學習光沿直線傳播這一知識點時,教材是通過小孔成像說明光沿直線傳播。但做這個實驗時,往往是在白天,本身光源亮度弱,白天做實驗,成像不清晰。而且用蠟燭作為光源,蠟燭燭焰極易晃動,也會對實驗造成影響,導致成像不清晰。在觀察過程中,只能觀察到小孔所成的像是上下顛倒的,并不能說明左右相反的特點,并且在觀察小孔成像的特點中,會發(fā)現蠟燭越燒越短,這與控制變量法相違背。因此,在小孔成像的實驗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光源,光源亮度強并且能夠說明所成的像是左右顛倒的,也是本實驗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觀察成像特點時,由于實驗器材空間的問題,并不能做到讓本組的學生一起觀察實驗效果,只能逐個學生觀看,浪費時間,可視性差。
安全問題需要解決,每次觀察時,學生離光源太近,光直射學生的眼睛,對學生眼睛有一定的傷害。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筆者創(chuàng)新自制了以下實驗教具。
圖1 自制“F型”光源
自制“F型”光源(如圖1所示)選用28個LED燈利用烙鐵焊接而成。在制作過程中,可以選用5 mm的LED直插式小燈珠,然后將這些小燈珠插在電路板上焊接而成。將“F型”光源粘貼在暗箱中,相比較蠟燭而言,光源亮度是足夠的。自制光源的亮度高,且尺寸遠遠大于小孔的孔徑,因此能保證小孔成像的清晰度和亮度。如果想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和直觀性,LED燈的光源顏色可選取不同的顏色,這樣能很好地體現小孔成像是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實像,并且增加實驗的趣味性。
因為小孔成像時,小孔的的孔徑比較小。實驗過程中,能夠通過小孔的光較少,成像時亮度不高,因此在平常光照的條件下,我們不容易觀察到清晰的像。為了增強光源的亮度以及解決背景光的問題,需要制作暗室。自制的小孔成像綜合演示儀如圖2所示,3個長方體盒子a、b、c,a盒和b盒套在一起,a盒封死的一面粘貼有光源,拉動a盒改變物距,b盒和c盒套在一起,b盒上粘貼可改變形狀和大小的小孔轉盤,c盒上粘貼有白板,改變c盒改變像距。這樣將整個實驗裝置用盒子封起來,就能很好地解決了自然光照干擾的問題,同時能夠緩解觀察者在較亮的環(huán)境中觀察較暗景物時的不舒適感,因此成的像會更加清晰。
圖2 自制小孔成像綜合演示儀
自制激光報警器需要的材料由蜂鳴器、發(fā)光二極管、三極管、100 Ω電阻、502可調電阻以及光敏電阻、開關、4.5 V電源、電烙鐵等焊接而成,注意焊接過程中三極管基極(B)、發(fā)射極(E),集電極(C)引腳的區(qū)分,焊接電路圖如圖3(a)所示。
制成功的激光報警器,如圖3(b)所示。當像呈現在光屏上時,將激光報警器放于光屏處,觀察者不僅可以看見LED燈發(fā)光所成的像,還可以聽見自制激光報警器報警發(fā)聲。使整個實驗更具有趣味性,同時并且更好地說明是LED燈所呈的像,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圖3 激光報警器
將小孔成像的轉盤(如圖4所示)粘貼在b盒上,轉盤上帶有可變小孔,既可以改變孔的大小又可以改變孔的形狀。既可以用來探究小孔成像的亮度與清晰度之間的關系,還可以探究小孔成像與小孔形狀之間的關系。
將自制的“F型”光源放在自制的暗室內,觀察小孔成像(如圖5所示),此時,將自制的激光報警器放置于成像處,成像時,激光器報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便于尋找像的位置。從圖5可看出成像是倒立的實像。
圖4 小孔成像轉盤
圖5 小孔成像實驗
實驗中,改變小孔的形狀,由于小孔特別小,后排學生觀察不清楚,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實時將實驗裝置同屏到投影儀上。實驗過程中,改變小孔的形狀,觀察成像情況(如圖6所示)。
圖6 不同形狀的小孔所成的像
實驗中,改變小孔的大小,由于小孔小,后排學生觀察不清楚,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實時將實驗裝置同屏到投影儀上。實驗過程中,改變小孔的大小,觀察成像情況(如圖7所示)。
圖7 不同大小的孔所成的像
探究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距離的關系,使用“F型”光源和圓形小孔,增大物體到小孔的距離,觀察光屏上的像。
探究像的大小與像到小孔的距離的關系,使用“F型”光源和圓形小孔,增大像到小孔的距離,觀察光屏上的像。
(1)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
(2)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形狀無關。
(3)孔小,亮度弱,清晰;孔大,亮度強,模糊。
(4)小孔成的像大小變化與物距和像距有關。
(1)為了增強光源的亮度,小孔成像綜合演示儀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增加光源本身的強度,自制的“F型”LED燈強光源,使透過小孔的光更多,成的像更加清晰,并且采用多種顏色的LED燈能夠增加整個實驗的趣味性?!癋型”光源能夠很好地實現左右顛倒,學生能夠更好地觀察成像特點。二是使用暗箱,減少背景光的干擾,書中小孔成像的實驗是在較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學生看到的實驗現象并不是太明顯,而自制的小孔成像綜合演示儀使整個實驗在暗箱環(huán)境中進行,避免了白天背景光的干擾,間接增強了光源的亮度,使整個實驗現象更加直觀。三是自制小孔的孔徑。由于光源遠比小孔孔徑尺寸大得多,所以成的像也更加清晰更加亮。
(2)光源穩(wěn)定?!癋型”光源相比較蠟燭而言,可以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觀察成像的特點,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光源而有所變化。蠟燭的燭焰會飄動,而“F型”光源并不會隨之飄動,影響實驗。
(3)通過小孔成像演示儀,不僅能在白屏上觀察到所成的像是實像,而且通過轉盤,還可探究小孔成像與孔的形狀有沒有關系?探究像的清晰度、明亮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像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4)利用手機APP軟件(希沃授課助手)同屏,放大實驗現象,解決了后排同學看不清楚實驗現象的問題。
(5)趣味性強。自制激光報警器,八年級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并沒有接觸到蜂鳴器,當有光照射到光敏電阻上,蜂鳴器報警,發(fā)出聲音。使學生感到很新奇,增加實驗的趣味性。
學生操作容易,只需要簡單改變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光屏到小孔的距離以及改變轉盤上小孔的形狀和大小,即可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可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