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蓓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濟南 250012
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 IAs)是顱內血管壁的異常突起,由于先天顱內動脈異?;蚝筇鞊p傷等不同因素導致患者顱內局部動脈內膜異常受損,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fā)生急慢性擴張所形成〔1-2〕。研究顯示,在一般人群內未破裂IAs發(fā)病率約1%~2%〔3〕。IAs具有破裂的風險,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目前臨床對該病的治療方法有開顱手術、介入術等〔4〕,由于在疾病的影響下,患者多具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和負性情緒,不僅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對疾病的轉歸造成不良影響,還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5〕。研究顯示,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緩解患者的情緒,對疾病的治療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6〕。知信行護理模式是對患者進行行為干預的一種循序漸進的理論模型,通過增加對疾病知識的知曉情況,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認知和行為〔7〕。為此,本研究對顱內腫瘤手術患者采用知信行模式進行干預,觀察對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治療的顱內動脈瘤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jīng)頭部血管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確診IAs;②均經(jīng)手術治療;③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內容了解,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①精神相關疾病患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36~72歲,平均(47.32±9.27)歲;Hunt-Hess分級:Ⅰ級7例,Ⅱ級13例,Ⅲ級17例,Ⅳ級17例,Ⅴ級6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獲得該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同意,患者家屬已經(jīng)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術前指導,囑患者避免情緒激動,注意休息等,術后康復護理等措施,觀察組在一般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知信行模式進行護理:(1)成立知信行護理模式小組,成員均具有3年以上的臨床護理經(jīng)驗。邀請對知信行模式深入了解的專家及IAs疾病專家對小組成員進行知識培訓。(2)制定知信行模式研究方案,明確工作內容、注意事項、資料數(shù)據(jù)收集方法和評估方法。(3)知信行模式實施:①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入院后采集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并通過開展講座、交流會、健康教育手冊、護患交流等方式普及IAs相關病因,疾病進展、治療方法、預后等知識,及時解答患者及其家屬關注的問題。②心理健康教育對策:密切關注患者心理情緒狀態(tài),加強與其溝通和交流,獲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采用語言溝通安撫、音樂舒緩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焦慮等負性情緒;通過對家屬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安慰,指導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照顧,增加心理社會支持對患者心理的撫慰作用,使其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③對患者進一步進行健康教育和引導,增強其對疾病的認知,摒棄錯誤認知,指導患者配合醫(yī)護治療,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等,樹立健康的觀念和信心。④通過指導使患者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避免情緒激動或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必要時對煩躁不安者給予鎮(zhèn)靜劑。同時通過指導患者合理調節(jié)飲食,進食粗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避免患者便秘等。⑤術前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睡眠環(huán)境,指導患者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⑥術后指導患者進食富含營養(yǎng)、高蛋白、易消化、高熱量的食物,利于機體術后康復。
1.3.1IAs知信行評估 自編IAs知信行問卷,護理前后均對患者調查,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了解患者的IAs相關知識、態(tài)度、行為的現(xiàn)狀,并采用5級記分法進行評估,各條目得分越高表示知信行現(xiàn)狀越好。護理前后各評估1次。
1.3.2負性情緒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工具(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或抑郁程度越重。分別于護理前后各進行1次評估。
1.3.3生活質量 借助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簡表(WHOQOL-BREF)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該評估工具共涉及4個領域,即: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huán)境,共24個問題。對24個問題進行5級評分,采用正向計分方法,分數(shù)越高生存質量越好。護理前后各評估1次。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分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比較,護理前兩組的知信行評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知信行評估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HAMA和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HAMA和HAMD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HAMA和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huán)境4個領域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領域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IAs的發(fā)生與遺傳、先天發(fā)育不良、動脈粥樣硬化、外傷等多種因素有關,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出血性腦血管〔8〕。由于IAs發(fā)生破裂時可導致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對患者危害極大,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9〕?;颊咝g后的穩(wěn)定性,是維持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10〕。IAs患者在承受病痛的同時,由于對疾病的未知和恐懼,精神心理因素也受到不良影響,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
知信行理論模型指的是,通過加強患者疾病知識及相關信息的掌握,促進其行為的改變〔11〕。該模式共分為3個階段,其中“知”指的是獲取知識,增強患者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信”指的是態(tài)度,使患者建立起積極、正確的信念;“行”指的是行動〔12-13〕。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顱內動脈瘤的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高于對照組,并且有更為理性、正確的認識,積極改變了不利于疾病轉歸的行為。
同時,本研究結果還表明,通過知信行模式的護理應用,更有效地緩解了患者的負性情緒,并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是由于,一方面本研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專項的健康教育措施,增強了患者對IAs相關疾病知識,如疾病的高危因素、治療措施、疾病進展、注意事項等,有利于促進患者了解疾病,增加對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降低由于對疾病一無所知導致的焦慮、抑郁甚至恐懼心理。并通過溝通、安撫、心理干預、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加其對疾病治愈的信心,緩解負性情緒〔11〕。另一方面,通過對患者健康教育和引導,促進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和態(tài)度,指導患者形成健康的行為習慣,調節(jié)情緒等,最終改變了患者的不良行為。通過促進患者獲得有效的知識,并積極地思考,建立強力的信念,改變行為,從而提升知信行,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4〕。
綜上所述,知信行模式可改善患者對IAs的知信行,并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