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莊靖
摘要: 利用課前3分鐘構建一個有趣的導問模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探求有趣的音樂新課導問是非常重要的。武鳴區(qū)城廂學區(qū)2012年課改后,開展快樂課堂,本人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新課教學的趣味導學方法,旨在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關鍵詞:問導、小學音樂、課堂、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教師善“導”,學生方能“入”。作為小學音樂老師,面對的學生是一群剛從幼兒園畢業(yè)到11歲即將步入初中的學生,結合桂教版小學音樂課標,對節(jié)奏、音符、旋律等基本樂理知識和技能練習,通過聽賞、活動、學樂器和演唱的知識點,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設計一個有趣的問導,讓學生在音樂課堂新課教學的前3-5分鐘,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達到思學、樂學的目的,我將自己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四個“問”導模塊和大家談談。
一、故事、謎語“問”導模塊
在音樂課堂的演唱知識點教學中,音樂老師以飽滿的情緒,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向學生講述與歌曲中相符的故事及謎語,使學生的情緒迅速融入到樂曲所表達的情境中,引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在不同的音樂故事情感當中,教會學生用不同的情感表達,如桂教版四年級上冊《小花傘》音樂課導問中,我出了一個謎題:有朵花,人喜愛,有時閉來有時開,雨天開在大街上,花根就在手中栽。問導1: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呢?謎底揭曉后,我播放此首歌曲的背景音樂,開始講述《小花傘和小雨點》的故事,問導2:歌曲里唱了什么?小花傘和小雨點他們在干什么呢?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通過教師講的音樂故事而積極問答,課堂氛圍也因此活躍來。
以教師講故事的形式,簡單介紹小學音樂新課中的音樂故事以及聽賞歌曲教學中的作品背景。如桂教版三年級下冊《小步舞曲》,導問3: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故事,通過講述新課中,法國巴赫曲作家,刻苦學習的故事,引起學生對故事中這個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小主人公的關注與好奇,多年以后,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讓學生急切地想了解歌曲內(nèi)容,引出新課的課題,為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聽、看“問”導模塊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可在充分考慮學生認知特點和所教教學內(nèi)容的前提下,運用圖片或者音頻、視頻的方式,進行音樂課堂教學,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進行問導1:你聽到了什么?播放一段與新課內(nèi)容相關或者是課本內(nèi)容的音樂,更是聽賞和活動課,必不可少的導問。例如桂教版聽賞歌曲四年級上冊《森林狂想曲》,請你聽一聽,說一說你聽到了什么?隨著音符的跳動,學生很快就被旋律中,打擊樂和管弦樂模仿各式各樣動物的叫聲、歡快的氣氛所感染,迫不及待地想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問導2.你看到了什么?問導時播放一段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它所獨有的形象性和直觀性,能使教學過程形成一種充分發(fā)掘教學內(nèi)容的目的,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如桂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我的家在日喀則》,在上課之前,首先播放一段日喀則風景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地感受藏族的服飾文化,民族文化等。之后,再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請你仔細觀察”時,他們早已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問導3:你看到了什么?他們的聲音是怎樣的?如桂教版二年級上冊《小時鐘的歌》,出示各式各樣時鐘的圖片,讓學生說出這些時鐘的名字,再結合這些時鐘發(fā)出的聲音,達到認識時鐘的目的,為新課揭題,為演唱課奠定模唱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表演“問”導模塊
音樂老師可根據(jù)音樂教學內(nèi)容,穿著一定的民族服飾或吹奏樂器,直觀的展示音樂教學中的特性,進行問導1:老師今天漂亮嗎?誰知道我穿著的是哪個民族的服裝啊?例如桂教版三年級上冊歌曲教學《金孔雀輕輕跳》中,老師穿著傣族服飾,一邊跳著傣族舞蹈,一邊唱著傣族歌曲,再如桂教版五年級上冊學樂器《小樂手》中,老師手持長笛(三年級豎笛),一邊合著音樂,一邊吹,展示樂器的聲音和外觀,問導2: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老師吹奏的樂器叫什么嗎?讓學生在教室未開講,已經(jīng)感受到新課的教學內(nèi)容,利用這樣的表演“問”導,達到先入為主的教學目的。
學生在音樂老師的引導下,根據(jù)歌曲的情景,扮演不同的人、物,也可進行人、物分工,構思所演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表演性較強的歌曲,如在桂教版二年級下冊教學《老麥克唐納》歌曲時,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一個學生演農(nóng)場主,一個學生演小羊,一個學生演小牛,根據(jù)歌曲中的角色,模仿場景和對話,進行音樂課教學問導2:除了動物園,在哪里會有那么多動物?親身體會歌曲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不僅能快速有趣的導入新課,而且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四、韻律“問”導模塊
教育家洛克說:“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都變成游戲似的?!蓖ㄟ^肢體的韻律或游戲,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參與音樂韻律的環(huán)境,進行常規(guī)音樂課教學問導1:誰能說一說,我們剛才的韻律中,用了哪些節(jié)奏(用手打拍子模仿節(jié)奏)?如桂教版接力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的《踏雪尋梅》音樂課導問上,我?guī)ьI學生,融入歌曲不同的節(jié)奏型, XX X0|XX ?X0|XX ?XX|XX ?XX|并將所學的韻律融入到歌曲的種,一邊演唱歌曲,一遍做動作韻律,從而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及調動學生表現(xiàn)歌曲的欲望。
開展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活動課,必須通過音樂游戲,在肢體的韻律中,節(jié)奏中,感受音樂,迅速融入音樂教學的活動課, 這更是小學生體驗音樂和參與音樂的一個重要步驟。如桂教版三年級上冊活動課《大圈小圈轉起來》,進行音樂活動課問導2:我們剛才做的音樂游戲,你知道叫什么嗎?使學生在音樂游戲氛圍的渲染下,與教師開心的進入到音樂學科授課環(huán)節(jié),并通過游戲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進入到音樂教學的活動課堂教學中。
桂教版小學音樂“新課標”結合城區(qū)開展的快樂課堂活動,給我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帶來快樂的同時,也給我們小學音樂教師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問”導模塊是一節(jié)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開始,如何在時長是35-40分鐘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達到有效、有質,首先要符合小學音樂學科特點,適合小學生的認知領域,符合小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和生活,避免“問”導模塊時間過長,頭重腳輕,本末倒置。一個精彩的“問”導模塊,不僅能讓小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更是一名音樂教師上好一節(jié)音樂課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