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波 ,姜越 ,張程
1.長春市中心醫(yī)院腎病內科透析中心,吉林長春 130000;2.長春市綠園區(qū)青年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吉林長春 130000;3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內二科,吉林長春 130000
血液透析是針對所有出現腎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種腎臟替代治療方法[1]。 其將患者體內的血液引流到由多個空心纖維組成的經透析器中,血液和透析液經空心纖維進行彌散、超濾、吸附以及對流后進行物質交換,將體內代謝的廢物交換到體外,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酸堿平衡狀態(tài),這一對血液進行凈化的過程即為血液透析[2]。 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由于機器設備較多,且對于操作環(huán)境和操作技術有較高的要求,任何環(huán)節(jié)未按照標準操作都有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血液透析護理管理對于患者來講至關重要[3]。質量控制作為護理管理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在護理的多個領域均體現了較好的效果,為此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期間在該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106 例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共計納入,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在該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106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法將其分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納入53 例。 同時也選取同期科室內護理人員作為該研究對象,共計納入30 名,以隨機數字法將其分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納入15 名。 觀察組患者包括男32 例,女 20 例;年齡 45~68 歲,平均(56.5±2.6)歲;血液透析病程 1~6 年,平均(3.5±0.3)年。 對照組患者包括男24 例,女 21 例;年齡 45~70 歲,平均(57.5±2.8)歲;血液透析病程 1~7 年,平均(4.1±0.5)年。 觀察組護理人員年齡 23~36 歲,平均(29.5±2.3)歲,對照組護理人員年齡23~37 歲,平均(30.2±2.5)歲,兩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兩組患者和護理人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和護理人員對于該次研究均知曉明確,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臨床預計生存期在1 年以上;需要進行長期血液透析治療者。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疾病者;溝通存在障礙者;不能遵醫(yī)囑治療者;中途放棄治療者。
所有入組患者均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對照組患者嚴格按照血液透析相關護理要求執(zhí)行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質量控制,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完善管理制度:對現階段科室內的管理制度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管理問題,同時結合我國血液凈化操作標準進行優(yōu)化,例如明確透析液的使用和處理規(guī)范以及護理執(zhí)行要求;同時對護理人員建立合理的護理人員考核制度,并制訂合理的血液凈化預案。 護士長每個月對護理質量進行抽查,對護理問題進行總結,并在總結會中制定落實措施[4]。②加強環(huán)境管理:血液透析對于環(huán)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科室需要明確地設立半清潔區(qū)、清潔區(qū)以及污染區(qū);在透析室、水處理室以及治療準備室都配備空氣消毒裝置,同時保證室內溫度和光線;在科室內多放置手衛(wèi)生設備,便于護理人員隨時進行手衛(wèi)生處理。③規(guī)范操作:定期培訓護理人員的血液透析文化理論和操作,在理論方面要求護理人員掌握血液凈化過程中出現的并發(fā)癥、癥狀辨識,并具有無菌觀念;在操作方面要掌握穿刺、置管等技能,內瘺穿刺消毒直徑要保持在10 cm 以上,對于老年患者以及危重患者進行重點看護,監(jiān)護其生命體征變化和透析情況。 ④心理關注:對血液透析患者給予支持和鼓勵, 并告知其積極治療的意義,通過語言或者動作來安撫患者恐懼的心理。 ⑤分區(qū)管理:將進入科室治療的患者分別納入到隔離區(qū)、普通區(qū)和急診區(qū)進行管理,透析前,對患者的傳染學指標進行檢測, 對于存在傳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單獨的隔離透析機,并在透析機上做好標識,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分機管理。⑥設備消毒和維護:每次透析結束后都要對機器進行消毒和檢修,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
1.3.1 治療環(huán)境細菌培養(yǎng)合格率 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期間,隨機采集治療環(huán)境下的空氣、透析液、透析用水以及護理人員手衛(wèi)生,共計采集260 份,對其進行細菌培養(yǎng),細菌水平在合理范圍內則代表合格。
1.3.2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具體包括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出現的感染、出血、阻塞以及凝血。
1.3.3 血液凈化護理滿意度 采用該院自制的血液凈化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調查表內分別從護理體驗、護理操作以及護理態(tài)度3 個方面進行評價,每個項目評分均為100 分,總分為300 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滿意度越高。
1.3.4 護理質量管理評分 采取該院自制的護理質量管理評分表進行評價,評分表從護理環(huán)境、管理制度、心理護理、操作規(guī)范、設備維護以及患者分區(qū)6 個維度進行評價,每個維度的總分均為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相應的護理管理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透析用水合格率、透析液合格率、空氣合格率以及護理人員手衛(wèi)生合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環(huán)境細菌培養(yǎng)合格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態(tài)度、護理操作、護理體驗和護理滿意度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對于血液凈化護理滿意度對比[(),分]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對于血液凈化護理滿意度對比[(),分]
組別對照組(n=53)觀察組(n=53)t 值P 值護理態(tài)度 護理操作 護理體驗 總評分82.65±8.06 93.61±6.81 7.561<0.001 81.03±10.31 95.87±8.59 8.050<0.001 81.65±8.16 96.81±6.05 10.488<0.001 243.61±26.02 284.46±30.45 7.424<0.001
觀察組患者的管理制度、護理環(huán)境、操作規(guī)范、心理護理、患者分區(qū)和設備維護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管理評分對比[(),分]
表4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管理評分對比[(),分]
組別對照組(n=15)觀察組(n=15)t 值P 值管理制度76.52±10.65 91.25±13.04 3.385<0.001護理環(huán)境84.62±12.06 92.57±10.65 2.154 0.040操作規(guī)范90.75±12.32 95.65±10.48 2.131 0.042心理護理86.45±10.05 96.84±8.46 3.063 0.004患者分區(qū) 設備維護78.65±8.84 92.46±6.51 4.871<0.001 82.63±8.52 94.58±6.85 4.233<0.001
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患者的主要方法,通過透析治療儀以及多個輔助治療設備來完成,因此,血液透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同時對于護理人員的操作也有較高的要求[5-6]。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降低感染風險、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在常規(guī)的護理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問題之一即是再問題出現之后才進行處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都需要進一步提升[7-8]。 且觀察組患者的管理制度、護理環(huán)境、操作規(guī)范、心理護理、患者分區(qū)和設備維護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以上結果顯示,質量控制在血液透析的管理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之所以得到了較好的管理效果,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①健全管理制度后,對相關護理操作標準進行了明確,并優(yōu)化了護理流程,且不定期的抽查也利于問題的及時發(fā)現和處理,避免在問題出現后再處理問題。 ②血液透析環(huán)境的改善,為患者提供了合適、良好的治療體驗,這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對于護理管理的滿意度;對于治療區(qū)域的劃分,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透析期間的細菌感染,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9-10]。 ③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后,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并著重強調了無菌操作和服務意識,這即符合了國家提出的關于血液凈化的操作標準,同時也加深了護理人員對于無菌操作的意識,進而提升全面護理質量[11-12]。 ④心理護理對于血液透析患者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很多患者表示,在頻繁的透析治療中,其情緒控制較差,鼓勵性語言對患者來講具有較大的支持力量,在較好的心理支持下,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⑤在對于透析區(qū)域進行分區(qū)域管理后,能夠將普通患者、急診患者以及隔離患者區(qū)分開來,可有效避免患者治療期間出現交叉感染,既保證了急診患者的治療,同時也滿足了普通患者的治療環(huán)境[13-14]。 因此,對于治療儀器的消毒是必要且重要,在質量管理中,強調了儀器消毒的重要性, 有效降低了因透析儀器導致的感染。同時儀器的正常運轉是治療的基本條件,因此需要對儀器進行定期檢修,以保證治療能夠正常運行,避免在治療期間出現故障,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15]。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透析用水合格率為99.61%,高于對照組的93.46%;觀察組患者透析液合格率為97.69%,高于對照組的90.38%,與陳修平[16]觀察組患者透析用水合格率為98.95%高于對照組的92.67%;觀察組患者透析液合格率為96.98%,高于對照組的90.06%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方法正確,結果可靠。
綜上所述,質量控制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護理管理效果,有效地保證了患者治療環(huán)境,提升了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