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
長春安寧精神康復醫(yī)院護理部,吉林長春 130000
精神??漆t(yī)院的主要診療工作為急、重、疑難精神障礙的診治,還包括精神衛(wèi)生保健服務,職業(yè)人群的心理壓力管理,突發(fā)災難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以及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服務等[1]。 該院在關注社會服務需求和患者就醫(yī)體驗的同時,通過不斷革新診療技術,守衛(wèi)人民群眾心身健康,引領精神衛(wèi)生行業(yè)發(fā)展。該院在普通精神科的基礎上,發(fā)展出抑郁癥治療中心、老年精神科、兒童精神科、中西醫(yī)結合精神科、臨床心理科、精神康復科等特色化診療團隊,立志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 在臨床科室不斷完善和增加的基礎之上,護理部也進行了相應的完善,以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2-3]。由于精神專科醫(yī)院患者的特殊性,護理任務與其他醫(yī)院相比比較繁重,同時由于各個科室患者特點的不同, 護理工作重點也會不同,而對于患者來講,護理質量的重要性不亞于治療,良好的護理質量能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4-5]。良好的護理質量則依托于良好的護理部運營管理質量,但是既往傳統的護理部評價指標則無法適應新醫(yī)改的要求,因此護理部管理運營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對于精神??漆t(yī)院護理部的運營能力評價仍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該文基于該省某三甲醫(yī)院護理部2020 年運行數據,研究精神??漆t(yī)院護理部的運行管理綜合能力評價體系,現報道如下。
將2020 年該省某三甲醫(yī)院的“護理工作量統計報表”“運營管理分析報表”“護理服務數據”“人事科基本信息表”以及“財務報表”等作為該次研究的基礎數據。
通過閱讀相關文獻初步確定構建護理部運營管理指標體系,分別從4 個維度選擇了的指標,具體包括發(fā)展力與影響力、護理技術能力、綜合運行效率以及運行成本效益。邀請15 名精神疾病護理方面專家進行訪談,從待選指標庫中選出合理的指標體系。應用專家咨詢法分別設定4 個維度指標總分,并采用百分權重法的設定二級指標的權重。 所有數據處理工具均為Excel 2010。
該次研究中共計邀請了15 名護理行業(yè)專家,均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且理論知識過硬,對于該次研究支持度和認可度較高,且能夠配合當地研究工作。 15 名護理專家工作領域涉及護理教研、行政管理等崗位,所有發(fā)放的訪談問卷全部收回。男性護理人員有6 名,所占比例為40.00%,女性護理人員有9 名,所占比例為60.00%,比例為 4:6;平均年齡為(50.6±3.6)歲;博碩學歷達到73.30%;高級職稱占比為80.00%;66.70%的護理人員工作年限在30 年以上。 見表1。 15 名護理行業(yè)專家的實力較強,同時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專家?guī)斐蓡T情況
以研究文獻為基礎,參考“上海復旦醫(yī)院管理研究所??泼雷u度”和“香港艾力彼??颇芰χ笖怠敝械南嚓P指標組織專家訪談,同時結合護理部實際情況最后確定,護理部運營綜合管理能力評價體系從4 個維度展開評價,即發(fā)展力與影響力、護理技術能力、綜合運行效率以及運行成本效益,下設17 個二級指標。
①護理技術能力的評價維度分別將CMI、DRG 病種入組率和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作為評價指標,且分別從護理疾病難度、護理技術水平一級護理質量安全方面反映出來。期間考量每個護理部門的橫向可比性,舍棄“費用消耗指數”“總權重數”與“時間消耗指數”3 個指標。 ②影響力與發(fā)展力:該維度選用的5 個指標分別從學科影響力、護理輻射力、科研發(fā)展以及人才競爭方面反映出來,兼顧公平,其中“中青年人才占比”和“博導人數占比”均采用相對值指標,“學會任職”參考國家重點學科評估體系,只對省級以上的學會任職進行賦分;“科研產出”則包括科研立項以及論文發(fā)表情況,并按照課題級別以及論文影響因子進行量化。③綜合運營效率:該維度下設了5 個二級指標,考慮到護理分級是面對不同病情的患者,為了更科學地開展護理工作,進行了“一二級護理”和“三四級和特級護理”劃分,考慮到國家對老年人的重點關注導向,將“一二級護理量”納入到指標體系,同時為了平衡各個科室規(guī)模的差異采取了“人均”指標。④運營成本效益:該維度的設置主要為衡量護理部的成本管控,以及耗材方面的控制,重點掌握護理耗材、貢獻以及結余方面。 見表2。
表2 護理部運營綜合管理能力評價體系指標及權重
護理部運營綜合管理能力評價體系共計1 000 分,綜合運行效率和運行成本效益各占300 分,發(fā)展力與影響力評分為250 分,護理技術能力為150 分。 每個二級指標均結合醫(yī)院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進行權重分配,例如在發(fā)展力與影響力中,“外埠患者”所占比例分值明顯要高于其他指標,這與該院制定的近期發(fā)展戰(zhàn)略有一定的關系,目的為提升外埠患者的吸納能力。 見表2。
該次研究將神經內科、老年精神病科、精神康復科、婦女兒童精神病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科、酒與藥物依賴治療科、心身疾病科和心理治療與咨詢科共計8 個護理科室進行了評價。其中分值最高的是精神康復科,其分值達到了589.3 分,分值最低的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科,其分值為 398.7 分。 見表 3。
表3 臨床護理部門運營綜合能力得分
精神??漆t(yī)院的護理科室設置情況雖然與綜合性醫(yī)院存在不同,但是其精細化管理實施的前提則是對各個護理科室的精確評估[6-7],并且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關意見,以更好地達到精細化管理目的。 該文以該省某三甲醫(yī)院的運營數據作為研究基礎,構建了一套比較科學的、全面的護理部運營管理綜合能力評價體系。 在選擇指標體系時,綜合考慮醫(yī)改以及國家對于精神病醫(yī)院的發(fā)展作為基礎向導,而在進行權重計算時更偏向于護理科室運營管理效果和運營成本的管控傾斜[8-9],同時也綜合考慮了護理服務能力、科室發(fā)展的影響力以及發(fā)展力,其主要目的在于讓護理部提升服務效益以及服務效率,并積極地服務于社會。 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平ㄔO、人才建設等,進一步提升護理技術實力。
指標體系的設計要注重科學性,同時還要和醫(yī)院的實際情況相符。雖然精神專科醫(yī)院患者特點和綜合性醫(yī)院有一定的差別,護理精神疾病患者會存在不同的工作強度[10-11],但是在該研究中仍然以各個科室為單位進行了評價,以更好地符合醫(yī)院實際情況。 指標體系從4 個維度進行了評價和總結,排名靠前的護理科室均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點:①護理部門均具有先進的護理技術,并且均以嚴重的精神疾病為主,DGR 數值較高,其各項指標排名也相對靠前;②護理部門專科影響力和學術影響力較高,同時外埠患者所占比例較高,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任職數量比較大,護理部門內的人員配置學歷相對較高,因此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③這些護理科室對運營管理比較重視,在住院患者和門診患者數量較大時能夠降低平均住院日,強化床位周轉率;④對于社會效益認可度較高,并且主動參與成本管控,降低藥品的耗材比例,控制消耗費用。對于排名靠后的一些科室,是因為患者收治率較低,在科研能力上也相對較弱,并沒有突出的技術優(yōu)勢,因此在運營效率上優(yōu)勢也并不明顯。
護理部構建運營管理綜合能力評價體系的最終目的為,通過評價結果進一步促進護理部管理質量的改進,并進行進一步的發(fā)展[12-13]。 對于排位比較靠前的護理科室,醫(yī)院應該對其進行總結,并將其成功經驗模式推廣于整個醫(yī)院,同時在其應用中找出發(fā)展不足的地方,對其進行改革,更好地達到理想管理效果。 對于排名靠后的護理部門,通過評價體系評價后,要進行針對性的發(fā)展目標設定,例如一些護理部門需要大量發(fā)展人才梯隊,有些部門要提升護理技術等[14-16]。 研究結果評分其中發(fā)展力與影響力為250 分,護理技術能力150 分,綜合運行效率300 分,運行成本效益300 分,與江蒙喜[17]研究結果中的發(fā)展力與影響力為240 分,護理技術能力140分,綜合運行效率29 分,運行成本效益290 分一致,說明方法正確,結果可靠。
基于該次研究基礎數據來自三甲綜合性醫(yī)院,因此評價指標更偏向于發(fā)展和影響力,這可能并不符合??漆t(yī)院。但是該次研究中僅參考了一個權重體系模板,??漆t(yī)院和綜合性醫(yī)院在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護理科室運營能力評價體系時,可以因地制宜、靈活考量。 同時,該次研究中指標數據并沒有完全納入分析,這些問題將會在精細化運營管理的過程中逐漸完善。
綜上所述,精神??漆t(yī)院護理部運營管理過去的科室運營是由護士長自行管理的,財務科對運營管理進行干預可有效填補充運營管理方面專業(yè)知識的不足,有助于提高科室運營管理效率。有助于將各項指標從人力資源維度、醫(yī)療維度、財務維度進行整理分析,指出精神專科醫(yī)院護理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提升精神專科醫(yī)院護理部運營管理水平,打造精細化管理醫(yī)院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