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舜
(安徽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監(jiān)理中心 合肥 230000)
渦河蒙城樞紐建設工程是由節(jié)制閘、船閘及影響處理工程組成的大型樞紐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節(jié)制閘閘室、岸墻、上游翼墻及鋪蓋部位建基面下砂礓盤地基下存在空洞,經研究,閘室、左岸岸墻、左右岸上游翼墻及上游鋪蓋基礎采取高壓旋噴樁處理,高壓旋噴樁按單排布置,采用二管法施工,樁間距80cm,樁間搭接30cm,樁徑110cm,密排咬合成防滲加固體。因上部為水泥土換填,成樁樁頂高于換填土底面5cm。
節(jié)制閘閘址勘探深度范圍內為第四系松散沉積地層,按各自不同的工程地質特征可分為7 層,現按自上而下的順序分別敘述如下:
①層,砂壤土、輕粉質壤土(Q4a1):黃、灰黃等色,稍濕~濕,松散~稍密狀,局部粉質壤土、細砂等,屬中等偏高壓縮性土層,為地表覆蓋層,層厚1.60~5.10m,層底高程20.88~23.90m。
③層,重粉質壤土(Q4a1):棕黃、灰黃、黃褐等色,濕,軟塑~可塑,底部多夾有薄層砂壤土,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層厚2.00~11.4m,層底高程11.83~21.48m。
④1層,輕粉質壤土(Q4a1):灰黃色,飽和,稍密~中密。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層厚0.60~1.70m,層底高程13.63~15.37m。
④2層,粉細砂、砂壤土(Q4a1):黃、灰黃色,飽和,稍密~中密,夾輕、重粉質壤土,層下部或層底局部夾有砂礓或小礫石,屬中等偏低壓縮性土上層,層厚3.50~13.30m,層底高程7.30~10.10m。
④2夾層,重粉質壤土(Q4a1):黃、灰黃色,可塑~硬塑,中等壓縮性土層,夾層狀分布于④2 層中,層厚0.50~6.30m,層底高程8.98~15.33m。
④3層,輕粉質壤土(Q4a1):灰黃、灰、黃灰色,飽和,稍密~中密,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層厚1.10~2.80m,層底高程6.63~7.47m。
⑤層,中、重粉質壤土(Q3a1):灰、灰黃等色,濕,可塑~硬塑。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層厚2.00~7.20m,層底高程0.10~5.30m。
⑥層,砂壤土(Q3a1):黃、灰黃色,飽和,中密~密實。局部為輕粉質壤土夾砂壤土或互層狀,多夾有中粉質壤土、細砂薄層。屬中等偏低壓縮性土層,層厚3.10~9.40m,層高程-5.44~1.18m。
⑦層,重粉質壤土(Q3a1)灰黃、棕黃、黃褐色,濕,硬塑~堅硬,夾輕粉質壤土、砂壤土或細砂薄層,富集鐵錳質結核與砂礓(Φ2~5cm)。屬中偏低壓縮性土層。該層未揭穿,已揭露最大厚度18.40m。
根據施工情況,在節(jié)制閘基礎發(fā)現砂礓盤,砂礓盤不均勻分布,在8.5~11.0m 高程范圍內,砂礓盤厚度10~30cm。
根據設計要求及施工規(guī)范要求,旋噴樁施工前先作試樁試驗。通過試樁,確定成樁工藝及各項技術指標,檢驗成樁效果。試樁根數為3 根,試樁直徑110cm。
(1)通過試樁確定以下技術參數:①水灰比;②水泥漿比重;③氣和漿的壓力、流量;④噴嘴直徑、數量;⑤提升速度;⑥轉速;⑦回漿密度。
(2)通過試樁檢查基礎砂礓盤處理效果。
(3)及時整理試驗結果,用以指導高壓旋噴樁后續(xù)施工。
(4)高壓旋噴樁樁位及搭接布置大樣圖如圖1。
圖1 高壓旋噴樁栓位及搭接布置大樣圖
二管法試樁施工參數見表1。
表1 二管法試樁擬采取施工參數表
3.3.1 材料準備
水泥采用P.F32.5 級散裝水泥,水泥進場后存放在現場指定水泥罐中,試樁作業(yè)前,提前對水泥進行取樣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 機械設備
試樁階段進場機械設備見表2。
表2 試樁階段進場機械設備表
3.4.1 工藝流程
場地平整→施工放樣→設置導向定位線→鉆機鉆孔→樁機就位、復核樁機水平和垂直度→樁機鉆桿下沉→樁頭下沉至設計樁底標高以下30cm →噴射管至設計樁底高程→鉆頭提升、噴漿、壓縮空氣升至設計樁頂高程→空鉆部位鉆桿提出→施工結束,循環(huán)下一個樁位。
根據設計要求,砂礓盤底部緩慢提升噴漿,試樁對于砂礓盤以上部分采用20cm/min,對于砂礓盤以下部分采用10cm/min 施工工藝,可根據試樁情況進行調整。
(1)場地平整
施工前,對場地進行平整,平整場地時,高程應高出水泥土換填建基面以上20~30cm 左右。
(2)測量放線
根據設計相關要求,測量試樁位置,確定試樁布置在閘室基礎范圍內。正式施工時,測量技術員根據設計圖紙和測量控制點,定出軸線,再根據軸線放樣出各序孔位,單排,呈一字形布置,間距為80cm,用白灰和木樁做醒目標記。確保每個旋噴樁準確定位,樁位偏差不大于5cm。
(3)鉆孔
鉆孔采用PDSH825 鉆機鉆孔,鉆至設計高程以下30cm。
III.Problems caused by external imbalances from globalization
(4)樁機就位
樁機移動到指定樁位并對中,定位后由測量員負責復核,確保平面定位偏差不大于5cm,其次根據垂直度裝備調整鉆桿垂直度,要求垂直度誤差不大于1%。
(5)樁長控制標記
施工時在鉆桿上做好深度標記,控制高壓旋噴樁樁長不小于設計樁長。
(6)漿液制備
水灰比擬定0.8,對應水泥漿液密度1.6g/cm3。水泥漿液拌制采用電子秤量控制水泥重量與水的重量,機械拌漿,施工前搭設好水泥漿液制作平臺,在平臺附近放置1 只水泥罐。拌漿施工前,對拌漿人員進行交底,計算好每桶漿液的用水量,并在漿桶上做好標記;計算每桶漿液的水泥用量后,采取電子秤秤量水泥與水的重量。
(7)鉆桿下沉、提升、噴漿
當鉆頭下沉至設計樁底高程以下30cm 后,開始下沉噴漿管至設計樁底高程。開啟高壓漿泵和空壓機,按照規(guī)定參數進行噴漿,當漿液返回孔口,情況正常后開始向上提升鉆桿,當噴漿面到達設計樁頂高程以上20cm 后停止噴漿。
噴漿結束后,在孔口利用回漿或水泥漿及時回灌,直至孔口漿面不下漿為止,其后用清水沖洗機具及噴漿管,避免管路堵塞,最后移位下一個樁位,重復進行上述步驟施工。
試樁采用二管法施工工藝,控制氣體壓力為0.7MPa、流量1.0m3/min,水泥漿水灰比為0.8∶1、漿液密度1.45g/cm3、漿液壓力35MPa、流量75L/min,噴漿嘴直徑2mm,回漿密度1.3g/cm3,提升速度砂礓盤以下10cm/min,砂礓盤以上20cm/min,平均轉速15r/min。
試樁樁長5.6m,砂礓盤以下約2.0m,砂礓盤以上約3.6m。砂礓盤以下,提升時間為20min,噴漿量為20min×75L/min=1500L;砂礓盤以上,提升時間為18min,噴漿量為18min×75L/min=1350L;整根試樁完成需水泥漿量2850L。
(1)成樁后3d 淺部開挖觀察,樁身完整性、開挖深度超過停漿面以下0.5m,均勻性良好,外觀搭接良好。
(2)成樁后3d 鉆孔取芯檢查,樁間搭接質量良好。
試樁所擬定工藝參數合適,且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成樁完整性、均勻性良好,樁間搭接質量良好。
(1)水泥采用萬佛塔P.F32.5 散裝水泥,水泥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單,使用前應檢測合格,現場水泥罐必須有防潮、防塵措施。
(2)為保證攪拌樁垂直度,首先應將鉆機底場地平整,其次根據機械水平垂直調整裝置調整垂直度,使其垂直度偏差不超過1%,樁位偏差不大于50mm,鉆孔有效深度大于設計深度0.3m。
(3)攪拌樁施工時嚴格按照以下措施施工,以確保樁體強度和均勻性:
①施工時應有專人負責成樁記錄,詳細記錄每根樁位置、編號、樁位偏差值、鉆孔深度、噴漿管下入深度、提升速度、漿液壓力、漿液流量、進漿密度;氣壓力、氣流量、回漿密度以及特殊情況處理(如遇砂礓盤處施工情況),施工原始記錄應詳細、完善。
②嚴格控制泥漿配合比,做到掛牌施工,專人負責管理漿液配置。嚴格安照設定提升速度及旋轉速度進行噴漿提升。
③高壓旋噴樁噴漿宜全孔自下而上連續(xù)作業(yè)。需途中拆卸噴漿管或機械故障時,搭接處應進行復噴,復噴長度不得小于0.3m。
④噴漿過程中,出現壓力突降、孔口回漿密度或回漿量異常等情況時,必須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⑤嚴格控制漿液壓力,并用比重儀隨時檢查水泥漿比重;泥漿不能發(fā)生離析,漿桶內水泥漿必須攪拌。
⑥每根樁開鉆后應連續(xù)作業(yè),提升中連續(xù)噴漿,以確保攪拌樁的有效長度和成樁質量。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物基礎處理尤為重要,如何保證建筑物的基礎處理合理性,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是每個參建單位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針對砂礓盤孔洞采用高壓旋噴樁填充的技術措施,經工程實踐,選定工藝參數合適,成樁完整性、均勻性良好,樁間搭接質量良好,達到了預期目的。此項技術措施可為其他工程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