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燕,安洪亮,時友忠 (南京梅山醫(yī)院藥劑科,江蘇 南京 210039)
冠心病(CHD)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缺血性心臟病,多由向心臟提供血液的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所致,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而引發(fā)胸痛等癥狀[1]。藥物治療是控制CHD病情的關鍵,阿司匹林能夠防止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的形成,阿托伐他汀為血脂調(diào)節(jié)藥,能夠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是治療CHD的常規(guī)藥物。比索洛爾為β受體阻滯劑,具有減慢心率,降低心臟耗氧的作用[2]。為探討比索洛爾輔助治療CHD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本文進行了相關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的CHD患者66例,根據(jù)治療藥物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齡42~74歲,平均(66.48±4.87)歲,病程1~10年,平均(5.03±2.01)年。研究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齡42~74歲,平均(65.16±4.83)歲,病程1~10年,平均(4.93±1.96)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穩(wěn)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3]中相關診斷標準;②就診前未接受其他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肌炎、肺源性心臟病等其他心臟疾病患者;②嚴重肝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疾病者;③對本研究中的藥物過敏者。
1.2方法:對照組使用CHD的常規(guī)藥物治療,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7,10 mg)20 mg,1次/d??诜⑺酒チ帜c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100 mg)100 mg,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比索洛爾輔助治療,口服富馬酸比索洛爾片(Merck KGaA(德國默克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42,5 mg)5 mg,1次/d。兩組經(jīng)連續(xù)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心功能改善情況、血液流變學指標、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改善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檢測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血液流變學指標為全血黏度低切(LWBV)、全血黏度高切(HWBV)、血漿黏度(PV)。炎性因子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的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
2.1兩組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治療前兩組的LVEF、LVEDD、LVES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LVEF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2.2兩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治療前兩組的LWBV、HWBV、PV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LWBV、HWBV、PV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2.3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治療前兩組的IL-6、TNF-α、hs-CR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IL-6、TNF-α、hs-CRP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CHD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所致的一種缺血性心臟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誘發(fā)CHD的危險因素明顯升高,臨床上的CHD患者隨之增加。CHD的治療以藥物控制為主,常用的有抗血小板凝聚藥阿司匹林、血脂調(diào)節(jié)藥阿托伐他汀,但單純的常規(guī)治療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進展[4]。比索洛爾為β受體阻滯劑,能夠起到降低心肌耗氧,防止心肌缺血的作用,或許能夠促進CHD患者的預后。
阿司匹林為環(huán)氧化酶抑制劑,通過降低前列腺素的生成和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來發(fā)揮抗血栓作用。阿托伐他汀為HMG-CoA還原酶的選擇性、競爭性抑制劑,通過與肝臟內(nèi)的HMG-CoA還原酶相結(jié)合來降低膽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從而降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比索洛爾為選擇的β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通過降低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來調(diào)節(jié)心臟的活動,從而起到控制CHD病情進展的作用[5-7]。
LVEF能夠反映心臟的輸出量,LVEDD、LVESD能夠反映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心功能是評價CHD病情程度、判斷預后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的LVEF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比索洛爾輔助治療能夠改善CHD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原因:阿托伐他汀能夠抑制類異戊二烯的生成,降低機體的膽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從而改善心肌肥厚,并且在比索洛爾的輔助治療下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防止心室重構(gòu),從而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8]。
血液流變學能夠反映血液的流動性質(zhì),CHD的患者由于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從而導致血液流變學指標升高。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的LWBV、HWBV、PV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比索洛爾輔助治療能夠改善CHD患者的血液流變學。分析原因,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預防血栓的形成,比索洛爾能夠抑制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從而降低血壓及穩(wěn)定心率,患者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得到明顯提高,從而起到改善血液流變學的作用[9]。
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的IL-6、TNF-α、hs-CRP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比索洛爾輔助治療能夠降低CHD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可能原因:比索洛爾輔助治療使患者的心肌缺血狀態(tài)得到改善,心臟耗氧量明顯降低,提高了細胞免疫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炎性反應得到抑制,從而起到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10]。
綜上所述,比索洛爾輔助治療CHD的療效顯著,能夠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變學,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