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瑩 程云龍
([1]山東大學高級實驗師 山東·青島 250000;([2]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2)
目前中國的科技水平日益發(fā)達,對智能設備的接受水平也越來越高,尤其目前高校學生可能在剛學會走路或者說話的時候就可以靈活地使用一些智能設備。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教育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將一些智能設備用于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利用智能設備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線上自主學習也逐漸成為當下的一種趨勢。教師需要讓課堂變得更多元化,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高校學生經過高中的奮戰(zhàn)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后,一些學生就會出現惰性,這種情況下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尤其是他們不感興趣的事物上更不愿意去集中精力。所以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來說,一節(jié)課45分鐘,教師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備課講課,但使學生真正集中精力聽講的時間可能只有15分鐘左右,這就使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很低,造成教師和學生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微課雖然是時間很短的課程,但是它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足夠多的知識,并且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和訓練。
高校各學科教學課堂上融入微課,會極大地提高課堂的吸引力,使課堂形式變得更符合學生的興趣點。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微課教學能夠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將視頻、音頻與生動的教學課程結合在一起,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自身能夠參與到微課學習當中來。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則顯得單調枯燥。
有教師認為,只要“短”的視頻是微課,然后就會在課堂上展示10分鐘以內的視頻,之后就會認為自己實施了微課教學。還有一些教師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記錄切片,將呈現方式由面對面教學改為簡單的教學視頻。但是,他們沒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整理教學信息,更沒有精心設計教學。沒有意識到微課教學其實是一個需要多方位考慮的課堂,一些教師在課堂介紹、學習目標的闡明、實踐和總結等方面做得不夠。有些教師甚至把PPT課件輸出的小視頻當作一個微課,有的老師不圍繞一個重點、難點、考點等進行設計,而是把幾個小問題放在一起。這說明一些教師在并沒有深層次的認識到微課的本質。
一些教師仍然把自己當作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沒有體現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學生在觀看微課時,不會覺得學習是自己主導的,只會覺得自己應該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教師讓看哪一段就看那一段。有的老師在微課上反復強調某個知識點,重復一句話,將考試重點作為教學重點,有的學生在聽完之后幾分鐘后就會忘記,但微課可以慢慢地、反復地觀看。同時也可以倍速觀看,對一些簡單的教學內容可以適當加快教學節(jié)奏??偟膩碚f,一些教師并沒有擺脫傳統(tǒng)的課堂思維。
一些高校教師并不認為利用微課開展教學的效果會好,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只做表面工作的現象很多??傮w而言,微課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設計不足、設計內容較少、設計結構和知識點不一致。比如有的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時,最好把微課教學的概念簡化為自己的知識。在講解過程中,微課教學與灌輸式教學呈現出混合的局面。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綜合應用。事實上,這種解釋完全是基于個人的主觀意愿。只有少數學生能理解,但大多數學生能理解。學生存在較強的困難和困惑,甚至與課堂發(fā)生沖突,這對后續(xù)教學構成了更為嚴重的威脅。
著名的教育學家戴爾,將學習分為了幾個層次,俗稱“經驗之塔”,該理論認為從直接經驗到抽象經驗的學習是過度的。教育教學要從具體經驗出發(fā),逐步上升到抽象經驗。寶塔中心的視聽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比語言和視覺符號更具體、更易理解的體驗,彌補了其他直接體驗方法的不足。遺憾的是,在一些微課里,除了PPT文本、圖片和老師的講解外,視聽媒體等視聽媒體很少使用,動畫片也很少使用,未能用多種媒體來表達學習內容。這種微課非??菰?,學習者很難保持持續(xù)的注意力,自然會降低學習效果。
對大學教師利用微課教育動機的考察表明,大多數教師希望獲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的證書,部分教師希望通過競賽結果作為職稱評定的基準之一,部分教師希望獲得獎金,通過參與各級微課競賽,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可對獲獎教師既給予精神獎勵,又給予物質獎勵,在省、市、學校給予示范獎勵;將獲獎水平與教學成績掛鉤,進行教師績效考核;將獲獎證書作為職稱評定的參考指標之一;給予獲獎教師機會:選擇學習和培訓;創(chuàng)建微班研究項目,給予獲獎教師項目支持和經費支持。目前許多高校由于缺乏教材或設備,微課教育難以實施,微課教育的實際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很多學校都逐漸放棄了推行微課教育,這不利于教師改革的順利實施。高校必須加大對微芯片設備和設備的投入,才能為微教育的發(fā)展和這一先進教學秩序的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基礎。借助微課教育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支持充足的資源和設備。
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網絡與課程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基于信息技術的電子教材越來越多地被利用在學校的課堂上進行教學,這些教材的設計和制作不能由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員完成,只能由教師來完成。相關研究顯示,制作微課的教師比例較低,而微課大多由學校信息技術專業(yè)的教師來完成,只有少部分教師認為微課的教學效果好,進而積極參與微課的制作和推廣。微課的制作包括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表達能力、音視頻記錄與圖像處理技術、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交互式網頁開發(fā)技術等,微課的教學應用也對教師的技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強對教師的教育技術專項培訓和微課教育的實踐演練,是提高教師微課教學開發(fā)與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高校應該首先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來制作一批高質量的微課作為模板,讓其他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新。目前,微課的發(fā)展呈現出專業(yè)化、系列化的趨勢,很多教師時間和精力有限。因此,可以通過團隊合作,使教師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精心選擇課程,全面收集教材,并按照微課標準進行教學。我們可以制作大量高質量的微課,擴大微課的范圍和推廣,真正發(fā)揮微課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創(chuàng)建微課符合網絡實用知識和高效學習的發(fā)展趨勢,并且微課教育符合當前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微型課堂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始終要在對學習者心理分析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教學,關鍵問題是教學設計是否具有特色和吸引力。而視頻能否有效傳播內容,是衡量微課教育質量的前提。要塑造微課的主題化、系列化發(fā)展,學校還必須在人、財、政等方面給予支持,打造合作發(fā)展團隊,創(chuàng)作出一大批符合學校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
教學資源是指為有效開展教學而提供的各類條件、資料,包括教材、課程資料、案例、圖片等。各學科的委聘教師應根據需要使用現有教材或教材、新教材課程需求在微格教育生產中最重要的是教材的有效開發(fā)和利用。微課使用的主要資源是PPT課件。在制作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主題模板、邏輯清晰、頁面短、布局美觀、多媒體使用等常規(guī)問題,還要考慮微課的特點。學校應該為教師提供全方位的教學資源,同時教師之間的教學資源也應該實現共享,使得微課的質量越來越高,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明確在高校利用微課來進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學生正從高中的艱苦奮斗中升入大學,很多人都會出現自制力差,缺乏耐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等現象。所以,老師在給高校學生上課的時候應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因地制宜采用較為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學方法,首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持久興趣,并且引導學生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微課作為一種吸引力很強的課程,符合當下學生的特點,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校各學科教學活動中融入微課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但是在實際微課制作和設計過程中,仍出現了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深度理解微課的意義,然后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特點靈活制作,漸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