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邗江區(qū)蔣王鎮(zhèn)中心小學 雎婉素
以學生為本位的小學作文教學,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在作文內(nèi)容選擇、作文展開形式、作文語言設計、作文評價操作等方面,都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不斷提高。大多數(shù)學生害怕寫作,教師要調查學情,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作文中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寫出吸引人閱讀的文章。
作文是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要堅持兒童立場,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安排教學內(nèi)容,讓作文內(nèi)容兒童化、作文形式兒童化、作文語言兒童化、作文評價兒童化,凸顯作文活動的趣味性、互動性、生活化等特點,成功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打牢寫作基礎。教師要從不同角度指導學生寫作,以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寫作活動中。
作文離不開生活,教師在布置作文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學生生活中的細節(jié),讓學生細致觀察,以便積累寫作素材。學生從生活中觀察提取素材,能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如果有需要,教師還可以組織寫作素材展示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學習習慣,共享寫作素材,以充實作文內(nèi)容。
作文內(nèi)容對接學生生活,讓學生結合生活認知安排作文結構,這是比較有意義的教學設計,也能順利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形成嶄新的作文成長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以有效對接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chǎn)生主動寫作的意愿。如教學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那一刻,我長大了》,學生的生活認知是鮮活的,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針對學生的要求,指導學生寫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作文題目,找到關鍵詞,結合生活經(jīng)歷介紹典型故事,找到“那一刻”涉及的情節(jié)內(nèi)容,圍繞這個點安排作文結構。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典型素材,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讓學生自行擬題、明確主題,合理安排作文結構。教師要在作文選材方面加強指導,幫助學生梳理作文思路,以更好地作文。作文內(nèi)容要真實反映心理變化和成長過程,學生在具體操作時要結合生活,還要努力觀察生活,加工整理寫作素材,以不斷提升作文水平。
兒童化作文關注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具體指導時,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好學情調查工作,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科學安排教學內(nèi)容。多視角立意、多途徑選材、多體裁表達,都能帶來更好的寫作體驗,也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寫作的熱情,教師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指導學生更好地選材和立意,在充分表達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寫作能力。教師要關注學生在作文中的情感,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讓學生更好地寫作。
例如,教學《他_____了》,教師先指導學生補充題目,確定寫作方向,然后深入生活選材。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典型素材,讓學生聯(lián)想和思考,回憶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在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討論選材立意的問題,教師也要參與到交流中,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為了讓學生產(chǎn)生作文思路,教師可以挑選兩篇范文,讓學生誦讀,以提供更多的寫作啟示。學生逐漸找到了作文的感覺,就可以進入寫作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課堂巡視,觀察指導學生,確保學生的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組織學生搜集素材,分享信息,提供范文,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學生由此產(chǎn)生的作文思路更加清晰。
作文語言兒童化,是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說真話、實話、心里話,少一些形式主義,多一些真情實感,這樣的作文才有生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寫作,要注意突出語言的生活味道,運用生活語言,作文會更吸引人閱讀,也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學生語言大多有鮮明的個性,但在作文中表現(xiàn)得還不充分,教師要科學指導,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用最具個性的語言寫出吸引人閱讀的文章。
學生的語言具有個性特點,教師的正面鼓勵非常重要,可以促進學生作文水平循序漸進地提升。如教學《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要求學生學會觀察,將人物的特點寫出來。這個文題帶有活動色彩,需要先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教師可以安排觀察活動,并適時指導,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人,重點把握人物的特點。學生進入觀察狀態(tài),教師跟進指導,梳理人物的突出特點,讓學生掌握人物觀察方法,抓住人物特點,將其寫進作文中。在具體指導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不僅看人物的外貌,還要注意言行方面的特點,立體描繪,突出其性格特點。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觀察意識,對人物特點的把握游刃有余。有的學生觀察教師,教師主動配合,并介紹自己的特點,為寫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教師要提醒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突出被觀察人物形象的獨特性。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要有清晰的認識,并提供恰到好處的指導,因為這是教師的重要職責。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非??粗?,這是重要的教學契機。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教師要多角度審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要不斷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適時引入自評、互評等評價方式;創(chuàng)新評價語言,凸顯評價的專業(yè)性;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幫助學生建立寫作信心。這些教學設計都會成為學生寫作的動力,成為他們學習的最有力的支持。教師要從學生角度設計和改進評價標準,讓評價標準符合學生的訴求,其助學效果會更為顯著。
安排作文訓練時,教師應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作文水平,以布置更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文任務。如教學《漫畫的啟示》,教材中有兩幅漫畫,教師可先要求學生觀察,了解漫畫的大致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要來回走訪,了解學生的討論內(nèi)容,針對學生的普遍要求,利用多媒體展示多幅漫畫作品,以指導學生更好地觀察,找到作文的切入點。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要跟進指導,讓學生順利完成寫作任務。進入作文評價階段,教師先劃分幾個學習小組,在小組內(nèi)安排作文互評活動。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安排操作,互動交流氣氛非常熱烈。評價時,教師要從專業(yè)的角度比對和分析,這對學生具有指導作用。還可以讓學生互評,將作文學習推向高潮。教師要加入重點點評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點撥,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示,其助學效果更加明顯。
綜上所述,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形式、優(yōu)化作文評價環(huán)節(jié),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讓學生更好地寫作。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較弱,作文熱情也不高,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心理訴求,積極安排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作文氛圍,促進其寫作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