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時間無聲地流轉,當歷史已然成為過去的時候,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更需要滿懷熱情憧憬未來,以盛放的青春裝飾祖國的繁榮;歲月不斷地更迭,當老一代革命戰(zhàn)士堅硬頑強的身軀已然出現(xiàn)褶皺的時候,生活在當下的新一代年輕人更應該充滿雄心壯志,勇敢地接過先輩手中的紅旗!不忘過去,開辟未來,新一代學子正不斷地從革命英雄的事跡中汲取營養(yǎng),樹立崇高使命,創(chuàng)造中國更加美好的未來!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服裝系服工196班的洪曉君。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青年心向黨,筑造中國夢》。
不知道大家在小學的時候,有沒有學過一篇課文——《金色的魚鉤》。它是第一篇讓我讀完潸然淚下的文章。文章講述了在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接受黨組織的任務,照顧三位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而犧牲了自己生命的故事。讀完這篇課文,我被老班長,一名優(yōu)秀的紅軍戰(zhàn)士,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深深打動了。老師在那節(jié)課上給我們講了許多中國共產黨的知識。中國共產黨誕生于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它猶如砸碎鐵牢的斧頭與收獲秋耕的鐮刀勃然相會,在悠悠長夜下終于熬出了一座燦爛的燈塔,照亮著黎明前的黑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如今,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得以過上幸福的生活,科技的創(chuàng)新讓我們可以輕松將思念傳遞給遠在他鄉(xiāng)的家人和朋友。可是,在那個戰(zhàn)火紛爭的年代呢?
我曾讀過一封共產黨員的家書,叫《沈爾七致母書》。這封家書是沈爾七寫給母親的回信,一報平安、二表歉疚、三談決心、四冀體諒、五慰家人!老師告訴我,沈爾七寫這封信時年齡與我相當,但他已經遠離親人報效祖國多年,雖時常牽掛家人,卻從未動搖自己的決心。作為黨員的沈爾七,始終將黨旗高掛于心中,艱難險阻難涼少年心中熱血!
我與沈爾七寫信時的年齡相當,我僅僅是上大學離開父母,便已思念不已、惶恐不安。在當時,年齡甚至小我兩歲的沈爾七在外又何嘗不掛念家人,但為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只能在家書中寥寥幾筆:“兒平安,勿念?!边@封家書帶給我很大的力量,如今,在大學里,我會時常問候家人,遇到困難挫折時會調整心態(tài)、積極面對,更會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沒有比共產黨員在槍林彈雨中前進百年還難面對的困難,沒有比中國共產黨更亮更高的燈塔。
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沐浴著黨的雨露;作為生長在黨旗下的青年,我們飽受黨旗的恩澤與庇護。我們享受著革命先烈們與家人分別的痛苦換來的幸福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今時代的接力棒傳遞到我們21世紀的青年手中,我們更應該踏著前人的腳步,秉持著那份初心,在我們這個時代,為黨、為人民不辱使命、努力奮斗,筑造中華人民的偉大復興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