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位教師都是懷著熱忱走上三尺講臺,為學生美好的未來助力添彩;我也相信,當教師們講得酣暢淋漓、自得其樂時,課堂中也總能找到遞紙條的、說悄悄話的、打瞌睡的、走神的學生。面對這些,青年教師往往更容易措手不及,而如何處理師生關系,是每一位初入職教師的必修課。
培養(yǎng)學生的敬畏心,親師信師
學生敬畏之心的缺乏,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如今,教師們面對的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他們生活在物質條件相對優(yōu)渥的環(huán)境中,從小養(yǎng)成了自信昂揚、樂觀灑脫的性格。而暢通無阻的信息化時代,讓他們擁有和成人同等的信息源。甚至不少學生越發(fā)認為學業(yè)不是生命中唯一的出路。錯誤的認知,讓他們漠視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不時發(fā)生的沖突,也就不難理解了。而矛盾,正是在細微處蓄積,當教師的苦心碰撞上學生的肆意妄為時,我們不妨在學生心靈深處種下敬畏之花。
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潤物無聲
教師不妨把講授知識與傳統(tǒng)文化教育相融合。傳授知識無疑是教師的職責所在,可今天,教師不能只知道照本宣科,而是要理解學生、點燃學生?!墩撜Z》《道德經》等傳統(tǒng)文化作品,有許多旨近義遠的句子;從古至今,中國有許多德育故事,教師可以通過言語講述或播放相關視頻資料,既讓平淡的課堂增添文化的韻味,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在趣味性的教學中,打開學生心扉,引導學生正確思考。
師生交往保持度,不怒自威
曾國藩曾說:“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弊鳛榻處煟欢ㄒ獙捜蕠烂C。初入職場時,由于和學生年齡相仿,我樂于與他們打成一片,不久,我便發(fā)現(xiàn)這并非明智之舉。因為有的同學依仗與我關系比較好,對待學習開始敷衍應付。隨即,我改變過去和他們嬉皮笑臉的姿態(tài),學著“不茍言笑”。這并沒有給我?guī)砣魏螕p失,而我的認真姿態(tài)也在無意中改變著他們。我想,當每個老師都以認真的姿態(tài)告訴學生,“學習是正確的選擇”,他們難道不會由衷地生發(fā)對知識、對學業(yè)的敬畏嗎?
綜上所述,年輕教師有許多契機改變學生,最要緊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敬畏心,讓他們樂學好學。心與心的交互,比得上一千次單方面的良苦用心。學校有校規(guī)校紀來規(guī)范學生言行,那么,精力充沛的年輕教師可助力家校共育,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給學生發(fā)言權,走進學生內心。年輕教師更有機會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讓學生懷揣敬畏之花,走向更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