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璇,吳樣明,蔣鑫鋮,季巧遇,*,李詒光,(.江西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南昌 330004;.江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南昌 330004)
芍藥甘草湯收錄于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會同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古代經(jīng)典名方目錄(第一批)》[1]。芍藥甘草湯出自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可養(yǎng)陰柔肝、緩急止痛?,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芍藥甘草湯多以加減方應用于治療解痙抗炎鎮(zhèn)痛[2]。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古代經(jīng)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簡化注冊審批管理規(guī)定》在借鑒日本漢方藥管理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引入了物質(zhì)基準的管理要求,以其作為質(zhì)量控制的基準[3]。
在中藥制劑質(zhì)量控制方面,關(guān)鍵是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中藥作用的整體性,中藥成分和作用機制的復雜性,多指標質(zhì)量評價已成為行業(yè)的共識。目前,一測多評(QAMS)法多應用于中藥材及中藥復方制劑的質(zhì)量評價[4-6]。本實驗采用QAMS法,以芍藥苷作為參照物,建立其他已知成分相對于參照物的相對校正因子,可同時測定8種成分的含量。建立了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指紋圖譜并進行相似度評價,以分析不同批次間樣品的質(zhì)量差異,為芍藥甘草湯的質(zhì)量評價提供參考。
Thermo 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Agilent 1260 Infinity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Milli-Q IQ 7000超純水儀(美國Millipore公司);MSA224S-1CE-DA型萬分之一分析天平、CPA225D型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MSA6.6S-OCE-DM型百萬分之一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 公司);SB-500DTY型掃頻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芍藥苷(批號:110736-202044,純度:96.8%)、甘草苷(批號:111610-201908,純度:95%)、甘草酸銨(批號:110731-202021,純度:96.2%)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芍藥內(nèi)酯苷(批號:19121705,純度:99.28%)、芹糖甘草苷(批號:20081705,純度:98%)、異甘草苷(批號:17042102,純度:98%)對照品(成都普菲德公司);苯甲酰芍藥苷(批號:ST05580220,純度:95%)、甘草素(批號:ST07000120,純度:98%)對照品(上海Standard公司);乙腈為色譜純,甲醇、磷酸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經(jīng)考證,芍藥甘草湯中所用白芍和甘草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ea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和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莖,其中甘草的炮制方法為清炒[7-10]。15批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所用白芍和甘草藥材經(jīng)江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鑒定人員謝斌鑒定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ea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和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莖,由江中飲片廠炮制。飲片信息見表1。
表1 樣品信息 Tab 1 Information of sample
色譜柱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 4.6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脫(0~10 min,10%~ 20%A;10~22 min,20%A;22~35 min,20%~40%A;35~50 min,40%A);檢測波長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溫30℃;進樣量10 μL。
分別精密稱取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異甘草苷、甘草素、苯甲酰芍藥苷、甘草酸銨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甲醇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40.457、223.751、18.953、83.866、16.299、2.094、7.783、158.763 mg·mL-1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2.3.1 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的制備 芍藥甘草湯記載于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白芍藥、甘草各四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比“咨诛嬈⒏什蒿嬈骷s 55.2 g,加水 600 mL 浸泡 30 min,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煮至 300 mL,趁熱過濾,減壓濃縮,凍干,即得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凍干粉。缺白芍樣品和缺炙甘草樣品的凍干粉,按上述方法制備。
2.3.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凍干粉適量,研細,取約0.1 g,精密稱定,置于100 mL量瓶中,加入70%甲醇適量,超聲(600 W,40 Hz)30 min,放冷,定容,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4.1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將“2.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按對半稀釋法稀釋4次,得到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分析,以質(zhì)量濃度(X,μg·mL-1)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結(jié)果見表2。
表2 各成分的線性關(guān)系考察結(jié)果 Tab 2 Linear regression of 8 components
2.4.2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測定6次,記錄峰面積和保留時間,結(jié)果7種成分相對于芍藥苷的相對保留時間RSD均小于0.5%,8種成分峰面積RSD均小于0.9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4.3 重復性試驗 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和保留時間,結(jié)果7種成分相對于芍藥苷的相對保留時間RSD均小于0.13%;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異甘草苷、甘草素、苯甲酰芍藥苷、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15%、4.47%、0.55%、1.96%、0.37%、0.06%、0.18%、3.62%,RSD分別為0.61%、0.53%、1.3%、0.67%、1.0%、1.1%、0.59%、0.53%,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良好。
2.4.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批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8、10、12、24、48 h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和保留時間,計算得到結(jié)果7種成分相對于芍藥苷的相對保留時間RSD均小于0.11%,相對峰面積RSD均小于1.9%,表明供試品溶液在48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4.5 加樣回收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凍干粉6份,每份約0.05 g,精密稱定,分別精密加入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按“2.3.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jié)果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異甘草苷、甘草素、苯甲酰芍藥苷、甘草酸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0.02%、
99.26 %、100.91%、99.58%、99.29%、97.97%、93.83%、102.88%,RSD分 別 為0.40%、0.32%、0.79%、0.40%、0.67%、0.87%、0.92%、3.5%。
2.5.1 相對校正因子的計算 以芍藥苷為內(nèi)標物,采用多點校正法計算相對校正因子[11-12]。fi/s=fi/fs=CiAs/AiCs,公式中Ci為待測成分的質(zhì)量濃度,Ai為待測成分峰面積,As為內(nèi)標物對照品峰面積,Cs為內(nèi)標物對照品濃度。取同一混合對照品溶液,分別進樣5、10、15、20 μL,記錄8種成分色譜峰面積,計算芍藥內(nèi)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異甘草苷、甘草素、苯甲酰芍藥苷、甘草酸的fi/s分別為1.146、0.756、0.532、0.850、0.311、0.634、3.656。
2.5.2 相對校正因子耐用性考察
① 儀器和色譜柱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考察不同色譜柱(Dikma diamonsil C18,Thermo Syncronis C18,Agilent zorbax SB-C18,規(guī)格均為250 mm×4.6 mm,5 μm) 在Thermo U3000和Agilent 1260色譜儀上的相對校正因子,結(jié)果各成分相對校正因子的RSD<3.0%,表明儀器和色譜柱對各成分的相對校正因子無顯著影響。
② 流速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考察不同流速(0.8、1.0、1.2 mL·min-1)下各化合物的相對校正因子,結(jié)果各成分相對校正因子的RSD<2.0%,表明流速對各成分相對校正因子無顯著影響。
③ 柱溫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考察不同柱溫(25、30、35℃)下各化合物的相對校正因子,結(jié)果各成分相對校正因子的RSD<3.0%,表明柱溫對各成分相對校正因子無顯著影響。
相對保留時間法是QAMS法普遍采用的色譜峰定位方法[13-15]。以相對保留時間進行色譜峰定位時,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和異甘草苷5個待測成分的RSD小于3%,苯甲酰芍藥苷和甘草酸的RSD超過了5%,表明相對保留時間對于距內(nèi)參峰芍藥苷較遠的峰的定位效果較差。若采用兩點校正法,選取芍藥苷和甘草酸進行兩點校正[16-17],僅有個別數(shù)據(jù)RSD大于5%,定位效果較好。
將15批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供試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分別采用標準曲線法、外標一點法和QAMS法計算各待測成分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3。采用SPSS 21.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檢驗,結(jié)果顯示通過標準曲線法和QAMS法得到的含量之間無明顯差異,說明QAMS法在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含量測定研究中基本可行。
表3 8種成分不同方法含量測定結(jié)果 Tab 3 Content of 8 components by different methods
2.8.1 指紋圖譜的建立 將15批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的色譜數(shù)據(jù)導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版)”,以S1色譜圖為參照圖譜,中位數(shù)法譜峰匹配,確定了13個共有峰,指認出8個共有峰,分別為4號峰芍藥內(nèi)酯苷、5號峰芍藥苷、7號峰芹糖甘草苷、8號峰甘草苷、10號峰異甘草苷、11號峰甘草素、12號峰苯甲酰芍藥苷、13號峰甘草酸,見圖1和圖2。
圖1 樣品(A)、混合對照品(B)和空白溶劑(C)HPLC圖Fig 1 HPLC chromatogram of sample(A),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B)and solvent blank(C)
圖2 樣品(A)、缺甘草陰性樣品(B)和缺白芍陰性樣品(C)HPLC圖Fig 2 HPLC chromatograms of sample(A),negative sample without licorice substances(B)and negative sample without Radix Paeoniae Alba(C)
2.8.2 芍藥甘草湯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 對15批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指紋圖譜進行相似度評價,結(jié)果顯示15批樣品相對于對照圖譜的相似度 分 別 為0.994、0.995、0.987、0.995、0.987、0.986、0.984、0.975、0.961、0.984、0.950、0.966、0.990、0.981、0.962,均大于0.96,表明15批物質(zhì)基準之間差異性較小,樣品疊加圖見圖3。
圖3 15批次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HPLC圖及對照指紋圖譜Fig 3 HPLC chromatograms and reference fingerprint chromatogram of the substance benchmarks of 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續(xù)表3
本研究采用多點校正法計算相對校正因子,有關(guān)文獻記載采用斜率校正法,即以標準曲線斜率比值計算相對校正因子,當標準曲線線性關(guān)系較好,斜率與截距之比大于100時,斜率校正法計算得到的校正因子才具有較好的重復性和準確性[18-19]。
有文獻認為,考察重現(xiàn)性以RSD<5%的峰進行定位[20]。但以相對保留值或保留時間差來定位時,保留時間較長的成分理論值與實測值RSD較大,并不能準確定位。本試驗采用兩點校正法,選用內(nèi)參物芍藥苷和保留時間靠后的甘草酸進行兩點校正,能得到較好的定位效果。
本研究采用QAMS法,同時測定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中芍藥內(nèi)酯苷、芍藥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異甘草苷、甘草素、苯甲酰芍藥苷和甘草素8個成分。在含量測定的基礎(chǔ)上,建立指紋圖譜,15批樣品指紋圖譜相似度均在0.96以上,表明不同批次物質(zhì)基準的化學成分具有較好的一致性。QAMS法結(jié)合指紋圖譜的方法能更全面地評價芍藥甘草湯物質(zhì)基準的質(zhì)量,可為經(jīng)典名方開發(fā)過程中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