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娟
(阜陽市阜南縣新村鎮(zhèn)中心小學 安徽阜陽 236000)
繪本,從名字上就可以窺見一二,繪本是以圖片為主,輔以文字對故事進行講述,和傳統(tǒng)美術教材不同的是繪本文字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繪本更具有故事性,更為學生所接受,相比起來學生更喜歡繪本的教學,而不是只有圖片的教學,同時繪本更具有故事性,學生可以通過繪本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閱讀了故事,跟漫畫、連環(huán)畫之類的書籍不同的是,繪本的內(nèi)容選材上以名著和經(jīng)典的兒童故事為主,適用于所有的小學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畫畫的同時也讀到了故事,通過這些名著和兒童故事讓學生對世界抱有熱情,對于生活也抱有憧憬,其中包含的三觀也都善良、正直。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和思維都不成熟,思想活躍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再加上美術課具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征就是美術需要學生有一個長期的塑造過程,學生需要在畫畫的過程中耐下性子踏踏實實地去進行繪畫,畫畫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很容易就轉(zhuǎn)移注意力,引入繪本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學生被繪本中的故事吸引,對于繪畫有興趣,通過利用繪本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小學美術的質(zhì)量[1]。
小學生作為剛步入校園生活沒多久的學生,其年齡階段的特點使學生更容易轉(zhuǎn)移注意力,興趣來的快去得也快,活潑好動,從家庭出來到學校求學,突然間需要學生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聽課,剛開始學生還會覺得新奇,到了一定階段就會覺得乏味無聊,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學習也會不自然的產(chǎn)生一些抵觸心理,因此課程的生動性就顯得更為重要,將繪本引入小學課堂,避免了傳統(tǒng)美術教材的單調(diào),讓學生們在一個充滿故事性的環(huán)境下進行繪畫,一方面,年齡原因讓學生很容易的沉迷于故事情節(jié)當中去,因為繪本的內(nèi)容選擇上都是經(jīng)過專家深思熟慮再三推敲的結(jié)果,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對于故事可以更投入的去觀看,通過故事延伸出來繪畫,可以讓學生對于繪畫的興趣得到提高,對于美術的學習也更感興趣。
繪本的引入可以加大學生的選擇,打個比方說如果課程目標是動物,學生可以讀的是《我喜歡自己》《動物足球賽》《動物故事》等等,每個學生看的故事都可以不同,通過自己的喜好選擇故事,而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是不一樣的,每個繪本都是不同的畫風,這樣無論從選材和畫畫風格的選擇上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同的,而且大部分繪畫都不是只有一個人物形象就足以支撐一整幅圖畫的繪制,圖片上可以多添加幾個元素,通過對于不同繪本故事中對于元素的選擇,可以讓學生的對于繪畫的整體性和協(xié)調(diào)性有一個很好的鍛煉,通過這種鍛煉可以讓學生在后期創(chuàng)作中對于需要繪畫的方向有一個自己的構(gòu)思,小學生的想象力天馬行空,長翅膀的馬,會游泳的貓,學生繪畫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2]。
繪本是通過專門的學家進行篩選驗證,總結(jié)出的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具有教育意義和影響意義的書,在這種情況下,繪本中的故事多為名著中的橋段,翻譯成小學生可以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展示,比如《夏日海灣》《夢想家威利》或者也可能會抽取西游記中一些橋段,通過這種方式讓一些名著走進學生的視野,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增長自己的文學底蘊,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名著的認知,教師也可以在上課的過程中適當?shù)亟o學生們對于閱讀中的人物進行分析,讓學生們對于名著中的情節(jié),所要闡述的事情有更深刻的認識。
繪本中的插圖深受學生的喜愛,同時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也讓學生十分推崇,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點心理需求為教學的開展鋪墊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普遍喜好去選擇繪本的題材,通過繪本營造一個學生更傾向的學習方向,舉個例子,教師一節(jié)課的課程目標是教會學生畫海洋生物,教師可以選取一個或者幾個學生們比較喜歡看的繪本,引入課堂,讓學生對于海洋生物刻畫,海洋背景的描繪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通過繪本引導學生學習,開展課堂教育,一方面不會顯得生硬突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知不覺當中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對于繪畫的構(gòu)圖有一個大體上的了解,先為學生的課堂繪畫做好鋪墊。
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在學生看完繪本之后,可以對繪本中故事人物進行分析,這樣教師培養(yǎng)的學生更傾向于文學素質(zhì)的提高,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看完繪本之后再用大屏幕播放一些同類型的視頻,通過繪本上的靜態(tài)和視頻中的動態(tài)動靜結(jié)合讓學生對于海洋生物這個課題繪畫有一個更大的題材庫,題材多了,學生繪畫的方向也就多了起來,這樣的培養(yǎng)更傾向于學生的才能培養(yǎng),無論是對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yǎng),還是對于學生才能的培養(yǎng),都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和長足的進步。
圖片可以很好地傳達技巧,幫助教師教會學生口述難以詳盡表達的理論,但是繪本和傳統(tǒng)美術教材的區(qū)別就在于繪本具有故事性,而故事都是需要故事情節(jié)不斷向前推動發(fā)展的,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繪本上的視角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物向前走動,視角也在向前走動,這樣所產(chǎn)生的優(yōu)勢就是跟傳統(tǒng)的只有一張圖的教材相比,繪圖可以全方位地展現(xiàn)視角變化時的繪畫技巧,同時因為繪本的故事性,這種視角的改變往往潛移默化,不會轉(zhuǎn)折得太過突兀,學生通過學習和閱讀就可以有一個大體的了解[3]。
繪本中的故事大多都具有代表性,繪本中的畫風也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甚至繪本中還有很多知名畫家的插畫,在這種引進繪本教學的美術課上,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名畫,對于各種繪畫風格也有所見識,對于繪畫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什么樣的繪畫可以烘托出什么元素的位置都可以有一個飛速的提升,對于學生的畫畫風格,整體構(gòu)圖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改善。
繪本往往是根據(jù)故事或者跟故事有一定連接性的圖片,在這樣的基調(diào)下,圖片往往會有所限定,圖片表達的內(nèi)容和圖片表示的方式以及圖片當中的元素都和故事息息相關,當教師給定一個繪畫目標的時候往往一個故事中的插圖是不足以支撐學生的繪畫元素,學生需要從同樣的題材中找到一些有用的元素添加到自己的畫中,每一個故事所闡釋的故事都不相同,每一個故事所對應的插圖繪畫風格也不盡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搜集元素的同時也對所需要描繪的大背景有所了解,比如畫天空的生物,學生在搜索素材,除了鳥、飛花、太陽和參天大樹的時候,學生如果覺得元素太過單一,就會考慮往其中加一些云彩、晚霞、高樓大廈等,在搜集元素的過程中也看到了不同故事中插畫背景畫的也不同,雖然都是以天空為主要基調(diào),但是天空和天空的畫法也是不相同的,表現(xiàn)天空的技巧也不盡相同,學生通過動筆的過程中不斷融合于兩種背景的畫法,讓學生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創(chuàng)新,同樣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元素的配搭拼湊出自己幻想中的烏托邦[4]。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延展,讓學生們對于自己的作品加大刻畫力度,比方說教師教學生們畫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可以先給學生分析孫悟空的人物性格,通過對于人物的分析,讓學生們對于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有一個更深的了解,然后再讓學生對自己的畫進行豐富和延展,通過對于人物性格的分析來探討應該著重刻畫哪方面,比如眼神、神態(tài)等,要用什么樣的動作更能凸顯人物特征,讓學生們再進行一個加深和創(chuàng)新,畫出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
新時代的美術教學重視多種元素的融合,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課堂就會失去色彩,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引入繪本,是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心理經(jīng)過充分研究之后得出的一個具有針對性的方法,通過繪本的引入可以利用繪本中的故事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給定既定目標,讓學生通過繪本中的多個故事進行整合繪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導入課程,同時把故事進行延展,可以延展故事背景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也可以延展更多的繪畫題材,提高學生的繪畫水 平。通過引入繪本,切換不同的視角可以讓學生從各個對于繪畫技巧有一個更加直觀的理解,繪本對于小學的年齡特點更具有針對性,教師再輔以對應的引導就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