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國樂
(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 青海西寧 810007)
隨著新課改在我國初中教育領域內的不斷深化,作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對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程開展過程中,很多教師受到學生中考成績的壓力,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的個人成績發(fā)展為主要目標,忽略了學生在階段過程中的能力發(fā)展。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在數學課程中采用“課堂理論講述+重點板書”的灌輸式教學,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足,降低了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而隨著我國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實現(xiàn)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手段的有效融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化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課程中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采用的是“理論口授+重點板書”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對于那些數學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順利解決各種問題,從而在數學學習上充滿自信心,學習起來也會更有動力。但是對那些數學理解能力基礎不足的學生來說,在經過多次的嘗試失敗以后,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會受到很明顯的心理打擊,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排斥心理,影響數學成績的進一步提高。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也應該進行革新。實際上,現(xiàn)階段很多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只是滿足了以前的學生發(fā)展需求,但是學生的數學發(fā)展需求是有變化的。當今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的是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而數學計算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強弱是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會做題”的教學要求顯然已經不符合當今時代變化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對數學教師來說,及時給予也是挑戰(zhàn),良好的互聯(lián)網數學活動對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推動綜合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
在初中數學課程中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課程教學能力。這是因為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對那些通俗易懂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更高,而對那些理論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往往難以形成學習興趣。針對這種問題,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學生降低理論知識的學習難度,通過微課、翻轉課堂、游戲活動等教學模式,將理論化的數學知識以視聽化的教學語言呈現(xiàn)出來,這種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初中數學課程教法的創(chuàng)新,能夠有效推動初中數學課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程中,很多任課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學生進行顯性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隱性知識對學生數學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性,這種情況導致很多數學教師在課程中只能應用圖文等方式為學生傳達數學顯性知識,而隱性知識往往被隱藏在了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中,沒有被明確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結合微課技術為學生設計情景化的教學內容,通過探究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極為重要。在初中數學課程中,我們可以就某個針對性的課程問題設計微課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欣賞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自主進行思考,從而形成學習反思、價值觀念和情感認同等多種隱性學力。
學生學習初中數學課程的過程就是不斷突破學習重難點知識的過程。在初中數學課程中開展微課教學活動時,通過針對性的教學問題設計可以ti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微課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應用于數學理論知識課程指導上,也可以應用于數學課程的實驗設計活動中,針對數學課程中那些較為復雜或者微觀的實驗內容,可以通過微課講解的形式,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進行探究,同時對實驗問題背后的現(xiàn)象進行反思,從而使初中生在參與數學課程微課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體驗學習數學課程知識的樂趣。
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重點內容之一,也是構建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基礎,應引起教師的重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其中。在上課之初,教師可從教學大綱和學生實際出發(fā),選擇微視頻進行教學,利用翻轉課堂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特點,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以筆者的教學活動為例,在指導學生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組”這節(jié)課程的知識學習時,制作了關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視頻,除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外,我還在視頻中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教學問題:“現(xiàn)在我校開展的籃球比賽采用積分制的原則進行,每個班的球隊只要贏一場就能夠得到5分,但是負一場只能得2分,那么如果只有獲得40分才能夠進入校級聯(lián)賽,我們班最多可以輸幾場比賽呢?”這樣,通過在課前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籃球積分”的問題,來鍛煉學生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知識對籃球比賽做數據分析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課前就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學習起來更為得心應手。
初中數學課程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很多初中生感覺數學理論知識難學的原因在于,學生對碎片化的數學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導致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不懂得對數學理論知識進行靈活的應用。但如果我們一味地要求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勢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質量,針對這種問題,我們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趣味性的數學微視頻,使學生在視頻內容的影響下自覺加深知識理解,提升課程質量。
以筆者的教學活動為例,在指導學生學習“三角函數”的有關知識時,為了幫助學生形成三角函數知識的有效記憶,在這節(jié)課程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作了微課教學視頻,其內容為三角函數誘導公式內涵及其結構特點,在視頻中為學生仔細講解了任意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義以及相關表達式,結合思維導圖和學習清單為學生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上,使學生展開自主預習活動,同時將預習練習題目的成果反饋給我,我再根據學生的錯誤率決定課堂講解的重點,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課程教學質量。
在日常的初中數學課程中,我們應該堅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那么只有我們設計出更為有趣的數學課程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被激發(fā)。因此在初中數學課程中,實現(xiàn)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有效結合,我們可以從課后的課堂活動上入手,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增加課堂活動的趣味性,以趣味性的游戲課堂活動來吸引學生,使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自覺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比如我在日常的數學課程教學中,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相關短視頻軟件的優(yōu)勢,通過指導學生制作優(yōu)秀短視頻的形式,提高學生對碎片化數學知識的記憶力:在每次的課后練習完成以后,我會讓學生把自己的錯誤點找出來,并找出對應的相關數學公式,然后我將這些數學公式制作成趣味性的短視頻上傳到班級的公共視頻號上,學生在反復刷這些微課短視頻的過程中形成了有效的記憶,錯誤率得到了明顯的降低。
綜上,初中是學生養(yǎng)成各項基礎能力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開展高質量的數學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主動探究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立足于數學課程的實際,以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為主,從數學課前復習、課堂教學和課后鞏固三個方面進行課程內容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