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夏天,吃完了飯——也許是涼面,也許是稀飯搭配咸鴨蛋、拌藕絲和蟹粉蛋——收碗筷到廚下洗了,我外婆便喝一聲:“去乘風(fēng)涼!”
——無錫話似乎說不好“乘涼”二字,一定得“乘風(fēng)涼”才能出口。于是大家提了竹凳,拿了蒲扇,出了門去,一路過鄰居門前——夏天大家都開著門吃晚飯——呼朋引伴:“乘風(fēng)涼!乘風(fēng)涼!”
因為有乘涼的經(jīng)歷,我很懂得為什么孟浩然要“綠樹村邊合”、“開軒面場圃”。開軒才敞亮,有樹才陰涼。居民樓密集處無風(fēng)發(fā)悶,空曠地上才開爽明亮,還看得見天空:夏夜天色幽藍,看著都比家里的暖黃色燈光涼快。
小孩子總是先嚷熱:畢竟家里還有電風(fēng)扇,乍離了風(fēng),出來一坐,覺出悶熱來,不高興了。我那會兒還跟外婆抗議過,“什么乘涼,明明是乘熱!”
我外婆便道:心靜自然涼……你數(shù)星星吧!數(shù)到一百顆,就涼了。果然有效。數(shù)到一百顆星星時,果然涼下來了。
——現(xiàn)在想來,一是心靜了,二是看久了幽藍夜空,體感舒服了;三便是,時候慢慢過去了,夏夜如涼水,慢慢下來了。當(dāng)然,手上慢慢搖的蒲扇,也有用途。
蒲扇,竹椅,綠樹,薄衫。
大人聊天小孩吵。大人聊物價,聊吃喝,聊鄉(xiāng)下來賣西瓜的那輛車今天來過了;聊球賽,聊八卦,聊隔壁廠子的誰新買了個錄音機。小孩吵鬧,說二郎神和孫悟空誰厲害,豬八戒打不打得過哪吒,蛇精的如意顯靈夠不夠厲害是不是打得過姜子牙,為什么蛇精的老公是蝎子精,西梁女國那個要搶唐僧的女妖怪也是蝎子精……
忽而大家都安靜下來,是一縷風(fēng)來了。大家各自屏息凝神,如飲仙露。等風(fēng)慢慢地,從一小縷,變一片,呼地從身旁過,遍體生涼。大家停了扇子,伸展肢體,一致贊譽:“好風(fēng)!好風(fēng)!”飄飄欲仙,大口呼吸,覺得樹葉都有青翠香氣了。
到夜涼得心沉了,星星也數(shù)過一遍了,諸天神佛都討論過一遭了,便有哪家會開了西瓜,切了片,放在臉盆里端來,便聞得見新開西瓜的清香味。大人們客氣地讓,孩子們爭先恐后。吃得上了臉,濕了手,興致高昂,又繞著鬧。大人們喝止,讓孩子去一旁水龍頭,洗了手臉再來。孩子們一走,空地上靜一刻,便聽得見呼嚕聲——是隔壁樓的胖大叔,安安靜靜倚在自家靠背椅上,先還用蒲扇輕輕拍著蚊子,慢慢手沉了,眼皮下來,睡著了。呼嚕嚕。
忽然雷霆一聲響,轟隆隆。胖大叔便醒了,睜眼看時,天上陰云密布。這時慣于乘涼的諸位,個個面露喜色。大雨滂沱之前,會有陣陣急風(fēng),吹得薄衫貼身,精神爽朗。大家站起來,一邊拾掇凳子,一邊吹這珍貴的風(fēng)。平時用收音機聽評書的老爺子,還要手持蒲扇朝云指點,“山人諸葛亮自有妙計,這就借得清風(fēng)化雨!”引得大家笑。
風(fēng)勁厲,雨點啪啪打?qū)⑾聛?大家各自道一聲“明天再見,快點轉(zhuǎn)去”,提了凳子,扇子遮頭,一路跑回家。偶爾雷隱隱中,夾雜一兩道閃電,小孩子看得臉色煞白,且喜且懼;幾步跑回了家,衣服也沒打濕,外婆吩咐了:“脫了衣裳,洗澡去吧!”
我打趣外婆,說我出門去,讓雨淋一場再擦干了睡,不也很好?外婆正色訓(xùn)誡我道,不能貪涼。雨水是涼的,對身體不好。你現(xiàn)在吹到了好風(fēng),這就是乘到?jīng)隽耍嚎禳c睡吧。身子涼了,入夜不睡,就要傷風(fēng)了!
——就是抱著這點心思,后來我家買了空調(diào),夏夜在家開起來了,外婆依然老大不耐煩。她覺得乘涼乘來的才是好的涼、自然的涼、舒適的涼。而空調(diào)里的風(fēng),來路不正,是歪涼邪涼,不靠譜的涼??照{(diào)開一會兒還行,睡覺必須關(guān)掉。我那時相信了她這套。至于知道她是為了省電,是后來的事了。
過了乘涼的時代,樹葉簌簌,雷聲隱隱,清風(fēng)吹衫,西瓜滿盆,現(xiàn)在變了空調(diào)間里的冰飲,也挺好,只是少了些風(fēng)致?,F(xiàn)在的夏日,人自覺躲在房間里太久,逐漸不辨曦月了。偶爾出門,抬頭一看,星星數(shù)了十來顆,便數(shù)忘了。大概再要數(shù)到一百顆星星,等候星光與夜露讓身體涼下來的能力,已經(jīng)離我而去了吧。
就像我們曾經(jīng)珍惜過的,每一縷飄飄欲仙,恨不得吸人身體里的,夏日的風(fēng)。星移斗轉(zhuǎn),四季交錯。
(鄒華美薦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