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生嗎?”
“想生,又怕養(yǎng)不起……”
那天下班后,某軍校門診部藥房的幾個女人一邊收拾包,一邊討論起三孩的話題。
“你看田姐多好,二胎生了倆,提前三孩了。”大家羨慕地看向田一寧——她笑了笑并未回應。
自家的日子,誰過誰知道。
2016年,對于生二胎這件事,田一寧有些猶豫不定。
女兒已經12歲了,田一寧覺得再熬幾年,等孩子上了大學,一切都將輕松起來。如果生二胎,光是想想,都覺得累。算了,不生了!
剛下的決心還沒有落地生根,看到滿懷憧憬的愛人,她又猶豫了。臨睡前,愛人總會興高采烈地講碰到誰家的二寶了,特別可愛,隊里誰又生了二寶了,最后再試探一句:“你看咱倆工作穩(wěn)定,養(yǎng)兩個孩子不成問題,要不要再生一個?”
田一寧沒有說話。田一寧的沉默,讓愛人仿佛看到了希望,有空就給她灌輸抓緊生二胎的思想。田一寧的同事也生了二胎,看著白白胖胖的寶寶,她有點動搖了。
家里的老人也希望田一寧能再生一個給老大作伴:“現(xiàn)在的孩子都太孤單了,兩個孩子有什么事兒也可以商量……”一字一句都在打消田一寧心里那個為二胎而打的“結”。
田一寧開始試探女兒的態(tài)度:“你說媽媽再生一個弟弟或者妹妹,怎么樣?”
臺燈下,女兒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無所謂地說:“可以呀,只要你能生得出來?!?/p>
女兒的回答出乎田一寧的意料,加上愛人的憧憬老人的期待,她鄭重其事地開始備孕。作息規(guī)律,適當運動,一個多月后就懷孕了。
2017年6月中旬,看到驗孕棒結果的時候,田一寧說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樣的一種心情。愛人得知這個消息,在原地轉了兩圈,坐下又突然站起……無處安放的手腳和臉上的笑容,更是讓他的喜悅一覽無遺。晚上,女兒放學回來聽到這個消息,盯著田一寧的肚子看了又看,說了一句:“那我想要個妹妹?!毕氲竭@個家庭即將有新生命加入,田一寧的心定了。
2017年7月7日,懷孕7周,田一寧去醫(yī)院首檢,竟然懷了倆!她一下呆了,這怎么可能呢?又和醫(yī)生確認了一遍,沒錯,是倆。
肚子里的這一對寶寶,是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還是一對龍鳳胎?田一寧時常沉浸在偉大母親的光環(huán)里不停猜想,絲毫感覺不到懷孕初期的不適。
隨著肚子越來越大,田一寧漸漸感到了身體的不適。首先就是睡不好,左臥右臥都怕壓迫胎兒,甚至做夢都夢到壓到寶寶了,還經常會在夢中驚醒。因為休息不好,連帶腰酸背疼等反應,田一寧臉上的笑容漸漸少了。
懷孕后期,愛美的田一寧漸漸“膨脹”起來,以前巴掌大的臉發(fā)展到三個巴掌也蓋不住了,體重達到了90公斤。那些日子,她連鏡子都不照了,除了上班外也不出門,害怕別人看到她的樣子。
2018年1月29日,田一寧剖宮產下一對兒子,十分健康。她哭得很傷心,醫(yī)生不解:母子平安,生了兩個小子,哭啥呢?
愛人沉浸在多了兩個兒子的喜悅當中,根本沒有想以后的生活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吹教镆粚幙蘖耍粫孔熳旧嗟匕参康溃骸澳悴灰?,不要哭,這是好事呀!要不別人還以為我怎么欺負你了呢?!?/p>
田一寧的母親也在一旁開導:“養(yǎng)兒防老,人丁興旺,挺好的?!?/p>
有人說,照顧雙胞胎孩子的工作量,不是簡單的“1+1”。對于這點,田一寧深有體會。
雙方的父母年紀大了,只能搭把手做做飯。愛人在軍校的學員隊任大隊長,平時工作忙,指望不上。田一寧整天圍著兩個孩子轉。母乳不夠吃,只好一個喂母乳,一個喂奶粉。往往懷里的這個還沒吃飽,邊上的那個就開始哭,田一寧常常是手里托著一個,又弓著腰去忙活另一個——產后的傷口疼,心也跟著疼,有時覺得特別委屈??粗薜眯∧樛t的小家伙,田一寧也跟著哭,既心疼兒子,也心疼自己。
2018年6月,我軍院校改革,地方招聘的非現(xiàn)役文職人員要通過考試納編,這是關乎田一寧未來的一件大事??记靶枰ネ獾貙W習培訓,可孩子還不到5個月,一個還在吃母乳,根本丟不下。沒辦法,田一寧只好在家學習,等孩子們睡著了,她就趕緊看書。有時,她也想放下書本好好睡一覺,可又知道自己不能停下來。好在,田一寧順利通過了考試。
工作上的事,苦也好,累也罷,總有解決的辦法。可家里的孩子多了,有些事就不止是苦和累能解決的。田一寧除了要面對處在青春期叛逆的女兒外,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兒子,最怕的就是兩個小家伙生病。有一次,大的因肺炎住院,出院沒兩天,小的又開始發(fā)燒,接著大的病又復發(fā)了,只好兩個一起住院。恰巧,那段時間老人也不在,雇的阿姨也有事,只能把女兒一個人留在家。那些日子田一寧和愛人待在醫(yī)院,一邊擔心兩個兒子,一邊牽掛家里的女兒,心里就像油煎一樣。
兩個兒子慢慢長大,也越來越調皮,女兒寫作業(yè)的時候必須關上房門,才能免受干擾。有一次,女兒出來倒水,趁門沒關好,兩個小家伙偷偷溜進去,把姐姐的作業(yè)涂畫了一頁。姐姐回來抓了現(xiàn)行:大的手里拿著筆,小的在旁邊搶課本……姐姐氣不過,推了一把大的,小家伙“哇”地哭了。田一寧趕緊跑過去,對女兒說:“干嘛呀?你是姐姐,嚇著弟弟了!”
女兒委屈得直哭:“我是姐姐怎么了?我愿意當這個姐姐呀?把我作業(yè)都弄臟了,我怎么交?你就知道護著他們……”
女兒后面說了什么話,田一寧不記得了,只記得愛人帶走兩個小家伙后,她想抱抱女兒,卻被一把推開了。田一寧才驚覺,自己好久沒有抱過女兒了。
事后,田一寧訂了海洋公園的門票,她記得女兒小時候特別愛去那里。可是女兒并沒有她想象中開心的樣子,反而看著她,很認真地問:“你不覺得我不適合去那里玩了嗎?”
是呀,在田一寧記憶里,女兒還是小時候的樣子。看著個頭都快比自己高的女兒,田一寧內心很不是滋味。
日子暫時沒有了詩和遠方:兩個兒子出生后,一家人再沒有出去旅行過;平時招呼大的、照顧小的,已經讓田一寧和愛人心力交瘁,夫妻倆甚至無暇交流。
可累歸累,看著兩個兒子一天天長大,所有的苦和累隨著日子也在淡化。大的看著調皮,其實是一個暖男;小的看著老實,卻經常欺負哥哥。兩個小家伙天天在媽媽面前爭寵,一個要媽媽抱,另一個也沖上來要抱抱。一會兒為了一個玩具而翻臉,不知誰先打了誰;一會兒又站在同一戰(zhàn)線,黏在一起。有時,大的犯了錯,爸爸要懲罰,小的就沖上前阻止:“不要打哥哥,哥哥是肉做的,他會疼!”有時是小的犯了錯,被懲罰時大的又過來求情。
帶兩個小家伙下樓玩,他們連奔帶跑,田一寧怎么都跟不上。等追過去時,發(fā)現(xiàn)兩人正等著她,聽著他們一起脆生生地喊“媽媽”,田一寧頓時幸福感爆棚,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一晃,兩個兒子上幼兒園了,女兒也上高中了。田一寧把對女兒的愧疚變成了關心,周末偶爾讓父母和愛人帶兒子,自己帶著女兒去看電影、逛街……慢慢地,女兒也愿意和她分享一些小心思,母女儼然成了“閨蜜”。
田一寧也總結出一套平衡孩子們的方法,讓女兒課余時間擔任弟弟的生活小老師,樹立姐姐的威信,也讓她體會父母的不易。效果很不錯,不僅融洽了姐弟感情,女兒也不知不覺改掉了一些小毛病,真正成了弟弟的榜樣。
田一寧說,三個孩子是自己的軟肋也是鎧甲,她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們健康平安地成長。有什么困難是挺不過去的呢?咬咬牙就過來了,日子還是要向前看!
(文中主人公為化名,作者丈夫為退役軍人。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三孩政策,是改善我國人口結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而實行的一種計劃生育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主持會議。會議聽取了“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yún)R報,審議《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
會議指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jù)我國人口發(fā)展變化形勢,黨中央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積極成效。進一步優(yōu)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zhàn)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yōu)勢。
7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發(fā)布,作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決策?!稕Q定》不但明確了提高優(yōu)生優(yōu)育服務水平、推動實現(xiàn)適度生育水平、降低生育養(yǎng)育教育成本等政策原則,而且提出了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父母育兒假試點、推動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具體措施。
(資料來源于新華網(wǎng))
從文中,可以深刻體會到田姐的痛與快樂。適應過程中,有家人的幫助,但更多的是她的無私付出和自我調整——這也正是一位母親的偉大之處。
孩子是夫妻間情感的紐帶,更是獨立的個體。我一直認為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應該是夫妻平等商量、量力而行的事,沒有“標準配置”,合適才好。夫妻關系和睦、家庭氛圍良好又有經濟基礎,二孩、三孩都不為過。可如果夫妻之間日子過得雞飛狗跳,一個孩子能健康成長都不容易,那么要二孩、三孩就更需慎重。
作為父母,要對自己和孩子負責,既要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又要協(xié)調好親子關系,家庭與事業(yè)的關系。
文中的田姐是一位偉大而堅強的母親,為她點贊。作為一名軍嫂,我在懷孕期間堅持上班、學習考編,還做好了生孩子時自己簽字的準備……我是不敢輕易要二胎,因為家中的一切都需要我親力親為,上班怕忽略孩子,不上班怕自己被社會淘汰……怎么做好自己又當好媽媽,這是每個母親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于一個“多孩”家庭而言,老大似乎就不可避免地成為那個默默承受的人。面對家里人的“手忙腳亂”,文中的女兒何嘗不是被逼著獨立、被推著成長?所幸,文中媽媽察覺后及時作出改變,調整得當。所以我覺得,要做好家里人的心理建設,特別是老大的心理準備工作。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家人其樂融融才是真的幸??鞓?。
多孩的軍人家庭不易,孩子無人照顧,事業(yè)無法兼顧。大閨女出生時,為了照顧好她,我選擇了退役;二孩放開的時候,我也曾面對各種催生壓力。愛人和我慎重考慮各種因素,“磨蹭”兩三年后迎來了老二的出生。文中田姐的手忙腳亂,我也曾經歷過。但是現(xiàn)在,看著老二每天出去迎接姐姐放學的班車,姐姐一下班車就抱起妹妹親親,我覺得一切都值得。其實很多困難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而當你真正邁出那一步后,驀然回首,又發(fā)現(xiàn)辦法總比困難多。有時候,或許我們缺的就是邁出那一步的勇氣。
隨著三孩政策到來,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生二孩或者三孩。在外人眼中,子孫滿堂的家庭生活讓人羨慕,但如文中軍嫂一樣,“自家的日子,誰過誰知道”:父母的期盼、愛人的忙碌、孩子的照顧,還有無時無刻不在的生活壓力都要面對。每個軍人家庭的幸福美滿,都離不開一個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軍嫂。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更應該給軍嫂以寬容、幫助和理解。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多聊聊天,多干些家務,一家人相互溝通、相互扶持,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解決不了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日子一定要向前看。
編輯/吳萍霞(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