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華 何天樂 李敏 李洪峰 楊素清
臨床慢性基礎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tr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比較常見,具有非常高的發(fā)病率,屬于一種多發(fā)性代謝型疾病,同時也會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對其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1-3]。眾多研究表明,多數(shù)T2DM患者會合并不同程度的其它基礎性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便是其中之一[4]。 T2DM合并CHD后,患者會表現(xiàn)出心血管內皮損傷或者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治療的難度增加[5]。從現(xiàn)階段臨床對T2DM合并CHD的防治工作來看,早期有效的診斷是防治的基礎,同時對病情的改善也會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探究T2DM合并CHD的早期診斷檢查中,血清膽紅素、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脂聯(lián)合檢驗的價值,本研究將我院收集到的100例T2DM病患者和100例T2DM合并CHD患者納入樣本中展開對比分析。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T2DM患者100例和T2DM合并CHD患者100例,分別作為對照組和試驗組進行觀察比較。其中對照組男53例,女47例;年齡35~84歲,平均年齡(56.23±2.54)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31±1.24)年。試驗組男52例,女48例;年齡37~83歲,平均年齡(55.42±2.37)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24±1.18)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WHO有關T2DM和CHD的診斷標準[6];(2)均有典型的疾病癥狀或者表現(xiàn);(3)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2)合并嚴重的精神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疾??;(3)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4)近期(3周內)為服用利尿劑藥物;(5)依從性不高患者。
1.3 方法 叮囑患者診斷檢查前的相關注意事項,如靜脈血抽取前8 h禁食,注意休息,保證良好睡眠。清晨空腹采血3 ml,離心,分離血清,2 h內送檢。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為貝克曼AU5800)對患者的血清總膽紅素(TBil)和血脂水平進行檢測,血脂水平包括總三酰甘油(TC)、膽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型號為美國伯樂VⅡTurbo )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
1.4 觀察指標 檢測2組的TBil、HbA1c、TG、TC、HDL-C、LDL-C水平,并進行組間比較;分析各檢測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2.1 2組TBil和HbA1c的比較 試驗組的TBil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HbA1c水平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TBil和HbA1c比較
2.2 2組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試驗組的TG、TC、LDL-C水平明顯升高,HDL-C水平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2.3 各監(jiān)測指標之間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TBil與HDL-C為正相關(P<0.05),與LDL-C為負相關(P<0.05),而HbA1c與TC和LDL-C為正相關(P<0.05),與HDL-C為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各監(jiān)測指標之間相關性分析
糖尿病(diabetics mellitus,DM)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型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T2DM,其中T2DM病更為普遍。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率明顯上升,此外,由于人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的改變,T2DM的發(fā)病呈現(xiàn)出一定的年輕化趨勢,因此臨床T2DM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尤其嚴峻。
CHD是T2DM的并發(fā)癥之一,同樣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T2DM患者中,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高達80%[7]。冠心病可導致血管腔狹窄或斑塊形成甚至破裂、完全堵塞,從而限制心肌血液供應,繼而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的一系列嚴重的心機缺血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8]。有研究表明患者發(fā)生心血管急癥導致死亡的概率高于T2DM合并CHD的出現(xiàn),在單純性DM的基礎上,病情進一步加重,治療起來的難度更大,故及時預測冠心病的發(fā)展有利于降低死亡率至關重要[9,10]。
膽紅素(TBil)是機體內源性生物抗氧化劑,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脂質溶解、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對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氧化修飾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且通過該抑制作用的發(fā)揮,阻礙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11,12]。高丹等[13]將2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無血管病變組(2型糖尿病組,76例)、微血管病變組(MV組,64例)、及微大血管組(M+LV組,69例),分析結果顯示,與2型糖尿病組比較,MV組、M+LV組TBil水平均降低(P<0.05);與MV組比較,M+LV組TBil降低(P<0.05)?;貧w分析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組、MV組、M+LV組TBil水平均逐漸降低。因此,血清膽紅素水平的高低與CHD的發(fā)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TBil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了TBil水平的降低容易誘發(fā)冠心病,這主要是TBil水平下降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更大。
HbA1c是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和WHO推薦的診斷糖尿病的主要指標,是評估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風險的黃金生物標志物[14,15]。HbA1c水平提示著患者機體血糖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患者血糖水平,同時與紅細胞環(huán)境中的糖濃度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很大程度能夠推進CHD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文獻研究表明,HbA1c水平越高,可導致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其他亞臨床改變的發(fā)生,加重CHD合并冠脈病變[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HbA1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了相較于單純性T2DM患者,合并CHD的T2DM患者,HbA1c水平更高,而這反映了HbA1c水平保持在較高狀態(tài)會誘發(fā)CHD的發(fā)生,這與臨床相關研究保持一致[18]。
眾所周知,高脂血癥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誘因,其與冠心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其發(fā)生、發(fā)展與脂蛋白代謝異常相關,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研究表明,其氧化修飾能夠造成內皮破壞,是巨噬細胞出現(xiàn)移位,并攝取膽固醇形成粥樣斑塊[19]。當機體脂代謝的紊亂與微炎癥狀態(tài)的發(fā)生有關,冠心病病人的血管內皮功能嚴重受損,損傷血管內皮下大量的LDL-C堆積[20]。有關研究表明,認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下降,容易誘發(fā)CHD,而總膽固醇(TG)的增加,則是CHD的獨立危險因素[21]。本研究結果中,試驗組的TG、TC、LDL-C明顯高于對照組,HDL-C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了合并CHD的T2DM的患者HDL-C水平要低于單純性T2DM患者,TG、TC、LDL-C水平則更高,間接反映了HDL-C水平的下降,TG水平的增加與CHD的發(fā)生有著密切聯(lián)系。另外各檢測指標的相關性方面,TBil和HDL-C、HbA1c和TC、HbA1c和LDL-C呈正相關,TBil和LDL-C、HbA1c和HDL-C呈負相關,則進一步說明了TBil、HbA1c和血脂水平的變化與T2DM合并CHD的發(fā)生發(fā)展聯(lián)系緊密,可以作為T2DM合并CHD診斷的指標。
綜上所述,血脂水平、糖化血紅蛋白、血清膽紅素的聯(lián)合檢驗應用在臨床T2DM合并CHD的診斷中,可以為診斷檢查提供參考,為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導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