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璟璇
【摘要】《伊索寓言》被列入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的推薦書目,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事和做人的道理,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jié)尾處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寓言多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諷刺批判人性的弱點,成為兒童親切的教化啟蒙手段,具有鮮明的教育性。三年級學生閱讀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guī)范性、嚴謹性更強,但是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始分化,教育學生要掌握技巧。因此,本文《伊索寓言》的整本書閱讀教學設(shè)計根據(jù)閱讀過程分為“讀前導”“讀中析”和“讀后享”三個課型,按照整本書閱讀的一般順序:“看封面——解目錄——賞析文段——提煉感悟——分享交流——群文延展”,在課堂中讓學生體會寓言的語言特點,掌握閱讀策略,要求不僅要理解寓言的故事,還要關(guān)注寓言中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深層次閱讀。
【關(guān)鍵詞】整本書閱讀;思維導圖;深層閱讀
一、對整本書的總體評價
《伊索寓言》被列入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的推薦書目,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全書共97個故事,作者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一個寓言家——伊索。其中,《農(nóng)夫和蛇》《狐貍和葡萄》《老鼠開會》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有的故事告訴我們?nèi)魏沃饕馓岢龆挤浅:唵?,重點要怎么實現(xiàn)主意,不能紙上談兵;有的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能一意孤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解決問題。這本書搜集了很多古希臘的民間故事,瀏覽目錄,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仿佛走進了一個奇妙的富有哲理的“動物王國”。
二、設(shè)計理念
三年級學生閱讀的廣度與深度都比低年級學生有了明顯的變化,閱讀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guī)范性、嚴謹性更強,但是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始分化,教育學生要掌握技巧。
三、教學目標
1.有目的地閱讀寓言中的主角形象,梳理情節(jié),明辨寓意。
2.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掌握寓言故事整本書閱讀的方法。
3.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層閱讀。
四、教學重、難點
1.有目的地閱讀寓言中的主角形象,梳理情節(jié),明辨寓意。(重點)
2.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掌握寓言故事整本書閱讀的方法。(重點)
3.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層閱讀。(難點)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導讀課(40分鐘)
“導讀課承載的任務是激趣和解難?!睘榱藢W生有方法、有熱情、深層次地進行整本書閱讀,在導讀課中,將通過閱讀封面,聚焦作品;瀏覽目錄,提取信息;共讀片段,制定計劃;交流方法,鏈接生活來開展整本書閱讀。結(jié)合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可視化技術(shù)以趣導讀,用設(shè)置懸念的方式來講故事,帶領(lǐng)學生們進入一個奇妙又富有哲理的世界。
(一)課堂導入——精彩片段吸睛法(5分鐘)
播放《狐貍與葡萄》的動畫,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故事出自哪本書?精彩的片段點燃孩子們的閱讀熱情。
生回答:《伊索寓言》,從而引入課題。
(二)閱讀步驟指引,明確信息(30分鐘)
1.閱讀封面——圖片預測法
課件出示封面,師:孩子們,封面是一位不說話的推薦者,它以鮮明的圖畫和簡要的文字展示出對整本書內(nèi)容的大致描繪。請你們認真觀察一下封面,你從封面獲得了哪些信息?
(1)書名
生: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書名。書名中包含了作者的名字——伊索。伊索寓言為什么能成為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寓言之一呢?
師:讀書名質(zhì)疑能激發(fā)你讀書的欲望。書名下面是作者的名字,因為這是一部外國的文學作品,所以還有一名翻譯。書名和作者是我們捕捉到的最重要的信息。
(2)作者
教師趁熱打鐵,為學生講述作家的簡介:伊索,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可能是埃塞俄比亞人,后做過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并被轉(zhuǎn)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后獲得自由。伊索環(huán)游世界,為人們講述他的極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可惜后來他被德爾菲人殺害。
(3)插圖
師: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還有精美的圖畫。
師:是的,請你來說說圖畫上都有什么,獅子和鹿有什么關(guān)系?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看圖話猜想多有意思,可能你的猜想就和作者一樣。封面上還有一些文字,如出版社。閱讀封面,我們可以大膽想象質(zhì)疑,還可以猜想預測,你對這本書的內(nèi)容和價值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讀完了封面,師生一起來完成閱讀學習單——填寫寓言小檔案
教師設(shè)置一份寓言小檔案,讓學生通過預習查找資料后填寫寓言檔案。學生在填寫檔案時,教師趁熱打鐵,出示課件,展示伊索寓言的書評。
師:“你連《伊索寓言》都沒讀熟,可見你是多么無知和懶惰。”這是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獨白。聽了這樣的評價,你有什么想法?
生:可見《伊索寓言》的文學價值很高。
生:我太想看這本書了。
師:下面就讓我們趕緊拿起書本,來領(lǐng)悟古希臘人民的智慧吧!
2.瀏覽目錄——人物形象引路法
(1)看目錄,發(fā)現(xiàn)標題“秘密”:標題大多由動物構(gòu)成。
(2)瀏覽目錄,試著給寓言歸歸類。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從目錄中提取信息,了解大概的故事情節(jié),并用思維導圖畫出人物線索圖。
3.共讀片段,制定計劃
(1)制定趣味“閱讀計劃卡”
師:讀完了目錄,你猜猜哪個故事最有趣呢?你準備從哪個故事開始讀起?為什么?多久能讀完?每天可以讀多長時間?我們可以制定一份閱讀計劃來督促自己堅持閱讀吧!
生讀完之后開始填寫閱讀計劃卡。閱讀計劃卡包括閱讀速度、閱讀結(jié)果輸出方式進行規(guī)劃,明確“讀寫結(jié)合”。
師:我們約定不要超過兩周的時間,讀完書,我們一起來說說你的讀書感受吧!
(2)靜心閱讀,使用目錄做“閱讀監(jiān)控”
在學生閱讀這本書時,讓學生在目錄上記錄自己的閱讀時間,標注出閱讀篇目,善用目錄做“閱讀監(jiān)控”。
4.交流方法,鏈接生活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讀書方法,結(jié)合平時日常閱讀經(jīng)驗,說一說。師引導:
(1)單篇帶多篇的閱讀策略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同一動物主角的寓言故事歸為一組進行閱讀。可以用思維導圖進行歸類。
(2)對比閱讀
教師引導學生把相同動物主角的寓言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不同。
(三)總結(jié)歸納,布置作業(yè)(5分鐘)
總結(jié):達爾文說:“最好的學習是方法的學習。”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整本書閱讀的步驟,還了解了閱讀方法,我們還要學會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在書上寫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也可以自制讀書卡片,抄寫點明故事寓意的語句,還可以采用多種方法留下自己讀書的痕跡。
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在你喜歡的文段旁邊寫上幾句你的體會,或制作一張有趣的讀書卡片吧。
設(shè)計意圖:圍繞導讀課“激趣和解難”兩個方面,從封面激發(fā)孩子無限的好奇,通過設(shè)置懸念,讓學生預測故事,體驗猜讀樂趣。巧設(shè)“精彩片段吸睛法、人物形象引路法、圖片預測法”等,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設(shè)計,提供閱讀的方法,巧搭閱讀支架,引導學生有計劃、有目標、有方法去閱讀。
板書設(shè)計:
《伊索寓言》
伊索
第二課時:推進課(40分鐘)
在推進課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閱讀進行監(jiān)控和指導,將引導學生關(guān)注形象說特點、提煉方法理情節(jié)、明辨寓意談智慧來精讀文本,感受曲折生動、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jié),并用思維導圖厘清關(guān)系,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作欲望,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解答學生在閱讀時的疑難問題,讓寓言故事使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一)回顧式閱讀,指明寓言特點(5分鐘)
觀看閱讀《伊索寓言》時學生們的剪影片段,回顧相關(guān)主題活動照片,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接著引入《伊索寓言》這本書的介紹——全書收錄了97個故事,每一篇故事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寄托著哲理。有對富人貪婪地揭露,有對惡人的批判,有對勞動人民的肯定。還有很多故事教我們做人,教我們怎樣辨別好壞。
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來說一說這是哪個故事?寓意是什么?
師:同學們,從剛才的故事中,你發(fā)現(xiàn)了故事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呢?
生:先講故事再講寓意。
師:這里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里,讓人從中領(lǐng)悟道理。那么,深刻的道理是如何讓讀者感受到的呢?
生:作者通過塑造虛構(gòu)的故事情節(jié)。
師:是的,這些故事雖然篇幅短小、但語言精煉,富有表現(xiàn)力,具有鮮明的教育性和諷刺性。
教師再出示課件,明確:主人翁:以動物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現(xiàn)手法:比喻、夸張、象征、擬人(宋體5號字體)?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轉(zhuǎn)第23版) (上接第22版)
(二)讀中加油站——精準閱讀,運用方法(30分鐘)
1.關(guān)注形象說特點——有話天天說
讓學生以“我是某某某”(一種動物)為話題,做自我介紹,抓住動物的特征。教師趁機講解動物形象的多元性、象征性。
(橫向?qū)Ρ龋?/p>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哪則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它有什么特點吸引你?
生:我最喜歡的是狐貍,狐貍是智慧的化身,有時候也是狡猾的、還可以是貪婪的……
師:我們拿《伊索寓言》和《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對比,哪兩個故事的主人公有相似或截然相反的特點?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縱向比較)
同樣一個主人公,在不同的故事中,它的象征性也是不同的。
2.提煉方法理情節(jié)——插圖隨心畫
(1)讀書方法
師:同學們,在你讀書的過程中,你都用了哪些讀書方法呢?比如:默讀、大聲讀、快速瀏覽,請同學們來補充。
生:我還發(fā)現(xiàn)了可以在讀過的地方做上批注。
生:我們學過單篇帶動多篇、對比閱讀。
師:是的,同學們,你們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還可以摘抄好詞好句。在讀書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梳理故事的情節(jié)的呢?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方法,可以在書本上畫上“情節(jié)插圖”,小組討論一下吧,合作完成思維導圖。
(2)巧用思維導圖,梳理故事情節(jié)
同學們匯報梳理故事情節(jié)的方法,教師點撥。
例如,圓圈圖呈現(xiàn)了在《狐貍與葡萄》中,圍繞主人公“狐貍”發(fā)生的事情。學生理清故事情節(jié),復述出故事。支架:動物+發(fā)生什么事+結(jié)果怎么樣。
又如,《獅子和老鼠》一課,教師先帶領(lǐng)學生通讀一遍寓言。標好段落,把好詞好句用不同的顏色的筆標出來。再和學生讀第二遍,把每段的主要內(nèi)容說出來,把內(nèi)容相同的段落總合在一起。最后提煉出中心思想。
教師出示情節(jié)梳理圖供學生做參考,引導學生梳理情節(jié),在書本空白處畫上“情節(jié)插圖”。
3.明辨寓意談智慧——制作寓意書簽
(1)寓意書簽展示
師:為什么我們還要重溫這些兩千多年前的文字?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展示學生制作的“寓意書簽”,從寓意中學會生活和為人處世的道理。
(2)明辨寓意
教師出示閱讀資料,學生通過對比總結(jié)。
(縱向?qū)Ρ龋兑了髟⒀浴泛汀吨袊糯⒀浴分心膬蓚€故事的寓意相似?由此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現(xiàn)象?
教師引導:諷刺了貪婪沒有好下場,做事呆板、忘恩負義的人……《伊索寓言》和《中國古代寓言》中哪兩個故事寓意相反?
教師引導:兇惡殘忍——心地善良;做事呆板——靈活變通
目光短淺——長遠利益;忘恩負義——知恩圖報……
(三)總結(jié)和布置作業(yè)(5分鐘)
總結(jié):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出來。希望同學們能精讀閱讀寓言故事,從多個方面評價主人公,巧用思維導梳理情節(jié),通過拓展閱讀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布置作業(yè):1.從以下詞語中,你想到了什么寓言故事?把相關(guān)的故事找出來吧。還可以選擇相關(guān)的詞語,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說說這個寓言故事,并與原文對照看看。
貪婪? ?機智? ?勇敢? ?感動
2.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選擇一個精彩片段,準備好道具,分享課時進行表演。
設(shè)計意圖:教師針對學生們在閱讀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進行設(shè)計教學,圍繞“關(guān)注動物形象、梳理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寓意”展開活動,適時滲透閱讀方法,通過閱讀體驗交流,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從而汲取營養(yǎng),學會鑒賞文本,讓學生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閱讀者。
板書設(shè)計:
《伊索寓言》推進課
伊索
第三課時:分享課(40分鐘)
分享課中通過寓言小劇場、讀書卡分享會兩個環(huán)節(jié),從“講、讀、演、寫”四個維度演繹對內(nèi)容的理解,分享讀書的感受、分享精彩的片段、分享讀書時遇到的困惑、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分享你的觀點。借助思維導圖引領(lǐng)學生對整本書進行全面回顧、總結(jié)和提升,讓學生分享和收獲閱讀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一)溫情回顧,漫談感受(5分鐘)
同學們,我們一起讀完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獲,今天讓我們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吧。讀完了這本書,給你的感受是什么呢?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教師出示提示語:
悲傷? ? 溫暖? ? ? 遺憾? ? 快樂? ? 憤怒
憧憬? ? 喜愛? ? ? 厭惡? ? 幸福? ? 感動……
給出回答支架:“讀完了《伊索寓言》,我覺得是______的,因為其中一個情節(jié)______,結(jié)果________。這令我很難忘?!?/p>
學生積極發(fā)言,本節(jié)課評選出“創(chuàng)意表達家”。
(二)品析主角形象和精彩片段(30分鐘)
1.共同分享,閱讀有感——讀書卡分享會
師:同學們,相信你們讀完了整本書,一定有你喜愛的動物,請你來說說是哪種動物呢?比如可以從動物的性格去考慮。
生:是狼,狼性格多變,時而不守信用,時而愚蠢,時而狡猾,但正是因為它性格的復雜性,反而使整本書讀起來更加有趣和生動。我太愛讀《伊索寓言》了。這是我的讀書卡展示。(如下圖)
師:非常棒。同學們,那么讀完了整本書,你有什么想提問的嗎?
生:我想問,在《狐貍與葡萄》中,為什么狐貍想吃葡萄,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狐貍是吃肉的。
師:你問得很好,其實我們通過查資料可以發(fā)現(xiàn),狐貍它也吃葡萄,希望你繼續(xù)保持質(zhì)疑的好習慣,然后學會去探索答案,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教師和學生互動,而不是簡單地讀書卡展示。在和學生的對話中,引導學生深層思考。
設(shè)計意圖:話題式交流課,教師給出學生回答支架,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結(jié)合“讀書卡分享會”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再次回顧精彩環(huán)節(jié)。同時,提出自己的閱讀困惑,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有了新的收獲。
2.對比發(fā)現(xiàn),再悟寓言——寓言小劇場
同學們,《伊索寓言》中哪一段寫得特別棒,哪一段你想演一演呢?
師:請同學表演《農(nóng)夫與蛇》。
生:表演中。
師:同學們觀看了表演之后,請你們思考農(nóng)夫臨終的話,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教師在此引導質(zhì)疑:農(nóng)夫臨終所說的話中,作者是否將“惡蛇”誤說為了“惡人”,為什么?)
生:寓言故事往往采用以物喻人,給人生活的啟示。
師:還沒有其它的故事也是這個寓意呢?(養(yǎng)虎為患)
教師從而拓展閱讀篇目,引導學生深層思考,繪制樹狀圖。
3.師生合作填寫閱讀單
(三)總結(jié)和布置作業(yè)(5分鐘)
總結(jié):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希望同學們能正確掌握寓言閱讀方法,巧用思維導圖,讓課外閱讀綻放光彩。
布置作業(yè):開闊視野,推薦閱讀書目《克雷洛夫寓言》。
設(shè)計意圖:學習有法,貴在得法,引導學生思考質(zhì)疑,深層閱讀,發(fā)散思維,仿佛有一條無形的線串聯(lián)起每顆珍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板書設(shè)計:
六、結(jié)語
閱讀整本書要有整合聯(lián)系的思維,通過趣味導圖,讓學生將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的內(nèi)容整合起來閱讀,勾連比較,發(fā)現(xiàn)“同”與“不同”。關(guān)注動物的形象,“網(wǎng)狀”的聯(lián)系讓形象更加立體;比較不同書中相似的情節(jié),深化故事的寓意;繪制自己的所讀所感,體會寓言語言的魅力。趣味導圖通過圖像構(gòu)建讓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促進學生深層閱讀,學生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導圖的價值,不僅僅是對書中知識的深化,還在于為學生打開了一個充滿趣味的新世界,吸引學生感悟書中更美的“風景”。
參考文獻:
[1]陳欣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指導與探索[J].人文之友,2018,5(8):242.
[2]謝桂芳.讓讀書走向人生,讓人生飄逸書香——淺談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J].課外語文(上),2016(4).
[3]張媛.和學生共讀“整本書”:流程設(shè)計與策略使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6(6B).
責任編輯? 劉?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