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元
(江蘇省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學)
最近,文友阮出版了第二本文集,使我更加相信成長“不設限”的道理。
阮是我讀師范時的文友,他讀書時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文集,當時很多人表示敬佩,也包括我。后來,由于工作分配到不同的地方,我們的聯(lián)系就少了很多。偶然的一個暑假,我們一起參加教師培訓,得以再次見面并詳談了一番。
“工作這些年你又出了不少書吧?”我關切地問道。他搖搖頭說:“一本都沒出,只是零星地寫了幾篇文章?!蔽以尞惒灰?,寫作是他的強項,十幾年的時間怎么可能只寫了幾篇文章?他接著說:“我現(xiàn)在一個人做幾個人的事情,除了語文教學外,還兼職會計和學校的宣傳工作,整個人天天忙得像陀螺一樣,哪還有時間思考!哪還有精力寫作!”
我聽出他話里的無奈,也感覺到他的成長出現(xiàn)了障礙,這就是自我限制。工作忙碌,就不能寫作嗎?其實很多教師都是如此。時間不夠,精力不足,能力有限,這些理由限制了自己的行動。事實上,打破自我限制并非難事,只要擁有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行動,擠出時間,哪怕是碎片時間,不怕失敗,不怕反復,堅持做下去,就一定能發(fā)揮潛能,成就自己。
工作以后,我的專業(yè)成長在一段時間內(nèi)也遇到了瓶頸。那段時間,我躲在自己的“舒適區(qū)”,直到看到身邊優(yōu)秀的教師不斷進步,才有所醒悟。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幾年間出版了十幾本童書,有的還被拍攝成電影。在取得如此優(yōu)異的成績后,她又攻讀教育碩士,做譯制片的翻譯工作,組建學生英語寫作團隊。她的勤奮影響了我。我開始鉆研如何輔導學生寫作。在幾年時間里,我指導的學生發(fā)表了三千余篇英語作文,幾百人次獲獎,英語小記者發(fā)展至百余名。同時,自己也筆耕不輟,文章屢見報刊,印證了“越努力、越幸運”的道理。
當我把“在自己的崗位上,成長自己,助益他人”作為使命時,奮斗、責任和擔當同時開啟。而文友阮,在那次和我詳談后,也重拾筆墨,重新規(guī)劃時間,出版了第二本文集,內(nèi)容依然那么精彩。
一名教師的成長需要設立目標,并堅持做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因種種外在或內(nèi)在的因素為自己設限,而要善于、勇于打破“自我設限”的殼,輔以必勝的信心,遇山開山,遇水架橋,終會迎來厚積薄發(fā)、自我突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