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原森,郭志海,殷 勤,王 瑩,汪成忠,梁 琪
(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 215008)
“云田彩桂”是易劍雄等人培育的新品種,為木犀科木犀屬常綠植物,樹干端直,樹冠圓整,樹皮灰白,幼枝條紅色,老枝條灰白色。半月內嫩葉由紫紅色逐漸變黃;滿月時葉中部綠色,邊緣變黃色;一季度后葉中部綠色加強,邊緣變黃白色;一年后葉中部仍綠色,邊緣黃白色。葉色變化美輪美奐,是人們喜愛的新型彩葉樹種,具有獨特的觀賞和經濟價值。
葉斑病是“云田彩桂”常見病害,容易使其枯黃早落葉,削弱長勢,影響欣賞價值,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等。葉斑病主要分為褐斑病、枯斑病、炭疽病三種類型,本論文以“云田彩桂”上述葉斑病類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癥狀、病原、發(fā)生規(guī)律以及防治方法進行研究,旨在為“云田彩桂”病蟲害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云田彩桂”褐斑病只感染葉片,一般老葉發(fā)病嚴重,發(fā)病早期,在葉片表形成淺褐色圓形小斑點,后逐漸變?yōu)閳A形或不規(guī)則形圓斑,病部中心黃褐色,邊緣黑褐色,其他部位著生黃色暈圈,后期病斑常形成大斑枯死,在相對濕度較大的條件下,病斑上常出現黑色小點,即分生孢子盤[1]。
“云田彩桂”褐斑病的病原菌為絲孢菌綱叢梗孢目尾孢屬木犀生尾孢菌(Cercospora osmanthicolaP.K.Chi et Pai)[2]。孢子座褐色近圓形;分生孢子梗成束其上,淡橄欖色,不分枝,少橫隔;分生孢子倒棒形,近無色,直或微彎曲,大?。?5~58)μm×(2.8~3.7)μm。
病害在夏季和秋季均有發(fā)生,在多雨季節(jié)、年份、月份發(fā)病較為嚴重,夏季病害擴散最快。病菌以菌絲體形式在葉片上越冬,成為第二年初的侵染源。在適宜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條件下,病部會產生分生的孢子,傳到健康葉片上,引起再次侵染。老葉發(fā)病嚴重,生長勢弱和當年剛移栽的植株極易發(fā)病。不同品種類型的桂花對褐斑病的抗病能力有差別,丹桂類抗病能力強于其他類桂花品種[3]?!霸铺锊使稹笨共×Φ陀诘す痤?,但高于金桂和銀桂類品種。
“云田彩桂”枯斑病又名葉枯病或灰斑病,病害病菌一般從葉尖和葉緣侵入,初為淡褐色小斑點,以后逐漸擴大為不規(guī)則的大型圓狀病斑,嚴重時相鄰的病斑相互連成大枯斑,使全葉干枯1/3~1/2[4]。病斑灰褐色至紅褐色,邊緣為紅褐色,有時卷曲脆裂。后期病部產生較多黑色小點粒,即分生孢子器。
“云田彩桂”枯斑病病原菌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暗色孢科極細枝孢(Cladosporium tenuissinumCooke)。分生孢子梗長,色暗,分隔,頂生或側生于菌絲上,直立,偶有分枝,平滑,孢痕明顯,(110.00~243.68)μm×(3~5)μm。產孢細胞合生,合軸式產孢,其孢痕疤明顯[5]。
病菌發(fā)育溫度10~33 ℃,最適為27 ℃。病害多發(fā)生在秋季,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染病葉上越冬,第二年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風和雨傳播實現侵染。該病多見于溫室不通氣的花房中,常引起葉片枯死或提早脫落。溫室中,此病害周年均可發(fā)生。溫度稍高、相對濕度稍大或受低溫影響、通風不暢,植株生長勢弱,極易感染此病害[6]。
受炭疽病危害的“云田彩桂”樹在葉尖或葉緣形成褐色的不規(guī)則病斑,發(fā)病后病斑淺褐至灰白,邊緣環(huán)圈紅褐色,具有一條明顯的褐色壞死交界線,病斑外具有黃色暈圈,病后期產生較多黑色點粒,即分生孢子盤,相對濕度大時染病部分出現淡紅色的黏孢子團,發(fā)病后期引發(fā)大量葉片脫落,田間發(fā)病植株葉片黃化,長勢衰退[7]。
“云田彩桂”炭疽病病原菌為黑盤孢目炭疽菌屬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長水滴形,大小為(7.48~14.69)μm×(2.52~5.64)μm,菌落邊緣圓形光滑,氣生菌絲較為發(fā)達初為白色,后期逐漸變?yōu)榛野咨?,基質具有明顯的灰黑色同心輪紋[8]。
4—6 月病害發(fā)生較嚴重,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盤在染病葉或殘體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風雨進行傳播,沿傷口侵染。
“云田彩桂”葉斑病防控應根據其發(fā)生特點和發(fā)病規(guī)律,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防治原則,采用“田間病害監(jiān)測+相關農藝措施+減藥增效”相結合的綠色防控措施。
植保站擁有完善的病蟲情東臺報檢測系統(tǒng),利用此系統(tǒng),對“云田彩桂”葉斑病進行定期調查,準確掌握田間病害發(fā)生動態(tài),結合氣象、氣溫和相對濕度、品種抗性、種植地環(huán)境等因素,及時發(fā)布病蟲預報預警,為科學指導病害防治提供支持[9]。
4.2.1 強化園藝設施技術,提高“云田彩桂”抗性
加強“云田彩桂”田間管理,結合整形修剪,剪除病弱枝,交叉枝條,增強樹勢。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云田彩桂”,切忌土壤積水;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控制栽植密度,以實現通風透光,降低葉表濕度,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從而減少病害的發(fā)生[10]。
4.2.2 減少侵染來源
秋季要徹底清掃焚燒病落葉,盆栽的“云田彩桂”要及時地摘除病葉,集中燒毀,以減少初侵染源。重病區(qū)的“云田彩桂”出圃時采用1 000 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1]。
未發(fā)病時預防,發(fā)病初期及時用藥。褐斑病可用波爾多液、50%苯來特稀釋液噴霧防治;枯斑病可用65%代森鋅500~800 倍液或40%多菌靈粉劑600~800 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800倍液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2~3次,效果較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