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手中拿到的這本《勞動哲學研究》專輯,涵蓋內(nèi)容實際上不僅僅是關于勞動問題的哲學研究,而且也涉及其他諸多學科。勞動問題研究是一個跨學科、多學科的共同任務。
《勞動哲學研究》第二輯收錄的論文主要來自第三屆勞動人權馬克思主義論壇的征文。勞動人權馬克思主義論壇由上海師范大學知識與價值科學研究所發(fā)起和主辦,多家單位聯(lián)合承辦,每年4 月中旬定期召開。第一屆和第二屆論壇征集到的論文大部分收錄《勞動哲學研究》第一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年4月版)。本專輯主要收錄的是第三屆論壇的應征論文,共計30 余篇??傮w來說,這些論文除了數(shù)量多、質(zhì)量高之外,還有幾個鮮明的特點:第一,研究視域越來越廣泛。論文涉及勞動人權(即勞動幸福權)與勞動本體論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勞動思想研究、勞動解放與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問題研究、互聯(lián)網(wǎng)及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與勞動價值反思研究、勞動經(jīng)濟和勞動關系的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研究、勞動精神與勞動文化問題研究等。特別是將勞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人工智能等新興話題聯(lián)系起來進行研究,充滿了新時代氣息。第二,跨學科性正在凸顯。從作者的專業(yè)分布來看,涉及哲學、經(jīng)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價值學、文化學等諸多學科領域。第三,論文的研究方法展示出多樣性的特征。有純理論的研究,也有綜述性研究,還有實證研究??傊?,從論壇所征集到的論文可以看出,對勞動問題的多方面研究充滿活力。研究者們正在匯聚力量,共同研討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勞動理論。這代表了廣大學界對馬克思主義的極大理論興趣,也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勞動理論具有巨大的理論魅力。
在對論文進行編輯整理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勞動哲學研究》第二輯全面反映了第三屆勞動人權馬克思主義論壇的主題。每次論壇我們都會設定一個主題,第一屆論壇的主題是“構(gòu)建人人可通過誠實勞動獲得幸福的體制和機制”,第二屆論壇的主題是“尊重勞動,實現(xiàn)勞動幸?!保緦眉吹谌龑谜搲闹黝}定為“保障勞動幸福,彰顯社會主義精神”。顯然,迄今為止,三屆論壇均是圍繞關鍵詞“勞動幸?!闭归_的。
在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看來,勞動創(chuàng)造人,因而勞動展現(xiàn)人的類本質(zhì),人通過勞動獲得類本質(zhì),于是,勞動在本真意義上就應該是幸福的,而且應該是最高形態(tài)的幸福。不過,這里的前提是勞動本身必須是自由勞動,只有自由勞動才是最幸福的勞動。然而,問題是現(xiàn)實中各種社會的因素、人為的因素、主觀和客觀的因素等導致了勞動的異化,使勞動在某些場合失去了自由的本質(zhì),因而就降低甚至完全消解掉了勞動的幸福感。這就必然提出如何回歸勞動幸福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勞動幸福是最大的人權問題,因為勞動幸福權是人人擁有的不可轉(zhuǎn)讓的初始權利。人的一切權利都必須為保障勞動幸福權而展開。任何正義與非正義、合理與不合理的標準都是依據(jù)勞動幸福權是否得到保障而制定的。勞動幸福作為一種權利,代表的是每個人應享受到的幸福程度與其所處時代的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之間在總體上相適應。勞動幸福不應該成為少數(shù)人的專利,而是人人都應該享有的。勞動者應該獲得與生產(chǎn)力水平相適應的各種發(fā)展機會,其勞動強度、勞動安全、勞動所得、勞動條件、勞動保護標準應該與社會的整體發(fā)展水平相匹配,勞動者在勞動中應該有尊嚴,不受歧視和不合理的非人折磨。這些都是勞動幸福權應該予以保障的。社會主義不同于其他任何制度的地方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障每個人的勞動幸福權。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發(fā)揚誠實的勞動創(chuàng)造精神,尊重所有的勞動創(chuàng)造,讓勞動創(chuàng)造成為快樂和充滿享受的過程,這些對幸福勞動的追求,是社會主義應有的精神品格。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大力推動對勞動與人自身的關系問題的研究。
我們設立勞動論壇的目的正在于此。我們希望大家形成一股整體力量去研究勞動的一些根本問題。我們認為,對勞動問題的現(xiàn)象學研究,形而下研究,肯定也是需要的,但還不夠。我們需要深入的理論思考,包括如何看待勞動與資本的關系,勞動幸福與資本邏輯的矛盾,勞動與人的解放和全面發(fā)展等諸多問題。雖然“勞動人權”的概念已經(jīng)提出來,但對這個理論及其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經(jīng)典著作中關于勞動問題的闡述,還需要我們深入去挖掘。從“勞動創(chuàng)造人”和“自由勞動使人幸?!钡膬蓚€原初假設中,我們可以看出,勞動人權理論的整個系統(tǒng)都是圍繞勞動幸福展開的。離開勞動創(chuàng)造的根基談論所謂幸福,那是毫無意義的。我們熱切希望大家把勞動問題深入拓展開來,成為我們馬克思主義者獨特的話語空間。我們將論壇的論文編輯成冊,定期出版,目的也是為了推動對勞動問題的深入研究。
我們在編輯過程中全身心投入,努力實現(xiàn)上述目標。參加《勞動哲學研究》第二輯編校整理工作的主要是上海師范大學知識與價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和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團隊。本輯由何云峰擔任主編,認真審校整部書稿;朱丹擔任副主編,負責協(xié)助主編進行統(tǒng)籌安排;張蕾、江聞穎、范琦、李嘉君、徐幹、薛峰、吳榮、武祥達、王紹梁、潘二亮、施雪玲、劉利威、李曉霞等同志參加了具體的編輯校對和文字整理工作。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蔣傳光教授、陳澤環(huán)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周書俊教授,上海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巖博士等眾多學者為本輯的面世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上海教育出版社劉芳、鄒楠、戴燕玲、李瑋、陸弦等同志為出版提供了大量幫助。于此,一并深表謝意。由于我們的水平有限,文字編校中肯定有不少疏漏之處,敬請學界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