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偉
渠邊有一只白鷺鳥,本來以為它在悠閑散步,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它的散步顯得小心翼翼,并不似人類的散步。因為人類可以衣食無憂去享受散步,而白鷺鳥卻是躑躅在水邊,邊走邊要盯著水里的食物,它是在覓食,它還有溫飽問題沒有解決。所以說它是有心事的優(yōu)雅,帶著內(nèi)心的渴望,藏著生物鏈的無奈。此刻,它低下頭,長喙猛一叨,吃了一條水里的小蟲子。
白鷺鳥吃飽了以后才可以飛翔,這就是它的現(xiàn)實,就像人類吃飽了以后才可能會有精神上的追求,才會升華到心靈的部分,去享受思考的快樂,過一種精神生活。白鷺鳥孤獨地飛翔,孤獨與天空對話,它是一個孤獨的行者,它會不會覺得寂寞,像人類一樣會感到無聊,不得而知。只知道它飛飛停停,每一次停下是為了下一次更遠的飛翔,它的飛翔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自然的生命的流淌。
這只白鷺鳥飛越了三百米寬的人工渠,停在渠的青磚鋪就的斜坡上。它在散步,沿著渠水散步,像人類一樣,也許它也在思考,但不知它在想些什么。
散步了一會兒,白鷺鳥開始扇動翅膀,它飛起來了,沖上云霄,盤旋一會兒,又緩緩地滑向水面,就像滑翔機一樣,有一個弧度插入水面,輕輕點一下水再慢慢停在渠的斜坡上。當然有時候它會直接從天空插向水里,很霸氣,飛離水面時,嘴里叼了一條小魚。多數(shù)時候它的飛翔像一個美麗的舞者,既浪漫又飄逸,像跳一曲優(yōu)美的華爾茲,有時候還會來一個轉身回眸。它也會覺得孤獨嗎?不知道,有一次我看見它在飛,旁邊還有一只黑鳥在陪伴它,只不過黑鳥飛了半程就不見了蹤影,而它仍然在飛。黑鳥做的是一次短途旅行,而白鷺鳥一直想做長途旅行。黑鳥寫了一篇小小說,而白鷺鳥在寫一篇中篇或者長篇小說。
飛過了天空中的那片陰霾后,白鷺鳥的身形出現(xiàn)在陽光下,它的羽毛閃著亮,雖然離得很遠,但我依然能感受到它在散發(fā)能量,向我散發(fā)著能量,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寫作了,此刻我有寫的沖動。
后來它停在了渠的北邊,駐足了很長時間。那里有一個50多歲的中年男人,穿著白色休閑衫,背著一個很重的薩克斯,左腿蹺到河堤的石欄上,正在拼命地笨拙地吹奏著一曲薩克斯曲《回家》,有時跑調(diào),有時踏不對節(jié)奏,但并不妨礙他吹奏的熱情。也許白鷺鳥也需要聽音樂,或者說它也想有一些熱鬧的陪伴,畢竟是太孤獨了,太純情了,它在那里“聆聽”了好一會兒。它再一次停在河的對岸時,已是中午時分,樹林外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匆匆忙忙,這是塵世的喧囂。
經(jīng)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休整之后,白鷺鳥再次展開羽翼,這一次它飛躍了,飛躍20多層高的樓宇,它一直向東飛,跨越了東面那條寬寬的高架橋,飛到了城市的新區(qū)。這一次真的看不見它了,我心里有些茫然,它是去做一次長途旅行了嗎?它是去寫一篇長篇小說了嗎?
——選自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