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彬
在一次演講過后,有一位上了年紀(jì)的老人家問我,“江老師好,我不是第一次聽您的課了,說實話,講得很好?!甭牭竭@兒,我已彎下腰,恭恭敬敬地朝他及臺下的聽眾鞠了個躬。感謝一個人,也感謝一群人,肯花時間坐著聽你在臺上啰唆。當(dāng)然,讓他們肯花時間坐著聽你啰唆,也是你的本事。
老人家可不是專程夸獎我,后半部分的話才是重點,只聽他娓娓道來:“但是呢,我有個疑問,就是您每回都強調(diào)寫作與生活應(yīng)該‘一粒沙里見世界’,難道一滴水里就不能見世界,一滴水里就無光陰嗎?”
是,老人家所問亦是我一直都在思考著的問題。寫作固然可以記錄生活,卻無法完全還原生活,容易在下筆時錯失細(xì)微處,可往往都是愈細(xì)微處愈顯真性情??!而生活,才是真正的旁觀者,它目睹我們,欣賞我們,從不言語。我們,則在它的目睹之下,一日復(fù)一日,三餐四季,五谷六欲七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盡數(shù)湮沒在行色匆匆中,如流水般湍急而去,又遺失了什么呢?我們,又得到了什么呢?
當(dāng)你擰開水龍頭的那一剎,可曾記得自己上一秒做過的事?當(dāng)你觸摸到水滴的那一剎,可曾嘆息那溫度過低?當(dāng)你不小心流失了水滴,可曾回想起自己同樣流失了往昔?
或許會,又或許不會,可這一滴水里,確確實實流動著那透明而純粹的光陰。
理論上,光陰似箭,我們無法捕捉,只能眼看著它溜走,在生命的盡頭處與我們告別。可事實上,光陰在每一滴水滴里孕育、呼吸、生長,等待著,讓我們尋覓、發(fā)現(xiàn)、珍惜……
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透過這一滴小小的水滴里窺見光陰,或者能試著把握住生活的所有,也不至于只能眼睜睜看著失去,再無回頭路。
同樣的,寫作亦是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在一滴水的光陰里,在電光石火間記錄下最真實的生活,毫無保留,毫無防備。我想,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出一個作家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作能力,更能在有限的事里做好無限的事。想想都覺得劃算,今天竟又賺到了呢,妙哉快哉!
回到最初,回到老人家的話語。確實,如果你足夠細(xì)心,如果你足夠珍惜生命里的點滴光陰,那么你一定能夠收獲到許多內(nèi)在的品質(zhì)與愛。
請相信,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滴水里聚光陰。
從此刻起,珍惜生命,珍惜光陰,珍惜所遇,珍惜這現(xiàn)下美好的點滴。
而我們,也會繼續(xù)奔跑,奔跑在這水滴里的光陰,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