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2021年8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鄭哲敏院士是中國現(xiàn)代力學事業(yè)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之一,在國際力學界享有盛譽。他與合作者提出了流體彈塑性理論,建立了穿破甲的動力學模型與相似律,奠定了爆炸加工、水下爆炸筑堤等工程技術科學基礎,在國防安全與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獲得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他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科研人員,獲得這個獎,感到很惶恐,有榮譽就有責任,我這么大年紀還能為國家盡多少力,總覺得好像欠了什么完不成。”
“做國家需要的事情”
做國家需要的事情——這是鄭哲敏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畢業(yè)回國前,導師錢學森對他的叮囑,也成為他人生的注腳。
時間回溯到1960年秋天一個下午,中科院力學所操場上發(fā)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硝煙散盡后,一片薄薄的鐵板被炸成了一個小碗。這個爆炸成形實驗讓時任力學所所長的錢學森預見到一門新學科正在誕生,將其命名為爆炸力學,并將開創(chuàng)這門學科的任務交給了鄭哲敏。
那時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兩彈一星”研制,鄭哲敏接到任務,用爆炸成形的辦法造出火箭的零部件。經(jīng)過3年努力,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規(guī)律,并和工業(yè)部門合作生產(chǎn)出技術要求很高的火箭零部件,為中國火箭上天作出了重要貢獻。
“看得更深一些、更遠一些”
鄭哲敏多次到大西北,看到大片黃土或戈壁灘遇到大雨容易形成泥石流,沖毀鐵路和房屋。他心里感到不安,經(jīng)??紤]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經(jīng)過長期思考和調研,他提出了力學應面向地學的觀點,組織開展了環(huán)境和災害流體力學研究。在他的倡導組織下,我國建立和發(fā)展了災害力學、環(huán)境力學、海洋工程、熱彈性力學、水彈性力學等多個力學分支學科或領域。
早在1956年,鄭哲敏就作為錢學森的助手參加了12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中力學學科規(guī)劃的制訂。1977年至1999年間,他一直是我國力學學科發(fā)展規(guī)劃的主要領導者和制定者之一。
“他是一位戰(zhàn)略科學家,總是比別人看得更深一些,更遠一些?!彼膶W生兼同事洪友士院士說。
“搞科研要經(jīng)得起寂寞”
“我起床后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把做家務當作鍛煉,上午到力學所上班半天,下午在家上網(wǎng)至少兩個小時,天氣好就出去散散步?!编嵳苊羯懊刻鞎r間安排都很緊湊。
與他相處四十多年的同事陳維波認為,鄭院士長壽的最大秘訣是“心理健康”,心無旁騖,從不在乎名利?!艾F(xiàn)在年輕人壓力大,不能沉下心想遠一點的事?!编嵳苊粽f,“只考慮‘近利’,必然影響他的成果和決心?!彼Z重心長地說,搞科研更多的時候很苦、很枯燥,要經(jīng)得起寂寞。
適用主題:為國奉獻的精神;眼界;淡泊名利的境界;自省意識……
文本解讀:浙江省青田中學? ?楊仕威
角度一:為國奉獻的精神。以鄭哲敏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們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傳承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踐行科學救國、報國、興國、強國的初心,不負使命?!澳睦镄枰遥揖驮谀睦铩闭菫閲瞰I精神的具體闡釋和最美表達。
角度二: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境界。鄭哲敏心無旁騖,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不計個人得失。從闡明爆炸成形的主要規(guī)律到倡導組織災害力學、環(huán)境力學、海洋工程、熱彈性力學、水彈性力學等多個力學分支學科,他埋頭耕耘,淡泊名利,成就我們現(xiàn)今引以為傲的大國重器。
角度三:自省意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說的是君子在廣博學習的基礎上還要每日反省自己。功成名就的大科學家鄭哲敏學識淵博,在自己的領域成就非凡,但是他仍敢于自我反省,直面人生的遺憾。這是他完善自我的體現(xiàn),更是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體現(xiàn)。
運用示例
青春有為當以天下為己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爆F(xiàn)如今,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抱定科學救國、報國、興國、強國的初心。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哲敏保持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做國家需要的事情”。他在力學的相關領域高瞻遠矚,成就大國重器?!白鎳男枰褪俏业难芯糠较??!编嵳苊魯S地有聲的話語為我們年輕后輩指明了方向——天下為己任,愛國當奉獻?!憬嗵镏袑W? 范夢媛 《生逢盛世 青春有為》
在前行的道路上,從昨日走到今日,初心不忘方能留下時間的價值。世間紛繁,路途疲頓,這會讓人忘記為何出發(fā)。尤其當名利接踵而來,或艱辛苦楚層出不斷,人很難甘于寂寞。但是像鄭哲敏那樣的中國科學家,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初心不忘,踐行一輩子的學術品質和人格標準。載譽無數(shù)的他,過的是最單調儉樸的生活,卻用自己的科學研究堅持著一生的愿望。在時間的長河里,他們堅守本心,不斷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憬嗵镏袑W? ?葉凱越 《不忘初心 青春無悔》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