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布拉力·熱西提,許珺,孫賢黎,藺志強
作為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重要病理特征,氣道重構可降低BA患者對吸入性激素的敏感性,出現(xiàn)不可逆氣流受限及存在持續(xù)氣道高反應性,進一步加速氣道功能的衰退和老化,不利于預后[1]。既往臨床上多采用支氣管鏡活檢評估BA患者氣道重構程度,但老年重癥BA患者作為支氣管鏡檢查禁忌證,其氣道重構程度評估目前仍缺少有效手段[2]。白介素-10(IL-10)、IL-22為常見細胞因子,不僅與免疫細胞調節(jié)有關,且可抑制炎性反應程度,改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預后[3-4]。2008年“全球哮喘管理和預防戰(zhàn)略”[5]中提出,BA可分為4個臨床表型,即變應性哮喘、非變應性哮喘、晚發(fā)性非變應性哮喘、重度伴氣流受限性哮喘,且氣道重構程度與其臨床表型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因此,本研究比較2種主要臨床表型的老年重癥BA患者資料及實驗室指標水平,重點分析老年重癥BA患者血清IL-10、IL-22與氣道重構程度的關系,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治療晚發(fā)性非變應性哮喘患者69例作為中度氣道重構組(中度組),重度伴氣流受限性哮喘患者69例作為重度氣道重構組(重度組)。2組患者性別、年齡、BA病程、基礎病、吸煙史、用藥史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審字20190103號),患者或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重度組與中度組BA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M(Q1,Q3),例(%)]
1.2 病例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BA及臨床表型符合“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6]中相關診斷標準;②重癥患者;③年齡≥60歲。(2)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②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③合并其他嚴重傳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患者;④合并免疫系統(tǒng)性疾病患者。
1.3 觀測指標與方法
1.3.1 實驗室相關指標檢測:(1)治療當天早晨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離心取血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C反應蛋白(CRP)、IL-10、IL-22,試劑盒由合肥萊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治療當天早晨采集患者股動脈血4 ml,采用血氣分析儀(雷度米特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ABL90)檢測酸堿度(pH)、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分壓(PaO2);(3)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廣州東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DP-280型)檢測外周白細胞計數(shù)(WBC)。
1.3.2 肺功能檢測:治療當天早晨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四川思科達科技有限公司,型號S-980A)檢測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流速(PEF)。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偏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M(Q1,Q3)]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血清IL-10、IL-22水平與老年重癥BA患者氣道重構程度的相關性采用Kendall's tau-b相關性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評價各指標預測老年重癥BA患者重度氣道重構風險的價值。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實驗室指標及肺功能比較 重度組血清IL-10、IL-22水平均低于中度組(P<0.01),而2組WBC、CRP、pH、SaO2、PaO2、PaCO2、FEV1、FVC、PEF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重度組與中度組老年BA患者實驗室指標及肺功能比較 [M(Q1,Q3)]
2.2 血清IL-10與IL-22水平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重癥BA患者血清IL-10水平與IL-22水平之間呈正相關(r=0.424,P<0.01)。
2.3 血清IL-10、IL-22水平與老年重癥BA患者氣道重構程度的相關性分析 Kendall's tau-b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重癥BA患者血清IL-10、IL-22水平與氣道重構程度之間分別呈負相關(r=-0.437、-0.455,P均<0.01)。
2.4 血清IL-10、IL-22預測老年重癥BA患者氣道重構程度的效能分析 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IL-10、IL-22及二者聯(lián)合預測老年重癥BA患者重度氣道重構風險的AUC分別為0.807、0.820、0.879,且以二者聯(lián)合預測價值最佳,見圖1、表3。
表3 血清IL-10、IL-22預測老年重癥BA患者氣道重構程度的效能分析
圖1 血清IL-10、IL-22預測老年重癥BA患者氣道重構程度的ROC曲線
作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重癥BA可導致患者無法進行氣體交換,引發(fā)多種生理功能及代謝紊亂,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報道顯示,部分患者,特別是老年重癥BA患者因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氣道重構,導致氣道內徑縮小,這將增加患者肺部通氣不足風險,進一步加重患者缺氧程度,進而增加病死風險[7]。為降低老年重癥BA患者復發(fā)率,臨床指出可評估其氣道重構程度,并給出針對性建議,指導治療方案的擬定。
IL-10、IL-22是白介素家族中的主要成員之一,已被諸多研究證實不僅與免疫調節(jié)有關,且與機體炎性反應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密切相關[8-9]。而炎性反應可導致機體氣道內正常內環(huán)境發(fā)生紊亂,加重氣道黏膜的受損程度,增加重度氣道重構發(fā)生風險[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度組血清IL-10、IL-22水平均低于中度組,初步推測血清IL-10、IL-22異常表達可能與老年重癥BA患者氣道重構程度有關,且該假設在進一步的相關性分析中被證實,表明老年重癥BA患者治療前血清IL-10、IL-22異常表達不僅與重度氣道重構的發(fā)生有關,還可能是重度氣道重構的風險因子。分析可能的原因:IL-10是一種多細胞源、多功能的細胞因子,能夠調節(jié)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參與炎性反應和免疫反應,是公認的炎性反應與免疫抑制因子[12-13]。此外,大量研究證實,IL-10可顯著抑制巨噬細胞、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活性,進而抑制機體內的炎性反應程度,減少氣道上皮脫落[14-15]。因此,當老年重癥BA患者體內IL-10呈低表達狀態(tài)時,可加重機體氣道內的炎性反應程度,進一步加重氣道功能受損程度,導致氣道重構程度加重。IL-22能夠改變樹突狀細胞的功能,進而減輕抗原誘導的氣道嗜酸性炎性反應程度,減輕氣道上皮受損程度及范圍[16-17]。同時,IL-22還能夠促進機體內抗菌肽的產生,降低促炎因子及趨化因子水平,進而促進氣道上皮組織修復[18-20]。因此,當老年重癥BA患者體內IL-22呈低表達狀態(tài)時,可加重氣道嗜酸性炎性反應程度,進而推動患者的氣道重構進一步發(fā)展。
本研究對各指標預測老年重癥BA患者重度氣道重構風險繪制了ROC曲線,結果顯示,治療前血清IL-10、IL-22的cut-off值分別為15.770、30.375 pg/ml時,聯(lián)合預測價值最為理想。上述結果證實,老年重癥BA患者治療前血清IL-10、IL-22不僅是患者發(fā)生重度氣道重構的風險因子,且可作為評估患者氣道重構程度的關鍵標志物。上述結果也表明,臨床若早期監(jiān)測老年重癥BA患者治療前血清IL-10、IL-22表達有異常,可在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實施合理干預,如聯(lián)合抗炎藥物,可能對指導疾病早期合理治療、降低氣道重構程度、改善預后有積極意義。此外,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重癥BA患者血清IL-10水平與IL-22水平之間呈正相關,說明老年重癥BA患者血清IL-10、IL-22之間可能存在一定聯(lián)系,二者可能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參與了老年重癥BA患者氣道重構的發(fā)生,這可能與二者均為炎性反應相關的因子有關,因此其中某一指標水平改變均可影響另一指標的變化。但因分析IL-10、IL-22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少,尚不能根據(jù)該研究結果推斷上述指標之間在疾病中的具體關系,仍需要在未來增加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并查閱大量文獻加以驗證。
綜上所述,老年重癥BA患者接受治療前血清IL-10、IL-22水平與氣道重構程度有關,可能是老年重癥BA患者重度氣道重構風險因子,對重度氣道重構風險有一定預測價值。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張玉: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布拉力·熱西提:實施研究過程,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許珺:提出研究思路,論文審核;孫賢黎:資料搜集整理,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藺志強:實施研究過程,資料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