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洪毅
一、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背景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家庭的生活、學習離不開現(xiàn)代信息技術,因此,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線開放課程以其授課方式新穎、受眾群體門檻低、學習活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越來越受到互聯(lián)網時代學習者的歡迎。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高〔2015〕3號)的文件精神,根據(jù)《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應用的意見》《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強化課程思政建設一流課程的意見》等文件要求,廣州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運動系以羽毛球課程為例,積極探索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技術實踐作支撐,以靈活的授課方式、自主的學習形式為目標追求,以優(yōu)質資源集聚、服務開放共享為特征的精品在線課程建設我院的羽毛球教學資源,在超星開放課程平臺上建設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通過校企共建、資源共享,課程能夠支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或線上教學。課程建設能夠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習者,提供系統(tǒng)化、多元化的自主學習資源。
二、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理念與思路
通過密切聯(lián)動體育行業(yè),深化“校企”合作、“校?!焙献?,面向在校學習者、高職體育教師、羽毛球培訓從業(yè)人員以及其他社會人員等不同類型的使用者,基于移動互聯(lián)技術,形成該課程的網頁版電腦終端和手機移動終端雙平臺,并針對課程在線平合設計與開發(fā)、課程在線資源更新與優(yōu)化、課程在線平臺開放與推廣等開展全面建設,將該課程建成隨時隨地“能學、輔教”,以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為主。
同時,能夠兼為企事業(yè)單位的從業(yè)人員提供羽毛球職業(yè)能力在線培訓,在省內其他高職院校同類課程建設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能夠輻射帶動部分體育類高職院校同類課程建設。在該課程平臺的開放與推廣過程中,持續(xù)優(yōu)化共享資源,力爭課程平臺覆蓋面較大、受益面較廣,以共享開放促進平臺資源建設,以平臺資源建設保障共享開放,不斷提升在線開放課程的實效性。
三、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課程設計
1.教學目標
圍繞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職業(yè)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學生為目標,教學內容以加強基本技、戰(zhàn)術知識技能為主。在教學中注意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羽毛球基本技術、戰(zhàn)術知識和技能,并具有羽毛球裁判能力和羽毛球基本技術教學能力(圖1)。
2.教學設計
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基礎,依據(jù)教學規(guī)律、學生認知規(guī)律對教學進行整合和序化。充分體現(xiàn)實踐性,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以實踐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根據(jù)崗位的調研結果得到崗位的任務,分析要具備的職業(yè)能力,基于崗位的工作過程整合教學內容(圖2)。
3.教學過程
針對本校在校生,在教學活動方面,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中,按照課前-課中-課后的不同學習階段,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結合,構建“翻轉課堂”。課前引導:在每個學習情境開始前,將學習指南、課程導學等在線資源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知新課中的知識和能力要點。課中強化:借助實訓、微課視頻、教學PPT、電子教材、案例等在線資源,在每一個學習項目中,學生轉化為教練,通過模仿練習、分解動作練習、完整動作練習、小組練習、小組展示、觀看比賽、參與比賽、角色扮演,來完成教學和訓練過程。伴隨著課程學習的難度逐漸提高,教師直接統(tǒng)籌教學的活動越來越少,隨著教學過程的漸進,學生越來越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羽毛球職業(yè)能力也越來越強。課后拓展:學生通過自測資源(作業(yè)和測驗),自查學習效果。教師將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視頻在線分享,并進行點評,邀請學生發(fā)表心得體會。
4.教學方法與考核評價
教學方法主要通過教師示范與講解,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練習、探究和線上線下結合等訓練方法,綜合運用以上幾種教法和學習方法完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在考核過程中做到形成性考核(個人課堂表現(xiàn)10%,理論考核20%)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考核(技術考核70%)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企業(yè)評價相結合: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相結合。
5.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創(chuàng)新
(1)依據(jù)《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以及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把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并確保對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培育與思想教育協(xié)調同步進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自我修養(yǎng),促進高職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2)與多家體育俱樂部(企業(yè))深度合作,引進相關企業(yè)對市場的需求,共同開發(fā)更多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新理念、新方法與技巧,共同擬定教學內容。實現(xiàn)校企共建、資源共享的目標,資源顆?;潭雀?,能夠支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或線上教學。
(3)“課證賽崗”——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以獲取職業(yè)資格證書為目標進行教學(羽毛球裁判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在分析職業(yè)資格標準的基礎上,對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標準進行設計,將職業(yè)資格標準的考核內容與課程的教學內容一一對接,將課程標準與職業(yè)資格標準相融合,以培養(yǎng)符合市場需求的學生。
四、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實施情況
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運用超星網絡教學平臺,從授課視頻、非視頻資源、實訓、電子教材、教學PPT、課程公告、測驗和作業(yè)、課堂互動交流情況等方面開展教學活動。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融會貫通,構建“翻轉課堂”,深化學生對基本理論的認知,強化其技能,全方位、立體化提升學生的職業(yè)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
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面向高職體育院校的羽毛球專項班學生、羽毛球普修班和選修班學生,課程同時向社會開放,多家校企合作企業(yè)的學員也參與學習。近5年來,受益學生獲得省市級等賽事一等獎共7項,培養(yǎng)的學生均找到與專業(yè)對口的職業(yè)。教師隊伍水平得到提升,教學資源建設成效顯著。教學團隊教師共4人,曾獲校級優(yōu)秀教師獎1人、國家級教學競賽一等獎1人、省級教學競賽三等等獎3人,承擔院級、省市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6項,獲得教學成果獎勵2項,團隊成員參編十三五國家高職體育教材1部,公開發(fā)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學案例論文15篇。
五、總結
羽毛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對本院其他專業(yè)核心或專業(yè)基礎課具有示范效應。該課程在開發(fā)共享課程資源、微課程,運用移動學習資源實現(xiàn)翻轉課堂等方面的設計思路與建設模式對省內高職院校中同類課程的建設具有示范效應和應用價值,輻射全國體育高職院校同類課程改革與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參考文獻:
[1]劉巍.基于精品課程的羽毛球網絡化教學模式研究[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11(7):428-431.
[2]歐陽偉兵.學校羽毛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學校體育學,2020,36(10):68-71.
[3]谷利成.高校羽毛球網絡課程建設研究[J].體育科技,2018,39(1):100-101.
[4]陳傳湞.大學羽毛球“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應用[J].體育學刊,2017,24(5):98-101.
[5]荊雯.“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泛在化新型體育學習模式研究[J].體育學刊,2019,26(1):120-124.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