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一白
高一開學(xué)的時候,文雨在一個微涼的夏日清晨,提上父母幫她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男欣钕?,前往城市南邊的高中讀書。
她第一次住校,沒有懼怕,反而十分期待。這是第一次可以脫離父母的掌控,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雖然經(jīng)濟沒有獨立,但她自豪于自己的思想獨立。即使她其實并沒完全理解什么叫“思想獨立”,反正大抵離開父母,就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
走的時候,她擺擺手叫父母不用送了:“一個月就能回一趟,有什么可難過的?你們就是老覺得我什么都不會!”
她像一只剛剛會飛的雛燕,撲簌簌地飛去站牌乘車,急切地證明自己的強大。
學(xué)校不大,但設(shè)施齊全:干凈的塑膠跑道,窗明幾凈的教室,還有素雅的宿舍樓。
她開心極了,簡直就是向往的生活。
高中其實并不允許帶手機,但是大家基本都偷偷帶了。文雨不喜歡上網(wǎng),便總是靜了音扔在包里。
夜晚的時候,她總會聽見有人偷偷在走廊打電話,像是打回家的,間或夾雜著啜泣。文雨對此不是很理解。
她不會打電話回去,家里也沒打來。在她看來這很正常,畢竟從小時候起,她的爸媽不僅不會像電視里演的那樣說“我很愛你”,還會在文雨搞砸一些事的時候,把她叫過去,教育她:“你看看,這事要這么干。”
那像是一種否定,讓從小成績優(yōu)異的文雨不高興。幸而她長大許多,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不再難倒她,他們便沒了嘮叨的機會。
過了很久的某天,班長貼心地帶了幾個班干部出學(xué)校買了一大袋月餅,晚自習(xí)的時候給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塊。文雨這才知道原來今天是中秋。
這是第一個她沒有在家過的中秋。
舍友的媽媽開車送來幾個柚子,沒人會弄,大家面面相覷。文雨擼起袖子說:“我會?!比缓笕挛宄厍械羝?,掰成兩半。
在大家崇拜的眼神中,她有些驕傲。又想起,這是爸媽教她的。
手上掂著柚子,文雨不想那么早休息,突然想看看今晚那圓圓的月亮。宿舍樓的小院子,支著幾根鐵柱,柱與柱間用線拉著,白天可以在上面曬衣服、曬被子。
現(xiàn)在被子衣服都收起來了,院子空蕩蕩的。
文雨靜靜地站著,好像心也空蕩蕩的。
有灰色的云飄過,吞沒了月的清輝。她突然又聽到打電話的聲音。
是班里的一個女生。她從縣里過來讀書,只能等寒暑假才回家。文雨聽得懂一些,大約是“不用擔(dān)心我”“過得很好”,還有“有些想你們”。
文雨內(nèi)心的空蕩好像有了一絲答案——她應(yīng)該有些想家。
她撥通電話,又有些不知所措,說什么呢?也說我很想你們嗎?但是我已經(jīng)長大了啊,應(yīng)該很堅強才對。
還沒等她想明白,媽媽高興的聲音傳來:“小雨怎么給我打電話啦?”
文雨頓了頓,腳尖在地上蹭著,慢吞吞地學(xué)著同學(xué)說:“今天中秋嘛,中秋快樂!”
下一秒,媽媽笑得開懷。文雨也笑了,說了句廢話:“我下周回家?!?/p>
好像有什么想法,變得不一樣了。
冬天第一場雪來臨的時候,文雨得了腸胃炎,在醫(yī)務(wù)室掛水。一個平時玩得很好的舍友幫她打包了一份粥來找她,一副憤憤的模樣。
文雨不解,只好問:“怎么了?誰惹你生氣了?”
她別扭道:“你不舒服,為什么不告訴我呢?朋友之間不是應(yīng)該互相關(guān)心嗎?叫我?guī)蛶湍?,很難嗎?”
向來獨來獨往慣了的文雨第一次被這樣“指責(zé)”,看著好友氣得有些紅的臉,想,有這么過分嗎?于是軟下語氣:“不好意思嘛,下次告訴你。”
作為好學(xué)生,做了錯題都會復(fù)盤反省。這次她也反省自己,總是以“我自己就可以”為由的拒絕,是不是會把親近的人推遠(yuǎn)了。
她又想到她爸媽。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變得總是想什么事都自己來做,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一次次執(zhí)拗地反駁與證明下,爸媽終于無奈地說:“是,你長大了,我們幫不到你什么了?!本驮僖矝]有主動要求教她什么。
她終于得到了想要的認(rèn)可,又總覺得父母有些一閃而過的失落,叫她并不如想象那般自豪。
也許自己想錯了。
寒假回家的時候,媽媽支了個爐子烤文雨喜歡吃的紅薯片,她低著頭,仔細(xì)地翻動著架子。文雨看到她臉上的欣喜,每次回家,媽媽都會這樣淺淺地笑著。
只是下一秒,又看到她額前的碎發(fā),是淺色的灰,像秋日高高飄在天上的云。
她被媽媽感染的快樂淡了下來。她以為自己一個月回來一次,算得上頻繁,一切都應(yīng)與她剛開始離家一般變化不大。但這匆匆半年,文雨第一次發(fā)現(xiàn)母親生了白發(fā),她不再年輕。
原來一個月一次的見面,也擋不住不斷積累的微末變化。
文雨還是不習(xí)慣表達親密,于是她輕輕地攏了攏媽媽的肩,跑去客廳,對正在看電視的爸爸說:“今晚煮紅燒肉可以嗎?你教我!”
然后又返回廚房,接過媽媽手中的活,說:“我來弄,你告訴我?!?/p>
爸爸很興奮地去冰箱拿肉,媽媽也愉悅地指導(dǎo)她。
后來文雨想,隨著年齡長大,往日能游刃有余地輔導(dǎo)她做作業(yè)的父母已經(jīng)力不從心,也只能在生活小事上希望文雨“需要”自己。
而文雨本就需要他們的。在迷茫的時候,孤獨的時候,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她知道父母永遠(yuǎn)是自己的后盾。只是啊,她太想急切地證明自己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大人”。
16歲的文雨終于學(xué)會了收斂鋒芒,因為她要通過一些“不會做”,告訴爸媽,他們都彼此需要。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