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麗娜
【中考真題】
你那一刻的隨意饋贈,
宛如秋夜的流星,
在我的生命深處點燃了烈焰。
——泰戈爾《流螢集》
上面的小詩,揭示了饋贈的意義。請以“你的饋贈,點燃了我”為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文題解讀】
可以說,這是一道讀后感類的文題,考生要根據(jù)印度詩人泰戈爾《流螢集》中的這段話引發(fā)自己的共鳴,敘寫自己“接受饋贈”“點燃激情”的故事,展開遐想,抒發(fā)內心真實的情感。設題寬泛,提筆性強,確保不同的考生都能有話可說,有話能說,有話想說。
拿到這個文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化生為熟,將“你的饋贈”巧妙地轉化成自己擅長寫作的話題,既可以是來自他人真誠的饋贈,也可以是生命道路上遇到的坎坷荊棘,還可以是跟過去的自己較勁的一段艱難歲月,更可以反彈琵琶,寫人生中不如意的人、不如意的事、不如意的心情等等。既要做到文中有“你”,又要詳寫“饋贈”的過程與意義,還不要忘了升華自己被“點燃”的這一結果,逐一分析,精準把握。
【考場佳作一】
你的饋贈,點燃了我
◎重慶一考生
中秋節(jié)傍晚,我們去城市森林公園的小廣場賞月。
夜色如水,浸涼雙臂。剛過馬路,便覺察出一抹若有若無的暗香,飄蕩在天地間。剛上臺階,就望到了天上那輪圓月,空明皎潔而一瀉千里,在寂靜的暮色里,波光粼粼的湖水熠熠生輝。世間萬物仿佛鍍上了一層銀光,圣潔得不似在人間。
噴泉在八點準時開始了。水珠顏色變換,照亮了隱匿在黑暗里的一叢叢菊花,驀然回首,我在幽深僻靜之處瞥到一簇耀眼的菊花。
先前一直以為,菊花是一種花梗碩大、花瓣窄小可憐地擠在一起的花,猥瑣又小家子氣。直到這一瞥,才明白,我一直低估了菊花的活力。
在幽深靜謐的夜里仔細品它:花瓣短且直,均勻地分布在花蕊邊,挨挨擠擠地開了一花壇,宛若漫天的黃色小星星,仿佛是純凈星空的倒影,金燦燦的,在黑夜里兀自開放,帶著無邊的希望與夢想,振奮著秋天的一切。
另一種花瓣曲且長,勾勾繞繞,花瓣嬌嫩,形狀飽滿,仿佛是花心中睡醒的美人,正舒展懶腰。層層渲染鋪開的花瓣,收納著月光,只向明月。白的像雪,粉的像霞,輕撫而過,滿手余香,沁人心脾,浸在秋天的夜里。
揮別菊花,揮別明月,揮別十里秋風,揮別今天的清幽夜晚。神清氣爽的那一刻,突然感慨萬千:我們一直以為大自然是無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受它,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大自然也是有溫度的——留住了大自然的美,就是留住了大自然的饋贈。
【評點】
睿智的小作者很巧妙地將文題轉化為自己所擅長的寫景文——訪菊。習作語言靈動、溫婉、清麗,將公園的美景娓娓道來,更對公園菊花情有獨鐘。結尾處,小作者將立意推向了一定的高度:珍惜大自然的饋贈——留住大自然的美,就是留住了大自然的饋贈。
【考場佳作二】
你的饋贈,點燃了我
◎重慶一考生
“嗞—啦—”“3號球手一個飛撲成功將最后一球攔住,這場友誼賽也就告一段落了……”聽著有些夸張的動作講解,我望向了場內:一個身著3號白運動衫的男子正有說有笑地從場上走了下來。
這個“3號”便是我的父親。父親大學畢業(yè)后就被錄取到了農業(yè)局,我十歲之前,農業(yè)體系的各個部門每年總要搞幾場友誼聯(lián)賽,有時是乒乓球,有時是籃球,有時是羽毛球。
父親所在的畜牧部門,不是上了年紀、大腹便便的畜牧長,就是充滿“慈愛”的阿姨醫(yī)師們,陽光小伙子沒幾個。于是,父親就常常被拉去參賽。
父親是個較真的人,每次比賽都要用盡全力,全然不顧橫幅上掛著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大字,總是拿著已經(jīng)濕透的汗衫走下賽場,明明已經(jīng)累到動作有些遲緩,可眉眼間卻遮不住欣喜,白色的運動服也在黃昏的渲染下被勾勒上一點點星芒。
父親天生就是個樂天派,沒有比賽時,他就從倉庫里翻出來沉寂幾年的、破破爛爛的羽毛球網(wǎng),自己纏纏繞繞套在院子里兩邊的石柱子上,消遣幾天。
自從我上了高年級,父親工作更忙了以后,他的球衣就一直在衣柜里“吃灰”了。
原來愛不釋手的運動套裝也換成了小西裝,那對線條流暢的小腿也終日埋藏在闊腿的西裝里,胡子也變得灰青。我知道那個從前一直陪我鍛煉的“老男孩”不見了。
前段時間得知“老男孩”要再次上賽場,盡管是他不擅長的籃球,我還是央求媽媽帶我去觀摩。
看著父親穿上久違的球服,聽著鞋底與膠場摩擦的咯吱響聲,我忍不住喊了幾聲“加油”,父親似乎有些窘迫,僵了僵。
“嘭——”經(jīng)過半小時的酣戰(zhàn),父親似乎有些力不從心,在與對方的球員搶奪籃板時,撞倒在地……
“噓——”一聲急促的哨響后,比賽結束,父親所在隊還是輸了。
“走,爸爸帶你去吃好吃的,今天還得了個參與獎呢?!蓖职致燥@落寞的身影和已經(jīng)卷邊兒的運動衫,不知是什么在心里打翻了天平。
還沒走出館口,單位里的人拉住了爸爸,火急火燎地說:“咱們單位那個打羽毛球的小王堵車來不了了,你先代他打一場吧?!?/p>
父親又穿上了那件3號球衣。
起先雙方都是慢慢試探,后來父親就帶著凌厲的球風在場中呼嘯。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爸爸憑借著身高優(yōu)勢率先拿下了10分,對面選手也緊追其后達到了9分。離吹哨的時間就剩一分鐘了,若對面選手打下10分就意味著加賽。父親體力早已不夠,何提加賽,我不禁抓住了手下的欄桿。
“嘭——”一記球直沖著角線飛去,而此時父親正站在網(wǎng)下,難道真的無力回天了嗎?
“呼哧——”“老男孩”飛撲了上去,手腕靈活地一抖,球剛剛過了網(wǎng)。
哨聲緊隨其后,11:9,我撿起那顆被打掉一根毛的羽毛球,透過絨絨的羽毛,那白色的“球衣”正張揚著自己的活力,我也接受著父親榜樣力量的饋贈,心潮澎湃……
【評點】
言傳身教是教育的最美姿態(tài):“老男孩”曾經(jīng)的活力四射,失落時的沮喪,再后來,無論是贏還是輸都能坦然面對,這是一種力量,更是作為父親給女兒帶來的榜樣力量的饋贈。
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語言描寫細膩,心理活動精彩,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