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軍
(山西藥科職業(yè)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當代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促進人才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對于高校而言,教育不僅要重視大學生專業(yè)知識、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也要將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作為重要的關注點。近年來,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出現普遍下降的趨勢,出現了肥胖率增高、運動興趣缺失、運動習慣不良等狀況,對此,要實現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承擔起未來祖國建設重任的目標,積極采取措施,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以山西藥科職業(yè)學院2019 級6010 名在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和數據為研究對象,初步了解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的測試對象為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讀學生,測試的項目,包括男、女生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m 跑、立定跳遠,男生1000m 跑、1min 引體向上和女生800m 跑、1min 仰臥起坐。該校2017、2018、2019級在校學生6010人,其中男生1594人,女生4416人。抽取大學二年級的測試結果進行研究分析。
從表1 中能夠看到,所調查學生在男女生中長跑項目的測試成績上,不合格率都明顯高于其他項目,其中男生1000m 跑的不合格率更是接近一半。同時,通過對學生的深入調查,還了解到很多學生對中長跑項目缺乏興趣,甚至存在抵觸和畏懼心理,多數學生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才參加中長跑運動,約24%的學生不愿意參加中長跑練習,會找各種理由躲避練習,練習中應付了事[1]。在關于“不喜歡中長跑運動”的原因調查中,可以發(fā)現認為該運動“枯燥、太辛苦、全程太長,自己跑不完”的占比最大。
表1 2019年體質測試不合格統(tǒng)計表(大學二年級)
大學生中長跑課堂練習中,為避免學生因感覺枯燥乏味,而不愿參加訓練,應加強趣味性跑步訓練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面對著繁重的學業(yè)壓力,在體育課程中如能參與一定的趣味性游戲,將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欲望,因此,將中長跑訓練以游戲的形式開展,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2]。如接力撕名牌,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分布在操場不同區(qū)域,設置安全區(qū)域,一名學生先跑,跑出安全區(qū)域后,另一組派一名學生追逐撕名牌,規(guī)定時間內撕掉對方名牌則得1分,沒有撕掉,則對方得分,然后兩組再各派一名學生,追跑角色互換。這樣既能夠調動學生跑步興趣,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競爭熱情,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得到訓練。
間歇訓練是指在訓練過程中穿插短時間休息,以保持運動者在運動和恢復之間保持良好狀態(tài)的訓練方法。這一方法的應用,首先要了解學生身體素質條件,確定適宜的訓練強度,讓學生在確定的訓練強度下進行一段時間運動后,再進行短暫休息,再繼續(xù)運動,身體處于不完全恢復狀態(tài),反復進行運動,這既提高學生對運動強度的適應力,也能夠強化學生體能[3]。在學生不能適應中長跑強度時,可以先設置短距離跑,學生完成一段短距離跑后,短暫休息,身體稍做恢復后,再繼續(xù)進行下一段訓練,逐步適應后,還可嘗試增加速度和每次間歇跑步的距離,逐步使學生體能得到增強,耐乳酸能力和有氧代謝綜合能力提升,技術動作得到有效鞏固,為正式參加中長跑運動打下良好基礎。
持續(xù)訓練主要是針對學生耐力進行強化的訓練方法。在教學訓練中,可采取持續(xù)低強度的跑步練習,以較低的速度要求,讓學生能夠堅持較長時間的跑動。在持續(xù)訓練中,不進行休息,即不給身體以專門的恢復時間。持續(xù)訓練達到一定時長和強度時,人體會因器官惰性出現呼吸急促、乳酸堆積以及情緒低落等反應,即達到“極點”,這時如通過外部鼓勵、要求,或自我意志,堅持繼續(xù)進行跑步運動,身體會對器官功能做出適應性調節(jié),逐漸改善身體狀態(tài),心肺功能等將得到提升,耐受能力得到增強。這一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學生“呼吸”和“節(jié)奏”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2~3步1呼,2~3步1吸”的科學呼吸方法,形成良好的跑步節(jié)奏,提高身體適應效果。通過合理開展持續(xù)訓練,能夠讓學生的耐力逐步得到強化,有利于提升中長跑運動測試成績。
在中長跑訓練中,還要加強心理調節(jié),以強化學生心理素質??衫脢W運會上運動員的良好表現,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以奧運健兒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以他們的精神激勵學生,讓學生在運動中,能夠堅持下來。同時,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對學生積極的表現予以肯定,強化學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形成心理動機。除教師直接引導外,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通過加深認識,克服畏懼心理,還要幫助學生加強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勵,尤其是到達“極點”之后的自我心理調整,也要讓學生正確看待體育運動與體質健康測試的意義和關系,從而以良好的狀態(tài)開展運動[4]。
要提升中長跑測試成績,在測試過程中,也需要掌握好技術要點。在起跑階段,要結合自身條件,要根據訓練情況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起跑動作,以保證起跑速度。起跑前,要通過深呼吸調整身體狀態(tài),避免過于緊張,保持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注意力集中。起跑后的加速也是影響中長跑測試成績的重要因素[5]。加速跑發(fā)揮著重要的戰(zhàn)術作用,從起跑至到達戰(zhàn)術位置,學生要調整好身體姿勢,在加速的同時上身逐漸抬起,擺臂動作要與加速跑節(jié)奏相協(xié)調,擺臂要迅速有力,輔助加速,快速到達有利的戰(zhàn)術位置,在初始階段為提升測試成績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途中跑階段在整個中長跑運動過程中,占據最大比重,也是提升測試成績必須要重點把握的階段。要提升途中跑成績關鍵在于維持良好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使跑步速度保持在自身最適宜的穩(wěn)定水平,在加速跑結束后,學生要及時調整狀態(tài),讓身體由加速狀態(tài)進入勻速維持狀態(tài),一般可采取跟隨跑的策略,選擇一名水平相當的學生,跟隨其維持勻速跑[6]。呼吸和節(jié)奏的保持是非常關鍵的,必須要確保途中跑階段,呼吸與節(jié)奏協(xié)調穩(wěn)定,無論采取兩步還是三步呼吸法,都要注意呼吸的穩(wěn)定,保證呼吸具有一定深度,但要避免大口吸氣,防止吸入冷氣造成腹痛。同時,要關注自身“極點”的出現,并調整心理狀態(tài),堅持度過極點。
沖刺跑一般為最后的100~200m,這一階段的沖刺對于提升名次、縮短最終跑步時間具有重要意義。沖刺階段需要學生全力奔跑,以自己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沖向終點。沖刺跑關鍵在于爆發(fā),不再要求學生保持勻速穩(wěn)定,學生到達這一階段時,可以通過大口呼吸提升氧氣攝入量,將身體機能全面調動起來,發(fā)揮全部力量,以最大速度跑過終點[7]。從途中跑到沖刺跑階段,要做好過渡,到達沖刺范圍后,要及時加速,爭取快速超過對手。此外,也要避免對沖刺距離的誤判,可根據跑道單圈距離,確定標記點或標記物,避免因沖刺過早導致在終點前體力不足,或沖刺過晚而落后,影響比賽成績。
中長跑運動作為很多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薄弱項,同時也是學生體育教育中需要重視的項目。要有效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就要科學地開展體育教育工作,優(yōu)化日常訓練,并指導大學生掌握技術要點,從體能素質、運動技巧、心理素質多方面,促進大學生的發(fā)展,從而在體質健康測試中有更加良好的表現,也為大學生未來參加工作,以及面對生活壓力,提供良好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