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茶
大白菜,又叫“菘”,因它“凌冬不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南史·周傳》載:周顒于鐘山西立隱舍,清貧寡欲,終日常蔬食。衛(wèi)將軍王儉問他:“山中何所食? ”答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蔽幕萏訂査骸安耸澈挝蹲顒伲?”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p>
那“秋末晚菘”當然是經(jīng)了霜的。白菜經(jīng)霜才好吃,去了愣和憨,去了澀和淡,滋味變得又清又幽、又醇又厚,甜潤潤、脆生生。形體也好看起來,跟霜前的披散不自持相比,端莊了,靜穆了,安然、穩(wěn)重了。
霜,就這樣以明凈的色、甜潤的味進入白菜,被白菜的細胞、經(jīng)脈、葉片一一獲得。若無意指認那嚴酷的降霜是一種摧殘,那么,它總還有著別樣的意義。白菜最懂這道理。其實,再怎么嚴酷的光陰,翻過來看,都暗含阡陌縱橫的隱喻之美。冰雪蕾絲般冷艷的霜,也暗含了一種命運的契機。
人,何嘗不是如此?到了不得不的時候,才會改變已經(jīng)順手的很多東西。努力去適應(yīng)霜寒風(fēng)威,挺過去就是一次生長的機會。
霜后的白菜,怎么都好吃:白菜煸鍋煮面條、羊肉火鍋下白菜、醋熘白菜幫兒、涼拌白菜絲兒、白菜大肉燉粉條……上班族,冬天早晨貪個懶覺,眼看到點了,急匆匆拿大蔥、白菜炒饅頭來吃,饅頭丁兒蓬松松,白菜葉子脆生生,也有味得很。
這好味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秋霜凜冽。
大白菜,立秋下種,小雪收獲,經(jīng)八個節(jié)氣。這期間,風(fēng)聲一點點響起來,溫度一點點降下去。自然界件件溫寒大事,接踵而至,白菜一一等閑視之,直到霜降。霜降以后,大白菜修煉得干干凈凈、脆脆爽爽,碧玉顏色里,浮躁褪盡見真純。
也許就是這樣吧,成就一棵白菜的,不只是之前的溫暖好時光,還有霜風(fēng)冷月里的憂患。“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
同樣,風(fēng)霜,對于一個人來講,更像一場滄桑的記憶,飽經(jīng)足沃之后,墊高了履歷的厚度。風(fēng)霜,又是凜冽的燒酒,喝過了,才能攤平一顆陡峭嚴苛的心,心平氣和地在世上行走。
可愛的是,有些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人,雖一路坎坷,風(fēng)塵仆仆,但那顆甜潤、明潔的心,沒有被困頓磋磨得麻木、粗礪。真正是如琢如磨,如珠如玉。
就好比那些白菜,經(jīng)了霜寒,菜心更甜美。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