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湖里中心小學 葉雪蓮
寫話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指導學生走上寫作之路的第一步。本文著重從激發(fā)寫話興趣、保護寫話熱情、講究評價藝術三方面闡述“從敢說到樂寫”的重要性。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對1-2年級寫話提出三點要求,第一點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要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帶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的樂趣,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找到寫話的突破口,逐步從敢說到樂寫。
“‘說’是‘寫’的先導”,說得有條理,想象力豐富,抒發(fā)真情實感,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由說到寫、說寫結合的方法為寫話做好了鋪墊。
口語交際提供了豐富的說話內容,是激發(fā)學生說話、寫話興趣最好的藍本。教學口語交際《用多大的聲音》,教師可以依托繪本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依托游戲加深體驗,激發(fā)學生交際的興趣。整堂課以獅子的故事串聯,從到圖書館找座位,到遇到緊急情況,巧妙地將學生帶進一個又一個小情境之中:撿到橡皮,到辦公室找老師;詩詞大賽候場;詩詞誦讀大賽;電影院;接力選拔賽……不同角度,不同場景,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在玩中思考,在玩中表達。學生說得盡興時,可選擇一個場景把剛才說的話寫下來。因為是“先說后寫”“我手寫我口”,就顯得容易多了。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將學生的目光引向更加豐富多彩的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生活中,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春天時,可以帶領孩子觀察校園的花草樹木,說說春天來了,什么發(fā)芽了,什么開花了;夏天時,可以交流天氣真熱,熱得誰怎么樣了;秋天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走進田園果園,說說有哪些發(fā)現……讓孩子在新奇的發(fā)現中產生新的靈感,積累生活中的點滴素材,便匯集成了筆下美妙的、跳動的音符。
著名教育家迪斯韋赫說:“繪畫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游戲,是兒童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是最易被兒童接受的學習方式?!弊寣W生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事物的認識、觀察、想象以及情感,就容易多了。如上面關于春夏秋冬的內容,就可以讓學生先將觀察到的畫下來,畫什么就說什么,說什么就寫什么。繪畫用色彩、線條表現美,為寫話提供了素材;寫話用語言,文字表現美,是繪畫的延伸。這樣的方法既讓學生感受了生活,也激發(fā)了他們說話的興趣,為寫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先說后寫,以說引寫,循序漸進,讓說話寫話落地生根。
“只有兒童喜歡寫,才能寫得好;只有樂于表達,才能表達好?!边@是新課標中關于寫話興趣的描述。顯然,興趣與情感是寫話的前提,小學低段學生喜歡具有一定場景的活動,并且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前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曾經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詞語?!边@表明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才能暢所欲言。
如今,很多學生面對作文題愁眉緊鎖,這里固然有不知“寫什么”或“怎樣寫”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思想負擔太重,認為自己不會寫或寫不好,卻不知道寫作的根本目的是順利地將經歷的某件事或心中的某種觀點清楚明確地表達出來。學生怕寫作的主要原因是最初接受寫作訓練時,教師指導不夠細致,或要求過高,或重作文教學的結果而輕作文教學的過程。試想,若讓初學走路的嬰孩不斷地摔跟頭,他怎敢再邁步前進呢?所以,低年級寫話是寫作的起點,更是關鍵點。教師要根據學齡特征,適當地放低門檻,放緩坡度,在無形中解放學生的心靈,保護其最初說話和寫話的熱情。
古人的寫作理念很好,認為寫作應該從寫“放膽文”起步,逐漸過渡到寫“小心文”。即在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不必強調種種規(guī)矩,應讓孩子放膽寫,就像初學走路的嬰兒,首先是讓他有邁開步子走路的勇氣,走路的規(guī)矩和技巧對他來說毫無用處。我想,在低年級,學生即便沒有“作文”的意識也不要緊,要緊的是敢寫、樂寫。
作文教學有三個重要方面:“有寫作動機”“有東西可寫”“能寫出來”。其中,“有東西可寫”與“有寫作動機”密切聯系。沒有寫作動機,不想寫,就不會積極搜集材料,就不會有東西可寫。如果第一、第二個方面解決不了,那么第三個方面“能寫出來”就無從談起??梢?,“寫作動機”是關鍵。
縱觀這些寫話教學的觀點,足以說明低年級寫話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激發(fā)學生表達的動機和興趣,保護好他們最初的寫作熱情,讓他們良性循環(huán)到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寫作中。
“重在興趣,鼓勵放膽”“多鼓勵,少批評”是新課標對第一二學段寫話評價提出的建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寫作初始階段目標的設定,特別強調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因素,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上,讓學生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書面,可以口頭,可以等級,可以展示,不論哪種,都要重過程而非結果。
首先,評價可以是師生間交流。當學生真誠地告訴教師自己的發(fā)現時,教師可針對發(fā)現內容真誠地回復。
其次,評價可以是生生間互動。請寫得好的學生上臺將寫話內容念給大家聽,并將畫得好的畫展示出來,互相評議,共同促進。
再次,評價可以擇優(yōu)展示。比如,將寫話內容制作成手抄報、舉辦成果展,或將好的文章編輯成冊,或創(chuàng)辦班級專刊等。
總之,寫作興趣作為內驅力,來源于學生在寫作合作與交流中產生的成就感,而這點是傳統(tǒng)教學中經常被忽略的?!墩n程標準》對此有意做了強調,在不同學段分別提出“愿意將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與他們分享作文的快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等要求。達到了這些要求,加上教師在平時寫話教學中注重指導、善于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就能真正做到讓學生時時“有寫作動機”“有東西可寫”“能寫出來”,從敢說到樂寫。